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贺春健
(长春教育学院 科研处,吉林 长春130061)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回归生活
贺春健
(长春教育学院 科研处,吉林 长春130061)
世界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转变就是回归生活,谋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体现了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其着眼点即在于“综合”与“实践”,克服单纯学科教育的弊端,综合地利用各学科知识,强调基于实践的学习,面对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作出了明确的界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具体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课程。[1]
传统的课程理论强调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强调学科课程。它认为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人类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文化科学知识传递给下一代,而这些科学文化知识的精华就包含在学校设置的各门学科中。教师的任务是把各门学科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的任务就是掌握预先为他们准备好的各门学科的知识。在这种价值取向指导下的课程,虽有利于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有利于继承人类文化遗产,但忽视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个人兴趣及个性发展,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态度和能力方面的目标,且与当今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不适应。
198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小学教育计划(修订草案)》第一次将课外活动正式列入教学计划,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课外活动以其注重学生直接经验和体验、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优势,越来越受到重视,逐渐由松散的、自发的、随意的活动形式纳入到课程方案之中,进入了学校的课时安排,发展为活动课程,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入点。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活动课多年的实践基础上形成起来的,是活动课程的发展、规范和提高,是活动课程开发和实践的必然成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四大 指定领域。其中,研究性学习是贯穿课程的主线。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2]研究性学习的问题和主题内容都来源于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强调学生在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情景中进行实际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身去体验成功与失败、喜悦与忧愁,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研究性学习要求打破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学习的界限,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生活实际,鼓励动手实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3]从现行活动的实际看,适用于小学生的社会服务与实践活动主要有社区服务与公益劳动、社区自然与人文环境探究以及社会实践等三种类型。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实现学校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生活的途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其精神境界和道德意识,进而完善其人格修养。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年级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而异,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否则只能流于形式。例如,城市小学所在的社区相对成熟,各种配套设施齐备,社区敬老院、社区图书馆、社区医院、社区公园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实践活动的场所,为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相对而言,农村小学受条件所限,在活动设计和开展时就会遇到很多困难,同时,农村学生接触到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也远远不及城市学生,这就要求农村小学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善于发掘地区优势,利用不同资源取得相同的教育效果。
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定领域之一,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是学校课程与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之间密切联系的重要纽带。我国制定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以及作为其一部分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指南》立足于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劳动教育中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强调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的养成,以关注学生发展为本,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德的多方面的功能实现和劳动教育的多途径实施与多学科渗透。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应具有时代性、生活性的特征,既符合社会需要,又贴近学生日常生活。
21世纪已经迈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在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人际互动方式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信息素养成为现代人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因此,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信息素质教育不同于以往的计算机教育,计算机只是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工具之一,同时,信息技术教育也不是作为一门学科课程,不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系统的信息技术知识,更主要的是作为开展探究活动的手段,为研究性学习提供学习的平台、技术支持和操作空间,最终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脱离生活的纯粹信息技术是毫无意义的。因此,信息技术教育只有融入学生的社会生活,拓展学生的社会生活,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通过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
传统课程中,课程教学以教师的单向灌输为主,学生的学习方式则是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点,没有任何自由选择的权利。综合实践课着眼于学生的经验和实践,关注学习方式的变革,强调运用一切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活动兴趣、探索兴趣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不仅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大指定领域,同时,研究性学习也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倡导的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特点是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在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阶段,一方面,选题要考虑到当地资源、生活环境的情况,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从学生的生活出发,选择对学生真正有意义的真实问题,尊重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要注重选题过程本身对学生问题意识、研究方法与合作精神的培养。活动实施阶段,教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如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竞赛、演示、表演等等。活动成果的展示不能是为了展示而展示,不能陷入形式主义,应注重过程性、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真实、自主地展示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发现和体验,真正建立起学生自我、知识和世界之间的联系。
在新的学习方式下,综合实践活动的起点不是来自高高在上的书本,而是来自学生现实生活中真正感兴趣的、触手可及的问题,如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经济问题、自我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等等;新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和确定切入问题的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研究实施的步骤、研究成果的展示方式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了关于研究过程的全部体验,形成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与创新能力。同时,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实地采访、调查、考察等活动,走向生活、走进生活,参与实践活动,体验到个人与现实生活的各种关系。
“教育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真实生活世界中的社会活动,生活世界是教育发生的场所,学生的体验和经验构成了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生活世界也是教育意义得以建构的场所,教育只有向生活世界回归才能体现教育意义的真谛。”[4]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只有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才是对课程改革先进教育理念的真正践行。
[1]刘淑红.20年来我国活动课程的改革历程和发展趋向[D].西北师范大学,2005.
[2][3]朱慕菊等.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0,38.
[4]钟启泉,崔允漷.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7.
(注: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区域性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的子课题“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研究”过程研究论文。课题立项批号:FFB090577)
[责任编辑:何 岩]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