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徐 洋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与学生接触最频繁、最能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和情绪波动的一线工作者,辅导员工作的得力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安全与稳定。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渠道拓展迅速,随之而来的是各类校园突发事件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势必会打乱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影响校园的安全稳定,情况严重的还会影响学校的声誉,甚者危害到社会安定。而辅导员的政治敏锐性、工作责任心、工作能力都将对事件的处理结果有直接的影响。
突发事件是指在人们没有任何思想和心理准备或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猝然发生的灾害性事件。[1]它一般具有突发性、危害性、多样性、紧迫性、隐蔽性的特征。高校的突发事件是指由于国际国内局势、高校管理等因素诱发的,以高校大学生为主体的,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对学校的教学、管理、生活秩序等方面造成一定影响或危害的,并且有悖于法律法规的个体或群体性的事件。从我国近几年高校中发生率相对较高的突发事件看,主要有恶性伤亡事故与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学校管理类事件、心理缺失类事件、社会政治性突发事件等几种类型。
高校的突发事件往往是由多种因素诱发的,笔者认为通常有以下几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和社会进程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比如物价上涨、就业压力、感情困扰、家庭贫困等因素都有可能诱发学生的不满,从而导致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速度快,加上别有用心的人和组织利用网络通过个人邮箱、微博、QQ等向思想单纯的大学生发送有害信息,对他们进行蛊惑和煽动,也容易诱发群体性突发事件。
大多数高校的管理历史沿革缺乏危机意识,忽视了对突发事件的研究,缺乏应急处理系统的组织机构,缺乏必要的物资储备,往往是事件突发后,才寻求解决之道。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招生和就业改革力度加大,后勤服务社会化进程加深,高校工作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各种矛盾也逐渐凸显,学校教学管理、后勤服务工作如教学质量、校园安全、意外伤害、饮食卫生、住宿条件等如果出现疏漏,涉及学生切身利益,学校不加以重视或处理不当也增大了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但由于从小生活环境优越,也存在着心理承受能力不够、抵抗挫折能力不强、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感淡薄等弱点。加之学业压力、就业迷惘、情感困惑等因素交织在一起,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到种种不如意,与自己设想的有落差,与身边同学有差距时,如果不能适时地调节好,就会产生心理失衡,容易导致对他人或自己身体的伤害,甚至对年轻生命的放弃,引发突发事件。
高校辅导员在突发事件面前要有敏锐的洞察预测能力,快速有效地反应能力和切实可行的处理能力。
1.在学校层面上:第一,应重视对辅导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年轻的辅导员大多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学专业科班出身,专业化发展先天不足,仅仅靠岗前几门课程的短期培训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必须从培训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进行改进才能提高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第二,应重视对突发事件的研究,形成规范的工作流程。学生工作的职能部门平时应注重研究突发事件的类型、特点,根据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建立预防突发事件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和解决方案。在学校内部形成有效的信息通报网络和工作流程,制订出切实有效的工作预案。一般来讲,学校处理突发事件的领导小组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亲自挂帅,由学生管理工作职能部门、保卫部门和各二级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机构组成,辅导员作为各二级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力量和一线工作者,是这个工作机构的主要成员,在整个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校园突发事件工作流程图
2.从辅导员层面看:第一,要具备“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通过平时的工作和活动,做好各类信息的收集工作,注意发现“问题学生”,建立“问题学生”跟踪档案,通过班委、舍友经常了解、掌握这部分学生的思想动态,能够在第一时间关注到可能引起突发事件的预兆和苗头。第二,要建立“工作联络网”,与主要的学生干部、学生骨干、学生党员之间形成有效的沟通联系网络。在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干部的工作敏感性,通过学生干部的眼睛去发现问题,采用定期开会与不定期交流的方法来掌握情况,争取工作的主动性。第三,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生活老师在宿舍生活中都能看出学生的异常行为,与这些老师多接触有助于了解学生不同的思想动向和行为发展,有利于对人或事件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第四,借助工作平台,加强思想教育。辅导员会涉及奖学金、助学金的评定、助学贷款的发放、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工作,要擅于利用这些看似平常但在学生心中最不平常的工作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尤其要关心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家庭经济弱势、人际心理弱势、学习成绩弱势),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学校、老师、同学的关心与帮助,让他们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扼杀不稳定因素的萌芽,从而维护学校的安全与稳定。第五,注重自己综合能力的培养。多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经验丰富的老辅导员学习,多做工作笔记,逐步积累工作经验;多关注,关注学生所关心、关注的问题,才能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尤其要关注各类“问题学生”思想和行为;多揣摩,揣摩学生的心理,揣摩工作从哪个切入点切入才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效果才更好。
1.及时到场控制局面。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学生往往最先想到的就是辅导员,在第一时间最想得到的就是辅导员的帮助,因此辅导员一定要保持通信工具的24小时畅通,不能错失或者延误事件处理的黄金时间。在得到消息后,要及时赶到事发现场,维持现场秩序、稳定学生情绪,避免事态进一步扩散。要把影响学校声誉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力求把事情控制在校内。
2.了解信息快速判断。辅导员到达事发现场后要根据情况对突发事件的性质做出界定,并结合平时所掌握到的各种信息判断突发事件产生的大致原因,为全面了解情况指明方向,为妥善处理赢得时间。
3.及时汇报事件进展。因为突发事件事发突然、影响面大、传播速度快,涉及面广,而辅导员的权力有限,所以在了解了大致情况后就应该及时向本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书记或院长汇报,如果事态严重还要向学校的学生管理部门和保卫部门报告,不能贸然行事、自行处理,更不能隐瞒实情,根据领导的指示做好上传下达的桥梁工作,确保学校和学生之间信息的畅通。
1.注重突发事件后的心理辅导工作。突发事件发生后,辅导员要及时组织学生骨干对当事人的情绪进行安抚,情况严重的还要联系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对他们进行个体或团体辅导,系统开导,及时化解心理危机,以最快的速度抚平当事人的心理创伤,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已经发生的事件,引导他们用乐观向上的心理去面对以后的学习、生活。
2.加强突发事件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突发事件使受教育者处于最佳的被教育情境中,这个时候教育者最容易成功地向受教育者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受教育者对这些教育信息也最容易接受和信服。[2]因此,在事件处理结束后,辅导员要抓住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在相关班级召开主题班会或者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对此事件加以总结,通报处理结果,指出引发事件的原因,让大家都认识到不良行为的危害及后果,从而在思想上有深层次的触动。除了在当事人所在的班级开展教育活动外,还应该在本学院乃至全校进行专题教育活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提高政治觉悟和判断能力,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政治观念和愿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化解各类心理矛盾和障碍,减少因为心理问题而诱发突发事件的可能性;通过安全教育,把校园内发生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的鲜活事例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通过法规教育,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处罚条例,不去违反这些规定;通过普法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成为真正懂法、守法的当代大学生。只有把这些专题教育结合起来开展,才能在学生的思想上筑起第一道防线,从而降低校园突发事件的发生率。
3.做好突发事件后的总结归档工作。突发事件处理完毕后,要分不同层面对此事件进行总结。在二级学院层面,除了做好相关第一手文字资料的归类存档外,还应该召集直接参与处理此事件的老师进行讨论总结,查找处理过程中考虑不周全或处理欠缺的地方,帮助大家积累实战经验;在学校层面,可以召开全校辅导员会议,正面通报整个事件情况,让全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知晓此事,排除各自的猜疑,呈现事实真相,也可就本次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开展讨论,听取大家的建议,达成共识,优化工作方法,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刘建军,朱喜坤.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6).
[2]于钦华.突发事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4(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