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李建华,张 涛
自2008年奥运会我国竞技体育取得辉煌成就以来,党和国家更加重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国务委员刘延东、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相继就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宏观设想,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为核心,全国体育系统吹响了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号角。然而,多年来因体制弊端带来的学训矛盾,运动员文化教育问题的解决依然困难重重。
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诸如:科学高效训练,以解决“学、训”矛盾;把运动员文化教育纳入普教体系;构建新的运动员培养模式;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文化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将运动员文化学习纳入教练员绩效考核;制定优惠政策,提高上大学的比例;改善教学设施和学习环境等等。但这些研究结果大都涉及体制、机制等政策层面,操作难度大,较长时间内无法转化为实际应用。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以可操作性为原则,从运动员课堂教学改革的微观层面入手,通过改革与创设适合于运动员文化学习基础背景和行为特征的课程和教学方法,切实改善运动员学习障碍群体状况,降低厌学率,提高优秀率。从2009年开始,我们以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课改实践基地,积极开展有益尝试,课程改革成效显著,受到优秀运动员学生的肯定。
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和金牌意识,在可预测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存在。这种体制和意识造成了诸多弊端:一是运动员属于教育的弱势群体,承担运动员教育教学任务的学校在政策支持、领导重视、资金投入、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方面远不如教育部门直接监管的普通学校;二是运动员群体特征是以训为主以学为辅,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情绪严重;三是运动员训练量大、时间长,加之基础差跟不上,到课仅为应付考勤,不带书不带笔,只带手机上网聊天浏览,导致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十分低下;四是运动员学校课程设置和教材取用不合理,据调查,全国优秀运动员平均周课时数10-12节,学习时间少,但同样要完成普通中学生要完成的语、政、英、数、理、化、史、地等课程学习任务,学习量大,学习内容只停留在理论上,效果不理想;五是到目前为止,全国没有一套适合运动员学习的专门教材,仍采用全国统编教材,教学内容艰深,枯燥理论繁多,不符合职业运动员文化基础和学习行为特征;六是长期在运动员教学一线的教师,由于缺乏职业成就感,缺乏岗位技能进修培训,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日趋下降,教学激情丧失,教学能力下降,教学手段单一呆板,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上六种弊端相互作用,造成运动员文化学习障碍,厌学情绪普遍。因此,通过课程教材、教学手段、组织方式的创新与改革,使运动员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享受学习乐趣、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就成为当前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基于以上考虑,近年来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大力提倡对课程、教材和教学手段的创新改革。2009年我们在全国同类体育高职院校中首创通用技术特色课程,并建设了一批高质量、有特色、可运行的“一体化”教室,实现了改革的预期目的和成效。
1.改革课程设置、编制校本教材。处于中小学学习年龄段的运动员学生与普通中学生一样,应完成语、政、英、数、理、化、史、地等课程学习任务,且到目前为止,全国运动员没有一套适合的教材,仍采用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等全国统编教材,这些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大都偏深,尤其是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类的课程不符合职业运动员文化基础和学习行为特征,枯燥理论多,趣味实践少,教学效果极不理想。因此,我院采取两个步骤进行了改革:第一阶段(2006-2008年),不改变课程设置,先对全国统编教材进行取舍和改革,创设新型教学模块,摒弃枯燥理论,选择贴近生活实际和运动员文化水平实际的教学内容;第二阶段(2009-2012年)集中力量编制适合于运动员文化学习的校本教材,学院将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的数理化等课程的课时数逐年减少,逐步过渡到用通用技术课程来代替。
目前全国普通中学均已开设通用技术课程,教材多数选用苏教版。苏教版《通用技术》课本,共设9大教学模块,分别是《技术与设计》(两册)及《汽车驾驶与保养》《家政与生活技术》《服装及其设计》《建筑及其设计》《简易机器人制作》等。这些教学模块均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科技素养、文化素养基础,因此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起点高难度大,也不适合运动员学习。我院于2009年起陆续选择或编写了适合于优秀运动员学习的《通用技术》校本教材。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优选精选、提炼加工生产生活中科学技术的实践内容,使运动员学生既可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培养其生活实践技能与应用。教材由多个可选教学模块构成,涵盖电子制作基础实验、家装照明、食品雕刻、计算机硬件装配、网络布线、创意木工、工艺美术、化工化学实验、体育场地绘制等。每一模块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内在知识联系,可供不同教学条件的运动队文化学校根据需要自主选择。
2.建设通用技术一体化教室。通用技术的主要特色是实践性,必须建设相关的实践场所来支撑和实施教学。2008年以来,在学院教学楼6层陆续建成了集生活能力、实用技术相融相促的通用技术一体化教室,并与理化实验室、语言技能实践室、音乐厅等场所共同组成了运动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区。
教学、实验设施设备一览表
通用技术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涵盖了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对于运动员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和素质的综合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用技术的 “课程设置与改革”、“运动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区”的创立是我院近年来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特色与亮点,是全国其他体育高职院校或运动队文化学校所没有的。
1.变学生厌学为乐学,变教师理论灌输为学生主动实践。通用技术课程最大的亮点是实践性,课程教学内容完全立足于运动员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学习。2009年分别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6年级、9年级以及五年制大专(2008—2011五运)各班进行了教学实验,结果证明运动员学生在课堂上变得积极主动,乐学爱学,教学效果显著。
2.建立科学的成绩评价体系。目前运动队文化学校中仍是 “一纸化评价”、“终结性评价”、“课堂出勤率”等的传统评价方式,这无疑成为一个阻碍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健康发展的因素。通用技术课程评价综合了运用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师傅带徒弟等多种方式,综合、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业成绩。
3.训练或提高了自身的动手能力、生活能力。如通过家庭照明装修实践学习,可以培养运动员电工、电子、美工、机械等方面的综合实践能力,并在夯实实践技能的基础上,可参加福建省电工等级考证和上岗资格考证,为运动员二次就业与成功转型打下良好基础。
4.由于运动员外出比赛训练频繁,学习中断时间长。针对这种现象,诸多运动员文化学校采取了如补课、降低教材难度、出勤态度计入成绩等等办法,这只是一时应急举措,终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运动员内在学习动力,因而无法长久。通用技术课程由相对独立的系列教学模块构成。每个模块之间没有必然的知识内在联系,运动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读其中的几个模块;教学内容弱化知识起点,强化动手实践能力,符合运动员学习行为特征,较好地解决了外出训练比赛后跟不上进度和补课问题。
5.通用技术各教学模块通过强调学生实践和体验,将原有班级学生知识优劣差别完全弱化,基础好与基础差的同学在通用技术实践学习的起点上基本一致,有效解决了班级中优等生和差等生共存、教师难以统一教学难度的问题。
6.搭建通用技术教学平台,为现有竞技体育体制下运动员课堂教学提供改革新思路。
能否有效实施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关键在于师资。目前全国普通中学通用技术教师多数是从物理劳动技术和信息技术课教师转型过来的,而运动队文化学校的通用技术教师几乎空白。通用技术课程最主要的特色之一就是实践性强,课程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的学术背景和工作经历。因此,必须优先聘任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科型教师。2009年以来,我院陆续聘请了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校任教,并与本校教师组建专兼职结合的高水平的通用技术教学团队,包括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福州市第八中学、福建教育学院、Air Products&Chemicals(Fuzhou)Co.,Ltd.、福建省电工培训协会、福州市青少年宫等一线教师和专家。但由于薪酬、待遇等因素,所聘教师队伍不稳定,影响了通用技术课程高效实施。
[1]国家队运动员素质教育方案[EB/OL].(2010-12-17)http://www.sport.gov.cn/n16/n1077/n1467/n1701156/n1701206/1750044.html.
[2]袁书立.我国竞技体操运动员文化素质与社会适应性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
[3]张居伟.从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看素质教育—通用技术课程将列入高中会考引发的思考 [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5):103-104.
[4]段青.如何开好通用技术课程[J].基础教育课程,2008(2):39-44.
[5]丁红玲.借鉴职教技术训练特色设计高中通用技术课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2009,29(7):13-14.
[6]时殿辉.我国职业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现状和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2010(3).
[7]陆晓明,刘青,蔡明明.提高优秀运动员文化素质主要的途径[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