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慕课背景下《国学修养》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探索*

时间:2024-08-31

潘 莉 ,谢天一

(1.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2.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浙江 宁波 315100)

2017年底,美国的Pew Research Center研究中心发布了The Future of Jobs and Job Training报告,指出学习者必须培养新时代技能、能力和属性:一是高度重视强有力的无形技能、能力和属性——如情商、好奇心、创造力、适应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二是通过学徒和指导进行实践性的体验式学习将得到发展——未来的关键将是学习和修补新事物的灵活性和个人能力。[1]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今天的教育除了要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变迁所带来的不断变化,还要及时应对智能化时代所产生的对人的冲击。在智能化时代,教育对人性发展、人格健全、人生完满等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美国的丹尼尔·平克(Daniel Pink)在《全新思维》中提出:未来的人应该是具备全新思维的人,即具有设计感(Design)、故事感(Story)、交响能力(Symphony)、共情能力(Empathy)、娱乐感(Play)、探寻意义(Meaning)这六种新时代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也就是说,未来社会更注重人类独有而且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称之为“软技能”,可以为人们适应今后的发展添加“隐形的翅膀”。

在这样的社会发展大趋势下,为了让学生在传统文化和经典的滋养中启心开智,潜移默化地提升职业人的能力和素养,为他们增添“隐形的翅膀”,促进学生适应智能化时代的需求,我校开设了通识课程《国学修养》,该课程是校《职业素质与职业发展》课程的模块之一,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全体学生开设。因为国学博大精深,容易让学生望而却步,所以本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坚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点面结合的方式学习国学常识。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后,引导他们进一步学习国学经典著作,领略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从2017年进行了教学改革,将《国学修养》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校慕课背景下《国学修养》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

我校《国学修养》课程,在开设慕课的背景下,将线上课程内容与线下课程内容相结合,既相互补充,又各有侧重,丰富了课程的教学内容。

《国学修养》课程,在教学内容选取上具有开放性。大多数《职业素质与职业发展》类型的课程是没有教材要求的,提供具体的学习资源也不够丰富,这使学生即便对课程感兴趣,也很难形成完善的知识构架。我校的《国学修养》教学过程中,虽然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却有意识地设计、编辑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料,让教学内容形态多样,由单一的教材发展为多元的学习资源。课程一开始进行时,就给学生介绍了有关国学概念不同理解的材料,然后开具了一系列与国学修养有关的书目供学生参考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课程内容的同时有更多可能去感知他人对国学问题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在课程逐步开展进入后,教师还结合课程的进度给学生推荐一些视频、音频及文本资料,让学生观看、阅读和欣赏,拓宽学生的视野,加强对课程的感知程度。如在学习中国传统戏曲部分的内容时,线下的实体课堂教师介绍元曲、明清传奇的相关知识,线上的慕课课程将青春版《牡丹亭》与梅兰芳先生演的《牡丹亭》视频提供给学生欣赏,让学生对昆曲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直观感受,体会戏曲名家对昆曲的解读。这样课程的内容丰富了,学生的思维也就活跃了,学习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整个《国学修养》课程在线上拥有21个教学视频,总长330分钟;还有21个与教学视频配套的PDF课件;此外还提供了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10个文档材料、1个音频材料、2个视频材料以及其他资源3份。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虽然课程没有提供教材资料,但教师对线上课程资源库的充实工作要认真对待,要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并充分利用各类资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线下课堂教师要指导、督促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利用课堂面对面教学的时机,做好问题解答、小组学习、任务发布、效果监测以及过程总结等工作,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方式的糅合

我校《国学修养》课程,实体课程和慕课课程同时开展,教师在教授时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并将之糅合,以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

1.设计吸引点,引发学生的关注

无论是线上课堂还是线下课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都要设计吸引点,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对课程内容感兴趣。《国学修养》课程在讲授中国古代礼仪中的婚礼部分时,教师就设计了提问:“如果穿越到古代,我们举行婚礼时,需要有哪些仪式和程序呢?”学生会因此浮想联翩,引发思考和好奇心。

2.设计联系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虽然《国学修养》课程所涉及的研究对象从时间上而言远离当代社会,但从深层内蕴来看就会发现这些课程仍具有很强的当代价值,因此,在线上和线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立足当代、古为今用,对学生进行美育、德育教育。教师深入挖掘《国学修养》课程中与国家、社会、民族等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精神契合点,对学生的情操加以陶冶,提升学生的道德品格。例如,《国学修养》课程中介绍《论语》和孔子时,孔子提倡的仁爱、和谐、孝道等会使学生领会平和、宽容、理性、尊重的做人准则。在谈到墨子的兼爱、非攻、节用、节葬等观念时,教师会指出墨子的节用观和我们今天很多学生提倡的 “断舍离”有异曲同工之处,他甚至还是一位科学家,概括出力学原理,完成小孔成像的光学实验,2016年8月,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取名“墨子号”,就是为了纪念墨子在早期物理光学方面的超前成就。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国学知识与今天的关联,引发学生的自豪感。

3.设计关注点,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

教师在平时准备课程资料的时候,要密切关注社会现实,找到课程与现实的连接点和切入点,这样学生会更有兴趣学习。2017年北宋画家王希孟的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在北京故宫设展。很多人排队入馆欣赏,很多媒体对《千里江山图》设展的盛况都有报导。在介绍《国画:笔墨追韵》这部分的内容时,线下课堂的导入教师设计提问:宋徽宗的哪一位学生给他这位老师送了幅著名的山水画卷?线上课堂的讨论就将这个新闻作为引入话题,提出讨论: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冒雨前来观赏《千里江山图》?这幅画在艺术上最大的影响是什么呢?这样一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知就更深入更全面,也能把握课程的知识点,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

4.设计着重点,诱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国学修养》课程中不少内容,学生以前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涉猎,这在某种程度上会让学生减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了避免炒冷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不贪大求全,而是抓住一个关注点,深入开掘课程的内容,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例如教师在讲授《世说新语》这部分内容时,针对学生中小学时已经学过《世说新语》的若干片段,线上的课程就弱化了对刘义庆的相关介绍,而特意设计了一个魏晋时人“有趣”的话题,围绕“有趣”这个话题来分析魏晋时代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然后提出思考:为什么魏晋时代的人们这么“有趣”?他们用“有趣”来做什么?看了魏晋时期的那些人、那些事,我们有什么启发和反思?线下讨论和PPT宣讲就更丰富多彩。这样,学生抓住一个关键点深入进行探究,对文本的认知就更深刻了,也学会了如何去分析研究问题。

三、任课教师职责的混合

慕课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使课程的教学人员由原来的单一任课教师“一人独打天下”,变成课程教学团队团结协作共同开发运行课程。我校《国学修养》课程的教学团队成员根据各自的能力和特长进行了任务分工,有的负责网络运行和管理,有的负责网络答疑解惑,有的负责视频录制和实体课堂教授。各位成员教师既是线下实体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又是线上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者;既是课程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制作者、组织者和上传者,还是在线网络教学平台各个模块的使用者和管理者。任课教师从以往传统课堂上的主讲教师逐步演化为课程协作团队,教师无形中变成课程的导演、演员和运行者。网络上的技术支持、数据分析更加有力,每个教师线上线下的角色也能人尽其才,发挥自己的优势,凸显个人的特色。同时责任教师还从上课的学生中挑选了若干个担任“助理教师”,对学生的线上作业及时进行处理,对学生在线上提出的问题及时加以回复。

四、学习时间上的聚合

慕课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将碎片化的时间学习与课堂上的集中学习以及学校开设的第二课堂、社团活动及其他活动联系起来,巩固了学生的学习基础,使学生对课程的感知和认识更立体、全面。

例如,《红楼梦》的相关知识是《国学修养》课程内较为重要的内容,中文系对《红楼梦》这部巨著的介绍可以开一门课程。我们如何在有限的几节课时间里,把它更有力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学习得更深入呢?《国学修养》课程的设计者在介绍《红楼梦》时,就用线上线下时间上的结合进行教学。课程开始时教师制作了有关《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的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课前的业余时间学习,同时布置了小组作业——我所知道的《红楼梦》,让学生分组准备PPT,在第一次线下课堂上加以宣讲。学生宣讲完毕后,教师在课堂上总结并提出问题:西方人认为莎士比亚是说不尽的,其实《红楼梦》也是说不尽的,为什么呢?让学生课后思考。课后教师布置线上作业观看《林黛玉进贾府》《宝玉挨打》等影视片段,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作品。第二次线下课程,教师提问上次布置的问题,然后针对学生的回复加以全面概括和总结。这样利用慕课等开放的网络共享教育资源,让学生自主支配时间,选择、学习、提问、再学习,学习的过程就像滚雪球一样,知识获取越来越多,理论系统越来越充实缜密,视野也越来越开阔。这一模式将学习的某些环节延伸至实体课的业余课外时间,是实体课内集中学习时间的有益补充。学生通过课外非正式学习做预习、复习、探究,既能做到课前的充分准备,又能进行更高层次的提升。

另外,教师也将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国学修养》课程中介绍过中国古代的礼以及中国古代的婚礼,教师推荐学生参与学校的文学社、戏剧社等社团活动,观看天下第一团——宁波甬剧团演出的甬剧《典妻》,对传统的婚礼习俗进一步加以认知。同时请来甬剧名家王锦文等著名演员,将越剧、甬剧等来源于草根的戏曲艺术与昆曲这样的传统高雅艺术加以比对,丰富了学生戏曲知识,加深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空间上的融合

慕课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就是要将虚拟空间的教学与实体教室的教学以及在场学习进行混合式学习空间的搭建。教学空间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具体教、学的支撑环境。在慕课背景下开展混合式教学,教学空间己经不再仅仅拘泥于传统课堂的物理教学空间,传统课堂的物理教学空间同基于网络环境的虚拟教学空间一起,构成支持混合式教学的新型混合式教学空间。

在慕课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国学修养》课程的教师将优质的学习资源收集、整理、提炼、加工和组合后,搭建出一个基于网络环境的虚拟教学空间,将之提供给学生,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确定自己的学习节奏和风格,在虚拟空间进行学习,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更容易发挥出来。

另外,我校为了更好地促进慕课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活动开展,还对传统课堂的物理教学空间加以改造,在实体教室里布置了位置可随时移动、组合的活动桌椅,方便学生、教师书写的多个玻璃书写板,以及可以与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教学设备进行同屏显示、投屏显示的电子屏幕。同时还针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设计使用了简洁而明快的红、黄、蓝、绿、白等室内桌椅、墙面色彩,丰富传统课堂的物理教学空间的色彩,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打造健康的师生身心。

同时,传统课堂的物理教学空间,能够充分实现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学习,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产生思想火花,彰显教师的人文关怀,同时还能加深学生脑海意识形态的构建,弥补在线教学不足。

六、考核评价方式的汇合

慕课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考核评价方式也需要线上线下混合。线上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理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线上系统将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状态、单元测试情况记录下来,自评、互评、精华笔记等把学生的个性也展露出来,教师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运用数据分析功能,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状态(例如学习路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格等)加以分析,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为教师的后期教育和干预提供了准确的目标。

由于线上平台的一些局限性,使得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检测较为有限,这使得教师在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上就不能单纯依靠线上的数据,还需要线下记录。线下传统课堂的物理教学空间里,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表现、参与程度等更直观,可以为教师评价提供一定的赋权。《国学修养》课程在线下布置的提问、PPT宣讲、期末千字小论文等,都计入评价考核体系。这样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可完整显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果。

我校《国学修养》课程在慕课背景下通过混合式教学实现教、学过程的全过程性混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的策略,完成对课程的学习以及知识的构建和内化过程。2017年一个学期,线上互动交流教师提出了20个话题 ,参与讨论数达29576人次,课程网站访问量达到1275647人次。本课程被我校设立为校级慕课建设项目,并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平台上陆续开展运行,对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