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训练——从知识到能力的桥梁

时间:2024-08-31

高建慧

(长春教育学院 教务处,吉林 长春130061)

训练
——从知识到能力的桥梁

高建慧

(长春教育学院 教务处,吉林 长春130061)

近年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已逐渐被语文教学界所接受,并成为指导教学的重要原则。而在教和学的关系的调节上,在主体、主导地位的表述中,训练,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概念和环节,它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

语文教学中的训练,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它的前提条件是学生求知的渴望;它的必要条件是老师寓教于导的实践;它的基本形式是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为核心的多向、多项训练;它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加强训练,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需的。特别是在农村小学,学生在学前和学后大多缺乏良好的家庭和社会大语境的熏陶,因而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施以规范化的语言训练就显得紧迫得多。

一、加强训练的依据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宰,知识为中心。尽管训练的重要性已日益为人们所认识,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课堂没有把它变成学生求知的实践。“以讲解为专务”的痼疾仍在妨碍着教学效率的提高,少、慢、差、费的状况仍时时威胁着语文教学的质量,缺乏训练的观念是语文教学中一切弊端的症结之所在。因此,为克服语文教学中的弊端,必须致力于训练。

如果说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是语文教学的旗帜,那么,语文教学的原则应是:教师的今日之教是为了学生的明日之用。因此要求我们的“今日之教”必须从“教为中心”转变成“学为中心”,围绕着如何使学生“学会、会学、会用”来组织教学,这也规定了加强训练的必要性。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知识的传授和掌握是一个动态的、积极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知识是客体,而作为主体的师与生、传与授都是积极主动的,都必须通过领会客体的意义才能进行。而从教师的领会转变为适合学生的认知模式,联结二者的最有效方式就是以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为核心的训练主线。正如叶圣陶先生指出的那样:“教师今日之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乃为善教者也”[1]。可见,学生能力的获得,知识的形成,必须靠他们的“运其才智,勤其练习”方见成效。没有训练的语文教学是违背语文教学原则的,尤其不能相容于小学语文课堂。基于上述,我们可以说: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必须加强训练。

二、训练的特点

毫无疑问,废除注入式,加强语文教学中的训练已是大势所趋。但怎样进行训练呢?显而易见:看似活跃而收效甚微的一问一答不是训练;令人望而生畏的“题海战术”也不是训练。真正的训练应该具有下述特点:

1.有高度。训练应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的教学设计应在训练这个主线的贯穿之下,使知识在训练中落实,能力在训练中培养,智力在训练中显露萌芽。

2.有序列。教师的训练设计应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心中有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尽量使训练的要点能在学生思维发展的线索上丝丝入扣,逐步解决疑难问题。

3.有趣味。良好的兴趣是推动和鼓舞学生学习的巨大力量。教师的训练设计应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或者有一定的难度,使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或者具有思辨性,使学生在思考、比较中尝到发现的乐趣。反之,那种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结论的“师云亦云”,必然使人感到索然无味,失去了教学的吸引力。

三、以训练为中心的整体构想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语文训练便也应力求科学化,序列化,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盲目应急。我们建议在教学中调整语文教学过程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形成一个以训练为中心的整体构想,用框图表示如下:

第一层次:课堂教学(单元教学,系列课型)第二层次:辅助阅读及练习 写作训练第三层次:班内阅读角 日记练笔 兴趣小组(辅助教学)(第二渠道)(第二课堂)培养目标:初步阅读、作文的能力

(一)第一层次——采用单元教学、系列化课型的教学结构

在新改革的大潮中,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正在受到严峻的挑战,语文教学界的许多先行者先后探索了“三段式”、“五步法”、“六课型”等教学结构,显示了各自独立的教学风格。但如果每篇课文每节课都采取这些形式中的一种,又将形成新的程式化,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我们在教学中不妨尝试采用单元教学的方式,用系列化课型来组织教学。经常使用的系列课型包括:

1.授受课。这个课型的特点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对教材的内容、形式、知识、规律、方法加以详细说明。所选课文必须是本单元中具有典范价值,能基本覆盖教学知识点的文章。在这个课上,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定向为主,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同类问题。这个课型看起来有点“灌”的意味,但我们把重点稍稍变换一下就可以发现:这个课型上教师的讲解,都是注重思维的递进与方法的引导。这二者从广义上讲也是训练,而且带有更根本的性质。如果忽视这一点,语文教学便失去了依托,训练便成了无本之木。例如在小学语文第五册的写景单元,我们可以将《林海》做为本单元的精讲篇目,通过它的学习,可以掌握写景文章的特点及表达方式,还可以从中受到感染,体味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功力。

2.导练课。这个课型的特点是读、议、讲、练、问、答交错

下面对上述构想做文字说明:出现,而教师适时地将学生诱导到学习的焦点之中,引导他们对摄入的信息进行反馈和矫正。在达到预期目的的前提下,学生的思维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三峡之秋》一文,我们可以这样进行导读训练:先提出阅读要求:(1)作者是怎样据时间的变换来写所见景物的?从而掌握写景的顺序。(2)作者怎样抓住特征来写三峡之秋的?总结写景文章的特点。教学时,先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和比较,总结出本文的学习重点,完成第一个问题。然后由教师引导分析课文,解决第二个问题,总结写景文章的一般特点,强化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这样,一堂课上,有导有练,学生们手脑并用,各显神通,真正学到了知识,成了学习的主人。

3.阅读课。这是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进行阅读分析的专门训练课,应以学生的独立阅读为主,关键处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如,教《九寨沟》一文,让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找出书后练习中给出的四个句子,并列表说明作者怎样围绕这些句子描写九寨沟的特点。这样,四幅画面所写的景物、景物的特征,都在表格中体现出来,化繁为简,将学生的阅读、分析、理解浓缩到一点。最后,出示课件展示配有音乐的九寨沟自然风光录像,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样,学生在悠扬的旋律、优美的画面,以及抒情的文字中自然而然感受到大自然的美,祖国大好河山的美。

4.实践课。这是以训练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为主的课型,可就一个问题分组讨论,或就一篇文章进行评析,总之,是让学生开口说话,不仅作学生,而且作“先生”。例如“秀丽山河”这一单元,教材安排是详讲三篇写景文章,意在通过教师的分析讲解和学生的学习,系统地掌握写景文章的基本特点并学会写写景文章,故此这一单元安排的表达训练就是“谁不说咱家乡好”。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我们就把这节表达课首先上成一节说话课,由一个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的家乡,其余学生对他的讲述做点评,看看表达是否有顺序,是否有特点,内容是否丰富……结果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讲述者侃侃而谈,点评者认真细致,而且大家都希望下一个自己来讲。这个课型很受同学们的欢迎。

由于使用了系列课型,教师的精讲只占每单元的1/4,其余时间全部用来进行阅读、自学、表达能力的训练,容量大,省教时,学生学得活,学得扎实,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采用这样的教学结构,便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关于教法,许多教学的前辈和新秀对此都做了相当深入的探讨,并在实际教学中卓有成效。但最好的教学法绝不是一种,而且任何一种教学方法也不能完全适应上述课型中多种多样训练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最佳组合。在授受课上,使用“讲授法”,美如行云流水,壮则慷慨激昂,悲则催人泪下,使学生不仅学到了课文的知识,而且也找到了课堂语言运用的榜样。在导练课上,采用导读谈话法,层层设疑,相机引导,使学生在不断的思索与练习中疑窦顿开。在阅读课上,使用图解法、练习法,培养学生形成独立阅读能力。在实践课上则启发学生运用各种方式,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而强化、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第二层次——学生在阅读与写作的过程中提升能力

如果说第一层次是求知的基础,那么第二层次则是使学生在阅读与写作的过程中接受训练,形成能力。辅助阅读指的是教材中的非重点篇目和课外的同类文体的补充阅读。这些都是根据阅读计划精选而来,是课上知识的巩固和补充。练习,指的是课前预习与课后作业,它们是学好一篇文章的重要保证。这样,第一层次的内容在第二层次的环节中得到了延伸,发展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写作是语文课上极为重要而又难度很大的综合训练,它与阅读教学有一致性,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所以,把阅读的东西一下子都拿到写作中,以期提高写作能力,这是不现实的。在写作教学中根据学生在低年级时进行过写作训练的实际情况,采用“单项训练——综合写作”的训练方式,单项训练是结合课文,先从状物文章做突破口,要求学生能抓住所状之物的特点具体描写,多次重复,反复强化。经过几次具体的作文指导,大多数的学生基本能掌握状物的写法,虽然谈不上文笔流畅却能文通句顺,言之有物。然后再进行写景、叙事、写人的单项训练,最后过渡到写较复杂的记叙文。这样的训练,学生普遍反映说:知道了怎样写,作文不再可怕。

(三)第三层次——“大语文观”在训练体系中的具体体现

语文学科工具性、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它同生活、社会紧密相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知识的获得靠课内,能力的形成必须是课内和课外的结合。它实际上也是一种语文训练活动。在这里我所以把它叫做“第三层次”而没有沿用“课外活动”的提法,是因为它包括了以下几个内容:

1.“班级阅读角”。它是由全班每人订阅一种杂志后集中而成的。这个小小的空间,开阔了学生们的知识视野,拓宽了阅读的知识面。许多教学需要的例证,可以从这里找到;这里看到的知识,可以引入到课堂中来。学生们头脑中有了贮存,学习时便敢想敢说,思维活跃,起到了深化课堂教学的作用。因此我们称之为“辅助教学”。

2.日记练笔。进入小学高年级后,我们便可要求学生按三个类别写日记:生活日记可写人间百态、喜怒哀乐;观察日记可写花鸟虫鱼、自然景物;读写日记可写读书感受、学后一得。这样等于为学生们的写作和练笔又开辟了一个窗口,日有所学,便有所记,日积月累,而成财富。它与写作训练相得益彰,我们称之为“第二渠道”。

3.课外活动。它包括固定的兴趣小组,如,书法、朗读、演讲等。还有不定期的活动,如,读书报告会、参观、赛诗、作文竞赛等。这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其独具的魅力,吸引着学生,他们也在这些活动中锻炼自己的才能,为将来的工作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这些活动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我们可称之为“第二课堂”。

基于上述观点,我们在设计训练时,不仅要看它在课内教学中怎样体现,更要将其放在课外、社会、生活中的不同地位来考察。“大语文”的理想,就是突破单一的教学模式而重申:语文教学是三个层次的结合;是课内教学和辅助教学的结合;是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结合;是主要渠道和第二渠道的结合。这些构成了语文教学这个完整、开放的系统中的子系统,协同动作,互相依存,立体发展,形成了全新的语文教学观。

完整开放的教学系统、“大语文观”的教学结构、以训练为中心的整体构想,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阅读、作文及流利的口语表达能力。只有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树立开放式的现代教育思想,才能明确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方法,开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局面。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责任编辑:姚 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