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韩晓雨
(大连理工大学 建设工程学部,辽宁 大连116024)
浅谈大学生就业心态引导与就业能力培养
韩晓雨
(大连理工大学 建设工程学部,辽宁 大连116024)
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当前形势,提出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心态的措施及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大学生;就业心态;就业能力;引导对策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近几年的社会热点问题,而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培养和就业引导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近年来,虽然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和服务正在日趋完善,但很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仍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心态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就业能力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
当前一些大学生就业心态失衡、就业价值观模糊,不愿从实际出发,欠缺认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的过程,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部分学生独立性不强,有较强的从众心理,容易接受暗示而放弃目标、计划和兴趣爱好,甚至放弃自己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方面,最终成为制约其顺利就业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在:
1.缺乏良好的心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的学生缺乏自信,不敢大胆参与竞争,推销自己;有的学生又过于自负,就业期望值过高,高不成,低不就,找不到合适的岗位;还有的学生不能正确地给自己定位,一味的盲目攀比,以他人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选择,在就业后才发现所选的岗位并不适合自己。
2.盲目追求高薪资、高待遇。受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部分学生的奉献意识薄弱,在就业选择中往往将自身利益作为考虑的首要依据。不少大学生都有“薪酬待遇要高一点、岗位要轻松自由一点、工作环境要好一点”这样不现实的想法,部分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执着于选择大城市、大单位,不愿意到急需人才而又有更大发展空间的地区和单位工作,认为条件太差、太艰苦,形成了“有业不就”的现象。
3.盲目追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及大型国有企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单位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但由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及大型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收入稳定、地位高、权力大,学习、培训和提拔重用的机会多,很多学生仍将这些列为就业单位的首选。这从中央国家机关和各地方政府每年的公务员招考中可见一斑,虽然录取比例仅有几百或几千分之一,却仍然每年都出现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象。
4.急功近利。很多学生缺乏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愿做小事、从事基层岗位踏踏实实地一步步做起,认为扛着一个“大学毕业生”的招牌就属于“精英阶层”,忘记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
5.犹豫不决、患得患失。部分学生就业时犹豫不决、思前想后,不仅要考虑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岗位是否专业对口,是否有利于个人事业的发展,工资福利待遇高不高,工作负担重不重,还要考虑这个单位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发展前景以及有无破产倒闭的危险等等。总是抱着“再看看”的想法,患得患失,宁可不就业,也不到稍有不如意的单位去。这种就业心态往往会导致其错过了最佳的签约时机和工作单位,极易造成就业心态失衡,引发毕业生心理问题。
6.缺乏诚信意识。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信用危机,主要表现为部分学生的应聘材料弄虚作假、成绩拔高,骗取用人单位认可,还有部分学生把签约单位作为跳板,抱着先签一个单位保底的心态,一旦有更好的机会就毁约、辞职,导致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诚实守信”的不满意率逐年升高,接受大学毕业生的积极性逐年降低,这不但破坏了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更影响了用人单位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关系。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客观反映,它是就业过程中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技能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心理素质及择业技巧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大学生是否具备社会需要和认可的就业能力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参差不齐,多数学生自身就业能力欠缺、综合素质不过硬,是造成其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
首先,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其次,目前高校普遍存在专业划分过细的现象,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知识面过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较差,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再次,绝大部分学生为了上大学,过于注重高考成绩,进入大学后,也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表达能力欠缺,求职技能严重不足,走上社会就更难以应付日常各种交际,以致在与用人单位交流时,不能把自己的优势恰当地展示给用人单位;此外,由于从小养成的个人主义、自我等行为习惯,绝大部分学生集体主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薄弱,团结协作能力欠缺,在就业过程中的表现也并不令人满意。
当前大学生自我定位较高,而社会要求其成才的期望也较强,这无形中对大学生形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其在就业过程中的无所适从。通过适当的教育和引导,让大学生树立起良好就业心态是帮助他们成功就业的根本。
职业规划模糊与准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就业结果的质量。如果对企业的用人需求缺乏了解,或不清楚自己适合从事的工作类型,就可能做出不合理的职业选择,也就难以真正适应企业的需要,即使已经就业,也会形成很高的流动率,成为一种“隐性失业”。很多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之前并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有意向没信心,有信心却准备不足,导致就业失败。为了帮助学生避免走这样的弯路,要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学生教育的全过程,构建一个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按照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地指导:一年级着重职业生涯认识和规划,二年级着重基本能力的培养,三年级着重职业定向指导,四年级则着重择业指导的就业服务。四个阶段相互贯通、有机连接,使学生在就业前充分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透彻分析自己的专业水平、性格、气质、心理素质、管理能力及个人需求,明确认识自身的就业目标,有的放矢,通过自身的努力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以讲座、走访企业、交流座谈、大量发布招聘信息等形式为毕业生营造一种“人人找工作,处处有机会”的气氛,使得少部分不积极主动的学生也不由自主地加入到积极求职的队伍中。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应聘机会,打破毕业生“等、看、靠”的思维模式,敦促他们积极面对就业形势。早动手、早起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积累经验,占取先机。
此外,针对学生就业时盲目选择经济发达地区的现象,帮助他们客观分析各地区就业环境及发展前景,向他们宣讲基层地区如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所蕴藏的就业空间、广阔市场及国家的优惠政策,引导他们认识自我,认识社会需求,放平心态,对自己准确定位,使他们放下包袱,放宽对用人单位的选择,敢于从基层做起,敢于到偏远地区工作,把个人的发展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
加大对学生择业过程的关注程度,加强对学生就业观的教育,加强对其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消除其潜意识中的误区,帮助他们克服找工作过程中的盲目性。在具体实践中,要增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不断拓宽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把就业指导的内容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去,注重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科学定位,树立科学就业观,调整好就业心态,避免其在选择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期望等方面过度集中于一点,尽量扩大其就业选择面;此外,帮助学生认识到,一次就业并非终身就业,寻找适合自身的发展空间,先就业,后择业,也是一种职业发展策略。
就业能力是指个人的能力,通常表现为学生能够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所涵盖的范围包括合理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创新意识、心理素质等。在新的就业形势下,用人单位要求应聘者的标准越来越高,只有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备过硬的综合素质的“高就业能力”人才,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除了做好常规的就业指导工作外,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高等教育要贴近就业市场,课程的设置要随着社会的进步随时调整。目前高校课程的设置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存在脱节现象,社会上新出现的知识、技术迟迟不能进入高校课堂,这样容易造成学生进入就业市场时缺乏竞争力,不仅浪费学生的人力资本投入,更是对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学校应针对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和特点,根据社会需要,不断优化培养方案,适当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将专业课程与就业指导课程相结合,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文化素质决定自身文化品位。文化素质是个体内在修养的综合体现,在就业的过程中,大学生所展现出的文化素质同样也是用人单位聘用与否的最主要依据之一,因此,大学生应该通过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教学实践环节,根据学生就业方向的需要,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同时,大力拓展学生实践基地,探索更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方式,通过多方面的训练巩固和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鼓励大学生课余时间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社会兼职活动,以获取社会经验、增长阅历,为将来就业打好基础。
心理素质的高低决定适应能力的大小。目前,大部分学生几乎没有遇到较大的挫折,再加上过分看重初次就业的重要性,经受些许波折之后,会出现消极等待、观望、害怕竞争等现象。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众多的竞争对手,要想成功就业,必须排除心理干扰,克服盲目自信、自卑畏怯、急功近利、患得患失、依赖等待等心理障碍,这是求职和事业成功的保证。因此,应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学习人际交往技巧,树立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参与竞争的实力,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应该以就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全程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从而逐步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各种问题。
[1]冯慧春.培育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6).
[2]王自强.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3]陈核来.论大学生的就业观[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
[4]朱晓鹂.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培养[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9,(3).
[责任编辑:郭一鹤]
G645
B
1671-6531(2011)11-0004-02
韩晓雨,女,吉林长春人,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在读硕士。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