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职院校辅导员、班主任的培养与工作指导研究

时间:2024-08-31

陈启新

高职院校辅导员、班主任的培养与工作指导研究

陈启新

摘 要: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管理难度很大,而辅导员是高职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职院校应当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采取多种措施和制度切实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应建立专项管理制度,如培训制度、职责制度、评价制度、奖惩制度等。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培养;工作指导

陈启新/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科研处处长,教育学硕士(湖北宜昌443100)。

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目标不明确、文化基础较差、学习习惯及方法不良、组织纪律观念淡薄、意志力和自我约束力不强等问题,管理难度很大。辅导员是高职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高校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开展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职院校应当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为了切实加强对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笔者认为应该采取多种措施和制度,既让辅导员具有工作能力,胜任工作,又有工作积极性,热爱这一工作。结合所在院校的工作实践,笔者特提出建立以下具体工作制度。

一、辅导员(班主任)培训制度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称《意见》)指出,高等学校要制定辅导员、班主任培训规划,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做到先培训后上岗。如果让一个从来没有高职辅导员工作经验的新教师一上班就直接独立担此大任,不够妥当。因为授课尚需一定的教学实习适应期,何况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这种更需要实践智慧和经验技巧的工作呢?

所有新教师都必须在担任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担任见习辅导员,对于准备担任专职辅导员的教师,也必须首先进行一学期或一学年的见习辅导员工作,这是“先培训后上岗”的重要体现。在见习期间,学校要给每一个见习辅导员配备一个导师,导师须是正在专职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工作能力和政治思想俱佳的老师。见习者应该全程跟从导师参与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有时还要作为助手独立处理导师交给的学生工作,观摩和实践将是见习期间主要的工作任务。

二、严格的选拔和淘汰制度

辅导员(班主任)是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如果他们自身业务素质和专业思想不过硬,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将遭到重大贻误,影响广大青年人的身心发展,所以必须订立严格的选拔和淘汰制度。

从选拔来讲,对于拟专职担任辅导员的新任教师必须进行基本能力和专业素质的笔试和面试,这是初选。接下来就是见习期(试用期)的复选,在其见习工作结束后,要全面听取本人述职、学生意见、导师评价、领导同行评价,从而决定是否正式录用,见习或试用不合格的必须予以淘汰。通过初选和复选,一般来说,高职院校能够选拔出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双过硬的辅导员了。遗憾的是,现在一些高职院校扩招,往往不经过见习期就让一些没有高职生管理经验的教师独立担当辅导员,工作效果往往难于令人满意。

三、健全的会议制度

通过召开会议把相应工作人员集中,交流探讨改进工作,是各部门重要的工作形式,高职辅导员工作中也少不了这种工作形式。按照召开会议的时间安排和任务,可以分为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两种。

一般来说,每月应召开一次所有辅导员及院系相关领导参加的全体学生管理人员工作会议,这种全体会议称为定期会议。定期会议任务一般有多项,如辅导员汇报工作,院系主管领导总结评析近期学生工作,探讨学生问题的对策,指明下一阶段的工作方向和重点;同时,可请业绩突出的辅导员介绍经验,或请专家进行工作培训,工作会议也是学习会议,确保实效。临时会议是定期的全体会议的重要补充,其任务主要是解决一些非常规事件,比如涉及到少数班级之间的矛盾冲突或临时事务等,与会者是部分辅导员,根据情况也可以是全体学生管理者。临时会议在以解决紧迫问题,可以很好地弥补定期会议的不足。

四、学习资料汇编下发制度

《意见》指出,高等学校要制定辅导员、班主任培训规划,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坚持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

定期汇编辅导员工作参考资料并发放到他们手中,指导他们阅读提高,是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的重要方式。高职院校各院系应当设专人负责收集有关学生管理的最新文件、经验介绍和专题论文等,优中选优后汇编成册,可在封面标注“辅导员学习资料汇编”及“第x期”等字样,在绪言中概述汇编内容并提出学习要求。一般来说,辅导员为了搞好学生工作,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自己也会主动阅读一些相关资料,但专人收集汇编学习资料既可以弥补辅导员自己收集资料不足的缺陷,又可以恰当地调配每期内容,体现出专题性。这种学习资料可以半个月或一个月编发一期,其呈现形式可以是纸质也可以是网络还可以是二者同时采用。

五、每周德育课制度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着力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等活动,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德育课即政治思想品德教育课,主题班会是其中一种实施形式。

德育课可每周一次,所有学生都要参加。 为了切实提高德育课的实效性,形式和内容要灵活多样。从主讲人看,可以是辅导员、学生或其他优秀人物;从内容看,思想政治工作的文件和理论、先进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心理健康维护技巧、高效的学习方法、社会热点的探讨等等都行;从授课形式看,包括专题讲座、辩论竞赛、晚会等。总之,形式内容要生动有意义,符合学生需要,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要根据学生需要开展主题鲜明的系列德育课,比如对于大一新生可开展“如何过好大学生活”主题系列德育课,对于高年级学生可开展“如何提高科研能力”、“如何适应社会”等主题系列德育课。

六、辅导员工作到位督察制度

所谓跟班到位就是辅导员要经常到班到学生中去,关注学生重大活动和日常的学习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学生情况了如指掌。

为确保辅导员工作到位,必须建立严格的督察制度。首先要明确规定到位的情形与次数,比如可规定以下情形须到位:重大学生活动、学生集会、突发事件的处理等;可规定一些常规到位要求,比如每周德育课须到位,每月须参加一次全体会议,每周须查寝和考勤,每周须统计学生出勤情况并公布等等。其次,对于辅导员的到位情况必须通过恰当形式如实记载,如查寝可到宿管员处登记或由寝室长签字确认,查考勤可由授课教师或班长签字确认,参加会议须签到等。工作到位实际上就是要落实工作。对于到位情况不好而且学生反应也存在问题的辅导员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到位情况要与年度考核挂钩。

七、班级量化考评制度

为了较为准确且直观地反映各个班级的表现及辅导员的工作情况,建立班级量化考评制度是很有必要的。虽然是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赋分,实质反映了辅导员的工作质量。

班级量化考评需要将学生表现这个系统进行分解,如可分为寝室卫生、出勤情况、日常行为、文体活动、奖惩情况(包括发表作品)等多个大项,每个大项可再细分并赋予相应的扣或奖的分数,如出勤扣分可分为每人旷课1节2分、迟到早退1次1分、病事假1节1分等。每个星期统计公布,各个班的分数一目了然,哪方面扣分多就表示那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分数既能反映问题,也能促进工作竞争。当然,量化考核并非完美,因为辅导员的许多工作细节是无法由分数反映的。有的辅导员可能兢兢业业加班加点,但由于学生确实在素质较差,一段时期内可能一直分数很低。但是只要大家认识到量化考评的主要目的是改进工作,就能接受这种方式了。

八、优秀辅导员评比制度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要求,各高等学校要制定辅导员工作考核的具体办法,健全辅导员队伍的考核体系。考核结果要与辅导员的职务聘任、奖惩、晋级等挂钩。教育部设立了“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称号,定期评选表彰优秀辅导员。各高校也要将优秀辅导员表彰奖励纳入学校表彰奖励体系中。

建立优秀辅导员评比制度有利于引导他们爱岗敬业,形成力争上游的竞争氛围,调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院系应在学期结束或开学时对优秀辅导员进行大力表彰,切实提升他们的声誉和自豪感,消除比专任教师地位低的偏见,让他们工作安心。评价时应通过多种形式全方位进行,比如学生座谈或打分、学期述职及同行评分、任课教师评分等,最后对各种评分进行汇总,并结合平时的班级量化考核以及其他工作实际(如请假情况)确定优秀人选。应积极推荐优秀辅导员参与教育部和当地教育部门的相应评比。

总之,高职辅导员的工作任务重要而艰巨,每一所高职院校都应当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职辅导员队伍,让他们真正成为高职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大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前进。

中图分类号:G715

B

1671-6531(2012)11-0133-01

湖北高校学生工作研究会2006-2008年度立项课题《高职高专院校班级管理模式》研究成果

:何 岩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