时间:2024-08-31
梁 悦
梁悦/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教授,硕士(广东广州510507)。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与发展,古代文言文这一传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逐渐被世人发掘并广为传播。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记录了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古代文言文的翻译及研究有利于向世界传播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不断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而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对于标题的翻译又显得尤为重要。常言道: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标题的好坏对于决定一篇文章成败的作用不容小视。对于标题的作用,《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含义解释为“标明文章、作品等内容的简短语句。”本文选取《桃花源记》标题为例,以功能翻译理论中对于文本类型的分类结合“目的论”为主要框架,对六个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探讨文学翻译中标题的翻译策略。
1.作者及作品简介。《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出自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家陶渊明。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
该文全文三百二十字,共五个小节,以渔人活动为主线,着重描写了渔人在桃源深处的见闻,向世人展现了一副宛若仙境般美好的生活画面。
2.哲学思想内涵。东晋末年,阶级矛盾尖锐复杂,社会生活动乱不堪。当权的门阀世族地主大量兼并土地,奴役剥削大批田客、部曲和奴婢。门阀世族凭仗“九品中正制”养尊处优,内部争权夺利。封建军阀的连年内战使得平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陶渊明29岁出仕,有儒家开明的政治抱负,但因不满于当时政治的黑暗和官场的污浊,在41岁那年弃官归隐。陶渊明晚年生活清贫,对不合理社会制度的不满和鄙视让他受道家遁世主义思想影响,最终写出了《桃花源记》,表达了一个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的高尚的政治理想。纵观陶潜一生,我们不难得出《桃花源记》实则是中国文人内儒外道的绝佳体现,宛若把酒言欢,边走边唱的济癫,唱出了世人对理想国度的寄托,深情地将隐逸精神演绎到了极致,而作者本人也因此被钟嵘尊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
Nord在《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述》(1997)一书中阐述了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任务及其理论。功能翻译理论源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德国,它是以目的论(Skopostheorie)为核心,以目的和忠诚法则为主要支柱的理论。本文主要选取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的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和汉斯·弗米尔(Hans J.Verneer)的目的论(Skopostheorie)。
1.文本类型理论。莱斯认为文本类型理论帮助译者确定特定翻译目的所需的合适的对等层级(Reiss&Verneer,1984)。她对文本的两种分类形式做了区分,“一方面,文本类型(texttypen)按照主体交际功能(主要有传意、表情、使役)分类;另一方面,语篇体裁或变体(textsorten)则按照语言也正或惯例常规分类(如划分为工具书、讲演稿、讽刺作品或广告等)。”莱斯提出了三大文本类型:信息型(informative)、表达型(expressive)、操作型(operative)。
2.弗米尔的目的论。翻译是一种人类行为,任何一种行为都有一个目的,因此,翻译显然也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Skopos是希腊语,意为“目的”。根据目的论,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因此,无论何种翻译,其最高规则都是“目的准则”,一种翻译行为由行为的目的决定。更准确地来说,接受者,即读者是决定译文目的的主要因素。在他的定义下,翻译不再是文本形式的转换,而是为了能够在不同语境中实现特定功能的目标文本的生产行动。
本文所选的六个标题译本分别为:Peach-Blossom Source(A.R.Davis)、The Peach Colony(林语堂)、Peach-Blossom Springs(方重)、A Tale of the Fountain of the Peach Blossom Spring(罗经国)、The Peach Blossom Visionary Land(孙大雨)、The Peach Blossom Source(谢百魁)。
1.桃花源记文本类型及标题英译分析。由于散文包含记人叙事的功能,所以“小说”与“散文”经常被混为一谈。《桃花源记》一直被当成是陶渊明的一篇散文,而《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环境的描述来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的矛盾。”在《桃花源记旁证》中,陈寅恪指出:“陶渊明桃花源记寓意之文,亦纪实之文也。”将《桃花源记》归入游记类散文固然是没有错误的,但没有考虑到文章的特殊性,对翻译等实际问题研究的帮助并不是很大。
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社会环境描写是小说的三要素。文章开篇交代时间“晋太元中”、地点“武陵”、人物“渔人”,继而以渔人活动为主线,时间为线索,描述沿途见闻,类似近代小说的写法。当然,仅仅凭借小说的三要素是不足以准确界定文体的,小说还有另外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虚构。尽管曾经有人试图寻找“桃花源”的现实原形,但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而文中“不复得”等词语也表明了陶渊明所描述的不过是幻想出来的虚拟世界而已,这也就是虚构的证明。因此,作者偏向于支持《桃花源记》是古代小说这一观点。
根据莱斯的观点,“每种文本类型都包括多种不同的体裁,但一种体裁不一定只涉及一种文本类型”。由于标题主要是用来表明文章内容,所以大多数人翻译时习惯性地将标题翻译成信息型,力图完整再现原文内容,忽略了美学效果。文学翻译中,作者所选择的问题就是文本的意义,可以对读者产生一定的美学效果,如果一味地追求内容,忽略原文的文体类型,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仔细分析以上六个翻译版本,唯有罗经国翻译版本中的“A Tale”与原文中的“记”相呼应,说明了文体特征,塑造了与原文相似的文体效果。其余五个版本主要都是为了传达原标题的内容,类似直译。
2.目的论下的标题英译分析。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古代文言文的翻译主要是为了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让西方人去接受中国文化。因为,在文章标题的翻译过程中,如果一味采取异化的方针,逐字或直译成英文,难免造成读者理解的困难,打消读者的阅读积极性,不利于西方读者消化和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同理,如果一味地采取归化方针,使得原文毫无异味,则达不到传播中国文化的效果。因此,在文言文标题翻译过程中必须避免两个极端。
对比六个英译版本可知,原标题中“桃花”和“水”这两个意象均在译文版本中再现。先来说说“桃花”,因为桃花美丽,所以引用桃花作为意象的诗句很多,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李出深井,花艳惊上春”等。除了桃花美丽之外,桃木亦能辟邪,姜子牙用桃木剑降妖兴周的故事家喻户晓,现在也被视为吉祥平安的象征,也正是因为这点,《桃花源记》中描述的胜地才能得以保留,不受战乱的困扰。“水”一直被视为生命之源,正因为渔人“缘溪行”才得以发现这篇胜境。由此可知,桃花源之所以能够存在就是因为有溪水的存在,没有溪水就没有桃花源。除林语堂译为“peach”之外,其余五人均将其译为“peach blossom”,准确地把握了原文的意象。其中Davis和谢百魁将“源”直译为“source”并未反映“水”这一意象,过于死板,罗经国“fountain”一词既表明了源头也表明了“水”,相对准确。由于文中的“桃花源”同时也指作者描述的那片胜地,所以林语堂和孙大雨分别用了“colony”和“visionary land”来表示,但“colony”这一用词破坏了原文安静隐逸的静谧,不如后者美好。综上所述,这六个标题的英译本力求贴近原文的意象,用一种类似异化的策略力图准确真实地传递信息,唯有罗经国和孙大雨加上了解释的成分,方便读者准确地把握标题想传达的意义。
3.笔者翻译版本。最后,笔者根据以上分析给出自己的翻译版本。由于“桃花”和“源”都是为了表述理想世界的美好,为了达到效果又避免罗经国般的冗长,笔者将原文标题的英译改为“A Tale of Shangri-La”,标题中意象改为“Shangri-La”。“Shangri-La”一词英语发言源于藏语方言,意为“心中的日月”,如今谁也不能确切当初那个梦幻般的地方到底在何处。“Shangri-La”的理念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陶翁描述的在《桃花源记》中描述的胜地恰有异曲同工之妙。除此之外,“Shangri-La”源于二战时期的一位美国飞行员的传奇经历,从那之后,这一词语便不胫而走。笔者认为,用此意象既表达出乌托邦般的美好景象,又便于西方读者理解,同时由于传说中的“Shangri-La”源于中国云南,所以也勾起了西方读者对中国的向往,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本文试图以功能翻译理论中“文本类型”和“目的论”为理论框架对《桃花源记》标题的六个英译版本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研究文本类型和翻译目的对翻译策略的影响,得出在《桃花源记》标题英译过程中应遵循的策略。
综上所述,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角度来看,《桃花源记》这一标题属于信息型和表情型的融合,结合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来看,英译的过程中应当既能表达原文的问题特征,又能传递信息内容,就翻译倾向来看,英译的过程中应当既能准确传达文中意象,又能保留异味,从而引起读者思考,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1] Nord Christiane.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张美芳,王克非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 罗洪梅.《桃花源记》浅析[J].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1994(7):62-64.
[3] 钟嵘.诗品译注[M].周振甫,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
[4] 陶渊明.陶渊明集全译[M].郭维林,包景诚,译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5] 吕叔湘,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6] 张美芳.功能加忠诚——介评克里斯汀·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J].外国语,2005(1):60-6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