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农村教学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研究*

时间:2024-08-31

胡珊珊,徐小双,王 锋

(黄冈师范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重视”,充分揭示了教育信息化对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意义[1]。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高效应用越来越得到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认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应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帮助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基本达到教育技术能力规定标准。我国于2013年11月开始启动 “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为了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要求,本研究围绕罗田县和英山县教学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展开调研并提出对策,以促进教学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

一、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调查的对象是黄冈市罗田县和英山县的六个教学点的管理人员和六位教师,其教学点的师生人数如表1。

2.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利用中国知网查阅近几年的相关的权威文献,了解这些文献为研究工作的展开准备了良好的条件。

观察法:深入这六所教学点,对教学点的信息化设备建设情况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直接观察。

分析法:观察分析、数据分析是实证研究中的重要方法,在由点到面的实践过程中,分析发挥的作用,分析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调查法: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教学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出现的问题做全面深入的了解,力求使研究方案科学、可行。

二、教学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1.调查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的设计以单选题和多选题为主,问卷分为两种:一种是教学点管理人员版,问卷内容主要是调查教学点师资基本情况和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使用与管理情况;一种是任课教师版,主要是针对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来沟通、获取资源和进行课堂教学等方面能力的调查。

2.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1)教师的基本情况

表2呈现的是六所教学点的教师年龄结构分布情况,可以发现,这六所教学点的年轻教师是很少的,只占10.5%,35-45岁教师占36.9%,而45岁以上的教师占到了52.6%,教学点的年轻骨干教师所占的比例远远小于中老年教师,年老教师是教学点教师队伍中的绝对中坚力量,年老教师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可能比较差,不能很好地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表1 教学点师生人数

表3呈现的是调查的六位教学点教师的学历层次情况,只有1位是本科学历,4位是大专学历,1位是中专学历,可见教学点教师的学历普遍不高,本科及以上的学历极少,大都是中专大专学历,并且是在职后进修获得的大专学历,比较缺乏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学习。

表2 年龄结构

表3 学历结构

(2)学校资源配置情况

表4呈现的是六所教学点的信息技术硬件设备的配置情况,这六所教学点都已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基础设备有电脑、投影仪、交互电视、网络设备、光盘播放器等,并且在近几年教学点通了网络,但是还存在配备不齐全、维系不及时、网速不稳定等问题,同时还存在提供的数字教育资源与教材不配套的问题。

表4 硬件设备配置

(3)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态度

经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大多数教师都愿意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认为运用信息技术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等作用,大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可度较高。但是,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比较多的时候是在公开课和教学竞赛的时候,在平时上课时用的还是比较少的,使用频率不高。

(4)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沟通与交流的能力

表5呈现的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方式情况,最多的是电话,QQ、微信的使用也不少。由于农村很多父母在外打工,不在学生身边,教师和家长通常用电话和短信来联系,但是随着信息化交流工具的兴起,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方便、快捷。QQ、微信等社会交流软件也逐渐成为教师日常交流的重要渠道。教师利用这些工具与家长就学生的近况进行交流,方便对学生的管理,部分教师还在班级管理中采用信息技术。

表5 沟通方式

(5)教师教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表6呈现的是教师会使用的工具软件情况,可以发现,教师会使用的软件基本上是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演示文稿制作软件,而其他的工具软件只有很少数的教师才会使用,总体而言,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不高。并且大多教师对于网络资源的利用过于直接,都不对教育资源进行二次开发,极少考虑所选择的材料是否与课程相匹配。由此可知,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主要用来表征知识,“技术仅仅成为了教师‘教授’教科书的帮手,而没有成为教师‘整合’多种教育资源的助手。”[2]这说明,教学点的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较为肤浅,不能够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

表6 教师会使用的工具软件统计

三、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经费不足影响信息化建设

教学点信息化设备的投入还不够,很多设备没有配备齐全,有的教学点甚至都没用信息化设备,而导致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滞后的主要原因是资金不足,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和教育部分拨款,几乎没有社会捐赠、商业投资。硬件条件的低下,直接影响教师信息技术的使用,使教师信息技术的使用效果不明显和信息技术使用次数减少,导致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高。

2.软硬件资源不完善

调查发现,部分硬件设备存在质量问题,无法使用,售后根本不来维修。而教学点的信息化管理人员都是兼职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不能及时对设备进行维修,对设备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导致部分设备闲置。

教师获取数字教育资源的途径十分有限,少数教师才使用互联网获取资源,大多是使用“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提供的资源,而这些资源有些与教材并不配套,这又给教师造成困扰,影响教师信息技术的使用。

3.农村教师发展存在问题

随着教育信息化工作不断推进,教师的信息化意识虽然有所提高,但是由于教学点地处偏远,教师的年龄大,学历不高,信息化认识还不够,同时接受新知识的速度较慢,对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较弱,因而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不能很好的使用工具软件和硬件设备。同时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发展,是在信息化的浪潮下被动进行的[3],例如教师在讲公开课的时候大多会选择使用信息技术,而在平时由于制作课件需要花时间精力、没有合适的资源、设备不够等原因,就会减少使用信息技术。

4.信息技术培训华而不实

通过调查发现,教学点教师每年参加信息化培训的次数为1-2次/年,学时大多为10学时以上和6-10学时,时长不短,但培训的效果并不明显。培训缺乏针对性,没有充分考虑教师的实际水平和教学点的硬件条件,采用统一的训练方法,不贴合教学点的教学实际,教师学习后很难在教学点进行实际应用。培训缺乏系统性,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十分随意,影响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发展,很多教师反映希望能在信息技术培训中,使自己熟练操作信息化硬件设备,快速获取数字资源,二次开发数字教育资源等方面得到提升,而不仅仅只是学习理论知识。

四、提升教学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对策

1.多方统筹经费,加大信息化设备投入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硬件的建设是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先决条件,罗田县和英山县教学点关于教育信息化的硬件建设还相对薄弱,存在设备用不了、不够用、不成套等问题,所以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是必须要做的,而加大信息化设施投入则需要大量的教育经费,但是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拨款又不够,这时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经费的投入,同时学校也可以自己筹备资金来建设信息化基础设备,另外还可以用社会捐赠和商业投资的方式来多方面统筹经费。

2.建立信息化服务体系,配置合适的教学资源

针对部分硬件设备损坏、不能用的问题,教育部门应牵头勤做售后,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首先做好产品质量问题的核查工作,再是频繁与供货商联系售后事宜,最后则是在供货商无人响应的情况下,教育主管部门应主动承担部分教学点的设备维修工作,保障设备的正常使用。具体做法可以是通过电话咨询、上门服务、网络交流等形式随时解决设备出现的问题。

对于教师获取数字教育资源的途径十分有限、获取的数字教育资源与教材不配套等问题,具体的解决方法可以是为农村小学教师建立一个应用性强、操作便捷的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在这个资源库里有丰富多彩的数字教育资源,这些资源需充分考虑教学点教师的实际,为教师提供合适的教学软件,促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合理开展教学。

3.提高发展意识,提升应用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获取、处理、交流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已成为当今社会人的生存之本[4]。农村教师需顺应时代的变化,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知道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意识到信息技术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师只有正确认识到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才会自觉主动地学习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己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而不是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内心带着抗拒的情绪来被动机械的学习信息技术,这样的学习肯定是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的。

4.完善培训方式,适应农村教师发展

培训方式要切合教学点的实际,可以在培训之前,对教学点的硬件条件、教师条件等做一个基本的了解,再制定一个合理的培训计划,充分发挥培训的职能。培训应当以实际操作为主,主要围绕设备和结构原理,操作的基本程序,资源的获取、使用和加工,设备基本维修等方面进行培训。在设备出问题的时候,学校教师可以自己进行简单维修,而不至于一定要等专业人员来维修,否则就不能使用,对设备进行维护可以使设备使用更长时间。教师学会一些软件,可以自己对资源进行加工,使之成为自己需要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使用,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莲芳,黄宇星,张雯.福建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与提升对策[J].教育评论,2014(6):147-149.

[2]向坤.高中数学教师 TPACK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5.

[3]周慧敏.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6.

[4]杨秀娥.多伦县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调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4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