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实现高质量职业指导途径的探索

时间:2024-08-31

魏 琳

“职业指导”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是指学校帮助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选择合适的职业,逐渐树立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培养职业能力的教育过程。职业指导是随着经济社会和职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体现了社会对于符合生产力要求的劳动者的迫切需要。我国的职业指导教育是在引进国外先进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制度和社会环境的需求逐渐发展起来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制度,尤其是近几年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渐增加,如何将符合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劳动者输送到合适的岗位上,实现人尽其才,成了高校职业指导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

所谓的“高质量”,就是提高高校职业指导的水平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比例,摈弃传统意义上衡量一个学校职业指导评价的“高就业率”,将职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和长期性作为评价标准和工作的侧重点。高等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具有高学历、高层次的人,因此,人的发展是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最终目的,职业指导工作应当以人的发展为宗旨,体现人本服务的理念。大学生就业难,既有毕业生人数绝对增多、高校培养人才模式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等客观原因,也有大学生本身职业意识缺乏和自我定位模糊等主观因素。高校应当在培养高质量人才和实现高质量就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观念上的误区。把职业指导等同于就业指导或者毕业指导,往往在毕业年级才开设相关课程,总体上围绕学生毕业阶段如何找到一份工作而展开,以宣讲就业政策、讲授求职技巧为主,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走进“因为面临毕业,走向社会,才需要找工作”的误区。

2.职业指导课程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很多高校以对就业工作重视为本位,将大学生职业指导纳入课程体系,作为必修课,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职业指导的需求。然而在施行中,一般还是采取以教材为主的授课方式,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脱离了以学生为本解决实际就业问题的初衷,重书本、轻实践,不能有效解决学生在就业和择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高校职业指导模式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差距大,奏效低。传统的高校就业指导模式行政化的痕迹十分明显,管理和指导意识多于服务意识,往往站在行政和管理者的角度,以教育讲座的形式,或运用心理测量技术等手段对大学生进行群体辅导,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个体体验,不能发挥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群体辅导模式一般解决的是共性问题,不能解决学生个体中存在的特殊问题,因此,其指导效果往往很难令人满意。

4.高校职业指导体系单一。现今,大多数的高校职业指导职能主要依靠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来完成,资金和制度的保障往往依赖上级领导部门的重视程度。在科研、资金支持和课程设计方面没有形成合理的体系和运作机制,缺乏学校全员的管理和激励措施。

二、提高高校职业指导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解决就业问题,提升就业质量关乎大学生个人成才、学校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经济活动的有序开展,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教育不能追求“短平快”效应,职业指导工作同样如此。学生的就业数量与质量,不仅代表了所属高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关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笔者自身在职业指导实践中发现:学生在接受职业辅导过程中面临着很多困惑。一是对职业的选择,学生并没有完全做好走进社会的准备,大多数一提到就业就感到茫然无措,因为缺乏职业意识和职业理想的启蒙。二是自我定位模糊不清,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优势在哪里。人力资源要转化成社会需要的生产力,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人才对于职业的选择和自我的定位。三是职业素养的缺乏,从学生角色到工作角色的转化,书本是不能提供答案的,这与我国传统学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有很大的关系。

三、高校实现高质量职业指导的途径

1.以人为本,注重职业指导的全程化。高校职业指导是一项服务性工作,学生实现满意就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认可度的高低是衡量一所高校职业服务水平的标准。就业说到底是服务于人,服务于社会,因此必须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最终的落脚点,学生对于就业的关注点、难点也就成为高质量职业指导工作的切入点。因此,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应当注重对他们进行就业的全程化指导,建立一套完善的服务体系,帮助学生逐步解决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不同问题,从原来的“一站式”职业指导体系向全程化职业指导体系转化。首先,在入学初期进行专业成才教育,启发学生的专业成才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只有练就一技之长,才能夯实职业发展基础。通过对本专业就业前景的展望,唤醒学生的职业意识,加深对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的理解和认识。其次,明确自我发展方向,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与未来职业有关的实践和实习活动,亲身体验未来工作的状态,发掘自身的兴趣、能力、特长,为择业做好充分准备,做好初步的职业规划。最后,在明确自身能力和职业选择的基础上,完成适合学生长期发展的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决策。

2.统合各项资源,建立完善的高校职业指导体系。高校职业指导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学校相关部门的鼎力配合和大力支持,关键是资金、制度和人员的保障与落实。首先,是科研和教学资源的支持。在高校,教学、科研是中心工作,一项工作要获得全面的推进,教学资源的投入和保障十分重要。一方面,重视大学生职业辅导课师资队伍的建设,从业人员需要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接受专业培训,设立科研小组和教研室,采取措施鼓励优质师资充实到职业辅导队伍中来,组建专业化和专家型的科研队伍,保证教学质量和职业指导水平。另一方面,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进行职业教育的嵌入式改革,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顺利就业与成功就业。其次,在制度层面上,从目前高校职业指导的现状来看,职业指导的主力军是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要从根本上保证这项工作落实到位,各院系和学校职能部门应当通力合作、齐抓共管,构建全员化的职业指导体系,完善学校职业指导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细则,做到有章可循,通过制度建设,保证专项资金的投入,促进职业指导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3.转变高校职业指导模式,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要取得高质量、保持高水平,需要在服务性和实效性上下大力气和花细功夫。首先,要建立并完善高效灵敏的职业指导服务信息系统,让各类资源在高校就业平台上及时公布与共享,为学生提供可靠、快捷的信息服务,满足他们对就业岗位信息质和量的需求。一方面,与用人单位和社会劳动就业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就业意向和择业方向进行实时跟踪与研究,准确把握劳动力的供需关系和变化趋势。其次,在指导内容和方式上,应当将学生的需求作为宗旨:指导内容要从授课式的群体辅导转变为多层次体验式的职业课程体系开发和运用,指导形式要从单一的讲座和说教转变为面向不同学生需求的个性化咨询和辅导等。最后,建立相应的跟踪和评估机制,针对已经毕业学生的工作情况建立跟踪调研制度,建立毕业生从业动态追踪数据库,建立科学有效的数据分析系统。将学生首次就业的数据与设定年限内定期跟踪获取的数据进行比较、筛选和分析,为接下来的职业指导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4.完善职业指导的评价机制和考核制度。传统的高校职业指导工作评估重量轻质,把评估指标集中在“就业率”上,许多高校为了完成相应的就业率指标,忽视学生的就业质量。因此,要实现高校职业指导质的提升,应该建立更为科学的评估体系与考核标准。在指标设计方面,除就业率等传统考核指标外,还要增加服务对象对职业指导机构的工作满意度考核,从而提高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对高校职业指导服务的满意度。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评价高校职业指导的考核标准,将激励措施与政策导向与就业质量直接挂钩,才能真正促进高校职业指导水平质的飞跃。

[1]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陈红军.论高校“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3]喻立森,沈伟其,仇琳.高质量就业是大学教育的命脉—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就业策略[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5).

[4]黄路明.高校职业指导的探索与创新[J].湖北社会科学,2012(8).

[5]梁横江,姚旎.高等院校职业指导内容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2(3).

[6]陈丽.高校校园创业文化培育机制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