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沈月明,李跃庭
(1.长春教育学院 中文系,吉林 长春130061;2.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语文教研室,吉林 长春130021)
“知识型”与 “情境型”
——语文篇章教学之导语设计方法探究
沈月明1,李跃庭2
(1.长春教育学院 中文系,吉林 长春130061;2.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语文教研室,吉林 长春130021)
英国小说家、评论家戴维·洛奇(David Lodge) 在《小说的艺术》 (The Art of Fiction) 一书中曾说:“小说的第一句(或第一段、第一页)是设置在我们居住的世界与小说家想象出来的世界之间的一道门槛。因此,小说的开局应当如俗语所说:‘把我们拉进门去’。”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在新课程高中语文的篇章教学中,导语的作用同样是不容忽视的。导语,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激发学生的篇章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篇章阅读情境,深化学生对篇章内容的理解而设计的教学语言。在篇章解读的过程正式展开之前,通过导语营造出特定的教学语境或文化氛围,来消解学生阅读篇章的心理隔膜,降低其理解篇章的认识难度,可能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我们仅以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必修三、必修四中部分篇章在课堂教学中的导语设计为例,来呈现自身在常规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积淀,与各位同仁探讨和交流,权作抛砖引玉。
我们可以将篇章置于文学史、学术史的宏阔视野中,通过对文学(学术)史发展脉络的重溯和爬梳,借鉴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通过对(于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语言陌生化效果的名人名言的引介,凸显导语的知识性和厚重感,增加其文化内涵。这一类导语,我们称之为“知识型”导语。
如曹雪芹《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一课的导语——
著名女作家张爱玲在 《红楼梦魇》中曾提及前人有三恨——鲥鱼多刺、海棠无香、红楼未完。在一部 《石头记》诞生的年代,所谓 “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多少人为之感叹唏嘘、声泪俱下,多少人为之抑郁终生、痴狂疯癫!中国近代学术大师王国维、蔡元培、胡适、鲁迅,哪个不曾钻研红楼?中国现代大作家巴金、曹禺、张爱玲、白先勇,哪个不受红楼影响?时至今日, 《红楼梦》研究已然成为当世的一门显学,是为“红学”。研究著作汗牛充栋、层出不穷,红学专家数不胜数、前仆后继。然而,以评点红楼著称于世的脂砚斋曾发出这样的喟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曹雪芹和他的 《红楼梦》,以管窥蠡测的方式,品一品他的辛酸之泪,解一解他的心中之味。
上述导语,需要教师对《红楼梦》作品自身,对“红学”发展史,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作家作品都要具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化繁为简,举重若轻。
再如贾谊《过秦论》一课的导语——
有学者认为:中国文学有两大传统,一个是由 《诗经》和《离骚》所奠定的——“诗骚”传统,再有就是以 《左传》和 《史记》所发端的 “史传”传统。诞生于 “史传”传统中的作品既有历史价值,又不乏文学魅力。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这样一篇散文,它问世不久即被全文收入司马迁的 《史记》,到南朝又被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 《文选》收录。这两部书,前者被称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后者更是被李杜等一代文宗推崇备至的文学经典。这篇散文就是西汉文学家贾谊的代表作,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 《过秦论》。
上述导语,则借鉴了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在其名著《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中提出的“诗骚”“史传”两大传统的说法,同时引介了在史学和文学两大领域中的里程碑式的著作《史记》和《文选》,突出了《过秦论》的文学史地位,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如海明威《老人与海》一课的导语——
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小说 《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曾说: “对我写作影响最大的两位文学大师都是美国人,一位是 《喧哗与骚动》的作者福克纳,另一位是 《永别了,武器》的作者——海明威。”海明威这个名字大家并不陌生,作为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文学大师,能把个人的传奇生涯与文学创作结合起来的作家,海明威堪称独一无二。1954年,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是 “因为他精通叙事艺术,突出的表现在近作 《老人与海》中,同时也因为他在当代风格中所产生的影响。”下面就让我们走进 《老人与海》。
上述导语,通过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的自述,在《百年孤独》 《喧哗与骚动》等文学经典的铺垫下,引出《永别了,武器》的作者海明威,并结合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辞来凸显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在其创作中的地位,此时再来解读篇章,可谓水到渠成。
再如柳永《词两首》一课的导语——
词这种体裁,发展到宋代,渐成气候,蔚为大观,身居宰相的晏殊、范仲淹、王安石都有名作传世,作为文坛领袖的欧阳修、苏轼更不必说,但是写词乃至文学创作于他们乃是一种副业,或借此遣兴娱情,或借此抒发苦闷,他们的理想都是 “治国平天下”。在北宋,几乎只有一个人,以写词为业,以写词为生,还把毕生的经历和心血灌注在词的创作上,每一首词都是他生命的足音、灵魂的喟叹,他是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堪称辉煌的宋词的奠基人,北宋的词坛教父,他就是——柳永。
上述导语,将柳永置于词的发展流变历程中加以定位,从纵向上说明他是“第一个专业词人”,从横向上指出他与北宋词坛其他大家的差异之所在,在对比中凸显柳永生命与创作的独特性,肯定其词作的艺术价值。
我们可以结合篇章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以“知人论世”的方式来想象和创设一种情境。这种情境的创设一般应借鉴小说的写作笔法,以描述性语言勾勒出一种历史(现实)场景,使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得到较为全面的体现,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学生带入某种文化氛围(或篇章的教学语境)。这种导语设计以生动性和形象性见长,往往会给学生带来一种“现场感”,或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的悬念,以及恍然大悟的收获的欣喜。易于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走近创作主体的内心,尝试设身处地地体验他的感受。这就为后续的深入解读提供一种心理预设,使“精神的对话”(心灵的沟通)成为可能。这一类导语,我们称之为“情境型”导语。
如苏轼《定风波》一课的导语——
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你的心情、心境是否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如果风和日丽、万里无云、鸟语花香,你心情怎样?如果阴云密布、黄沙漫天、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又会如何? (生答)也许你会心旷神怡、快然自足,也许你会抑郁憋闷、焦躁不安,但很少有人会泰然自若、无动于衷。就在苏轼创作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同一年,公元1082年3月,他在前往黄州东南三十里的沙湖购置田产的途中,遭遇一场猝不及防的暴雨,对于别人,也许是一次晦气难堪的经历,而东坡先生在事后的反思却值得我们细加品味。
上述导语试图通过对学生人生经验的质询,使其从自身感悟走进古人心境,再反观自我进而提升境界。这是一个由“我”及“他”,再由“他”返“我”的过程。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在学生细加思量并回应后,再来呈现苏轼创作《定风波》的特定情境,悉心鉴赏,可能会令学生在古今对比、人我分殊中获得更多启发,从而开阔视野,涵养品性。
再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课的导语——
当35岁的辛弃疾登上建康赏心亭时,他内心深处那种怀才不遇的痛苦,壮志难酬的悲愤,是如此强烈而溢于言表。三十年的岁月是否会抚平他内心的创伤?是否会改变他曾经的志向?当已然66岁的老英雄再度来到另一座亭台之上,他的 “登临意”又会是一番何等模样?这一年他做了一首词,堪称平生得意之作,置酒请客,令歌妓演唱该词,自己击节伴奏,请宾客指出其中的瑕疵弊病,大多数来客都谦逊辞让,只有一名少年——岳飞的孙子——岳珂直言不讳的说: “用典太多。”辛弃疾大喜说:“真是一针见血、一语中的。”辛弃疾曾在事后尝试修改,却又难上加难。这首词,就是被后人称为稼轩词压卷之作的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上述导语的妙处在于将《辛弃疾词两首》一课中两首词之间做了一个顺理成章的过渡和转换。前文言及《水龙吟》,可谓承上;后文细说《永遇乐》,可谓启下,也对两首辛词在情感基调上的相似性进行了含蓄的暗示。通过辛弃疾对岳珂评点的回应一事的情境还原,增加了词作诞生的趣味性,也易于引发学生鉴赏的热情。
再如韩愈《师说》一课的导语——
公元802年,35岁的韩愈任职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作为 “古文运动”的领袖,他在文坛上早已声名鹊起。在此前后,他曾教授多名青年学习古文,向他请教的青年也与日俱增。他以热情、礼貌的态度对待一切求教于他的青年,并在回信中提示他们如何做人,怎样为文,很多青年因此被视为韩门弟子,而韩愈的好为人师也为政敌所忌恨。在他刚刚任职监察御史的第二个月,关中地区天旱人饥,他上书请求宽民徭役,免民租税,触怒当权者,被贬至广东阳山做县令。他的犯颜直谏、关心民间疾苦自不必说。但是在好友柳宗元看来,韩愈这次被贬,和他一年前写的一篇文章息息相关,这也是他被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关键所在,这篇文章就是千古名文——《师说》。
上述导语较长,用客观写实的笔法叙述韩愈作为“古文运动”领袖的“声名鹊起”与“好为人师”,为后文引出柳宗元对其遭贬的见解以及千古名文《师说》,做了充分的铺垫,这种细说背景的引介方式也会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再如曹禺《雷雨》一课的导语——
1933年的酷暑,一位23岁的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的三年级学生,坐在学校图书馆杂志室一个固定位置上,沉浸在一种文学生命的创造之中,竟然感觉不到夏风的吹拂、窗外蝉声的聒噪。废寝忘食的他当然无法预料到:当此时此刻成为历史以后,他和他所孕育的这个作品已然谱写出中国现代文学中最华彩绚丽的乐章。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堪称世界文学经典的现代话剧 《雷雨》,走进作者曹禺的心路历程。
当然,上述导语的设计借鉴了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的《知识者与文学“被改造”的标本——曹禺戏剧生命的流程》一文中的相关内容。通过一种充满青春气息和生命喜感的笔触,以谜面——谜底的方式来描述戏剧家曹禺和经典剧作《雷雨》的双重诞生,可能会起到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的作用。
毋庸置疑,无论是所谓“知识型”、“情境型”抑或是其他各种形态的导语设计,只有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善于抓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期待视野,辅之以精巧细腻的构思、凝练优美的语言、自然流畅的表达,才会使篇章教学的导语产生一定的艺术魅力,从而为后续的阅读教学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责任编辑:姚 旺]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