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杨志柯,卢桂湟
(广州市花都区秀全中学,广东 广州 510800)
教育部于2018 年4 月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为《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 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教育信息化从1.0 时代进入2.0 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基础教育学校如何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顺势而为,提升学校育人效益,成为当下面临的一道重大课题。
《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依托互联网、物联网,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利用各类智能设备积极开展新技术支持下教育生态的重构和创新模式的研究,推动智慧教育的发展。智慧教育,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模式。从以上论述可知,智慧教育的关键点是应用,只有应用才能呈现智慧。就目前而言,智慧校园作为校园发展的高级形式,是智慧教育在校园落地应用的最好途径。其建设发展受到众多教育技术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育实践者的关注和研究,产生了多种概念界定。笔者以自身所在的广州市花都区秀全中学为例,简述该校开展智慧校园一期项目建设历程,以期为社会各界提供参考。
广州市花都区秀全中学作为中学教育一线学校,在近50 年的办学历程中,已经配置有先进的数字化硬件设备,实现了网络化。配备简单的网络相关硬件设施,当然不是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创新发展。那么对于如何让教育信息化助力学校可持续发展、提升学校育人效益,该校的做法是:在深入学习《行动计划》的基础上,深入调研分析全校师生以及管理层的意见与建议,根据《行动计划》中“育人为本、融合创新、系统推进、引领发展”的四个基本原则,依据学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以及发展现状,提出了“立足应用、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以点带面”的发展原则,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为总目标,以“自主设计、合作建设、经费自主”为建设思路,充分发挥自主性,开展智慧校园建设活动,如图1 所示。
图1 广州市花都区秀全中学智慧校园建设主线
目前,该校开展了智慧校园第一期建设项目,项目包含以提高教学成效为目的的智慧教学建设模块和以“创客教育”为手段的创新型学生培养体系建设模块。旨在通过第一期的智慧教学建设探索,实现丰富多样的数字化教学,完成教学数字化到数据化的转变,试点依托大数据技术实现个性化学习和分析评价,为将来智慧校园大数据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大规模应用积累宝贵经验。通过以“创客教育”为手段的创新型学生培养体系建设,让学生接触最新技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服务学生个性学习与和谐发展,让更多的教师体验“创客教育”给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变革带来的便利与高效。
(1)智慧教学建设模块
该模块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教育数据的汇聚、分析与共享为核心,构建网络化、智能化、泛在化的智慧学习环境的同时,适应新高考改革需求,推动教育教学全面变革,实现针对性教学、个性化学习、智慧化管理。建设主体内容如表1 所示。
表1 智慧教学建设内容介绍
(2)创新型学生培养体系建设模块
近年来,秀全中学的科技教育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拥有机器人活动室、通用技术实验室、各学科探究室等共7 间活动专用场室,机器人、发明创造等科技类竞赛获全国奖项8 人次,师生获国家专利31 项,广东科技报刊载师生13 人次。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一批又一批热爱科学、热爱创新的教师和学生辛勤劳动的结晶,是秀全中学培养综合素质人才教育理念的成果。可是,目前的成绩仅仅局限在参与科技教育活动的小部分师生,如何让广大的师生受益,提高全体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了秀全中学科技教育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就目前而言,“创客教育”是一个热门项目。“创客教育”是“创客文化”与教育的结合,是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目前西方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创客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把青少年都培养成能利用互联网、3D 打印机和各种桌面设备与工具将自身的创意转变为实际产品的“创造者”。因此,打造以“创客教育”为手段的创新型学生培养体系,是一条让广大师生都能参与进来并得到共同发展的良好途径。
“创客教育”的具体实施,重点依托“创客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因有三:①在开发校本“创客”课程的过程中,打破学科界限和内容限制,才能将本校已有特色课程、科技教育、社团活动等进行跨学科整合、创新、升级;②实施符合校情、学情的校本“创客”课程,才能因地制宜地让学生都参与进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学习;③实施校本“创客”课程,可以为教师的创新教学提供实践机会,教师不再只是单一学科知识的传授者,还要具有一定的综合学科知识背景,这样利于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发展。“创客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做法是:在总结原有科技教育成绩经验的基础上,以项目实践教学为引领(如3D 打印、机器人、科技创新活动等),从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空间、师资队伍、学习活动和教学评价等六个方面入手设计,进行实践应用,不断地研究、反思、改进、总结,进而编写教材,突显趣味性、协作性、设计性、艺术性、技术性。目前实施的课程主要有:①《月球探秘》课程,根据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的3 个划分阶段,以“回”阶段为本课程目标,结合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美术等学科,围绕月球车离开月球基地,完成基车分离、月表采样、月球观测、生物实验等任务,设计开发课程;②《与车同行》课程,以广州花都汽车产业为基础,结合高中各学科,围绕汽车生产中的科学原理、汽车产业区位分析、环境影响、汽车设计优化等任务,设计开发课程;③《珐琅情韵》课程,以广东省非物质遗产广州珐琅工艺为基础,结合高中各学科,围绕广州珐琅彩的发展、地方风格、制作工艺、产品开发和文化推广等任务,设计开发课程。在这些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以任务驱动法、情境法、问题导向法等来指导学生通过模仿、分析和动手操作这些步骤来完成课程目标,实现创意,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学习流程如图2 所示。
图2 “创客”课程学习流程
(1)智慧教学建设改变了课堂形态与学习方式,打造精准教学,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使泛在学习得以实现
教师在备课时从系统中调取学生的各种分析报告、作业信息,与传统教学相比能更精准地把握学情,提高备课的精准度,真正做到“讲在关键处”。课堂上,学生利用学习机,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反馈给教师,教师通过数据反馈可以直接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及时掌握教学目标达成度。课后教师利用平板电脑录制微课答疑解惑,学生实现在线作业、在线提问,自主学习、泛在学习得以实现。
(2)利用大数据平台采集数据,提供精准化指导,减少教师的机械性劳动,使教师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研究中去,提升自我,成就学生
在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前,该校教务管理部门进行教学工作量统计,结果反馈:有90%以上的学习过程化数据没有及时被数字化存储和分析,20%以上的教师手工量化统计班级作业和考试情况。在应用了智慧评测系统后,学生日常作业和考试数据被扫描采集,借助于大数据系统强大的数据挖掘和分析功能,统计分析的工作由系统代劳,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让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教学。利用大数据分析,为学生收集错题,形成错题集,根据错题的知识点推送同类型题目,为学生形成个性化学习手册,精准帮扶学生学习。自智慧教学应用以来,教师切实感受到技术对提升工作效率的巨大作用,教师主动要求学习应用系统,使用十分热情。
(3)“创客教育”兴起了校园“创客”文化之风,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时代的迫切需求,培养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创新勇气、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的任务更加迫切。普及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依靠课堂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自开展以“创客教育”为手段的创新型学生培养体系建设活动以来,秀全中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众多的学生在此平台下得到长足发展。如新增国家级专利26 项,9 位学生登上广东科技报封面人物,参与各级各类竞赛累计获奖达400多人次;机器人、3D 打印、发明创造、航空模型、航海模型、天文观测等众多项目深受学生的喜爱,这些活动场室也深受师生喜爱,在校园里兴起了校园“创客”文化之风,促进了师生共同发展。
(1)智慧教育的核心是人的智慧
通过实践探索,深切感受到:用人的智慧去调动信息装备,辅助人的发展,这才是智慧教育的精华所在。智慧教育的建设归根结底在人,信息设备仅仅是基础的物理架构,人的智慧是最重要的。教师对设备数据体现的问题有敏锐的反应,及时对问题进行良好的处理是智慧的具体表现。教师不要为了技术而使用技术,成为技术的“傀儡”,应该沉下心来,致力于课堂与技术的高度融合创新,走出自己的路子。
(2)有了先进的技术设备辅助教学,但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丢,两者要合理选择,互有取舍
信息技术不是推翻传统,有些传统的教学手段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证明有用的。比如有些理科的推理论证过程,很多时候还是教师在黑板上一步步演示比较好。演示过程是学生思维与教师推演同步进行的过程,是思维火花迸发的过程,这种思维和情感体验的过程是技术难以模拟实现的。技术是提供高效学习的工具,要充分发挥技术的辅助性、快速计算性,帮助师生快速方便找出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提高效率。这两种教学手段,要根据教学实际合理选择,互有取舍。
(3)现有的资源与实际使用需求脱节过大
在智慧教学和创客教育实施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需要快速获得与自己教学相吻合的应用资源,但无论是企业提供的资源还是共享资源,绝大多数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开发者开发资源的时候并没有精准定位,设计欠合理,制作出的资源与实际需求相脱节;另一方面资源使用者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教学思路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必然引起需求的不匹配。通过实践探索,我们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以区域为单位,至少以学校为单位,选拔有志于此的、综合学科素养较高的种子教师,请学科专家、融合创新应用专家、技术工程师联合打造和支持种子教师,使种子教师能常态化组织教学,在常态化应用过程中形成本地化应用资源。在此基础上,引领更多的教师开展资源建设,建设涵盖全学科完整的教学资源库,为教学提供资源上的强有力支持。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是实现学校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的教育,应该帮助提高学生适应未来世界的能力,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有超前的意识和时代责任感,用我们高超的热情和追求去紧跟时代的步伐,努力落实《行动计划》的要求,积极开展智慧校园建设探索,总结经验,使智慧校园建设带来的学校管理变革、教学模式创新、高素质人才培养等方面作用落到实处,提升学校育人效益,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