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由共享到互动的追求——网络视频公开课建设的理想与现实

时间:2024-08-31

田 珊,胡卫星

(辽宁师范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网络视频公开课已成为当下最流行的教育技术应用范例之一,它是开放教育资源的一类,是基于资源共享原则,利用网络无远近、交叉串连的功能,在开放大学团队的主导下,通过计算机虚拟空间营造的网络公开视频形式。网络视频公开课正以一种教育资源共享的全新面貌影响着人们。

对很多学生来说,网络视频公开课的最大魅力在于不是满堂灌,而是引人思考。对于那些求知欲很强的人而言,这些各路名校的网络公开课,如同一个丰盛的精神盛宴。但是与国外视频公开课尤其是欧美名校视频公开课逾10年的发展历程相比,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才刚刚起步,这就难免存在诸多不足,急需完善。

一、网络视频公开课建设的理想:从共享走向互动

1.基于教育资源共享理念的精品课工程

2003年我国在开放教育资源理念的影响下,开始了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我国建设精品课程,是期望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达成优秀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国内整体教学质量,从整体上推动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在国家政策和经费的支持下,针对高职高专、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层次学习者,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大高等院校迅速开展了“国家—省级—校级”三级精品课程体系的建设,2003~2010年之间,教育部通过国家精品课程评选活动,相继评选出国家级精品课程3694门、省市级精品课程共7879门,共计11573门课程。

精品课程的建设改变了我国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满足了学生对知识的扩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高校的教育方式:学习者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教学变成了主动学习,学习范围扩大,学习者可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来充实自己;教师上传的课堂教学视频,帮助教师摆脱重复教学的困扰,使得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项目和学科领域的探索之中。

随着教育教学要求的提高,精品课程推广过程中也存在不足,很多普通高校学生不知道有精品课程或者知道精品课程却不知道从哪儿打开。通过高校学生精品课程的使用率可以看出,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在整个学习体系结构中居于份量较轻的位置;同时精品课程内容陈旧与上课方式的一成不变造成了学习者对使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降低。[1]

目前,精品课程建设还存在以下的不足:

(1)无法实现有效交流和分享造成资源低水平地重复性开发,部分热门课程被反复录制,而一些专业课程被冷落,也因为网络平台的使用技术不一样,对信息交流造成了影响,资源不能被有效利用,闲置浪费。

(2)网络教学平台技术缺乏,许多网页内容无法浏览、链接与内容不符等原因降低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3)网络课程与素材资源脱节,学生在学习该视频课程的过程中没有辅助材料,造成学习困难。

(4)缺乏师生与生生互动,没有交流的教学想要继续前进,效果一定是会大打折扣。

(5)针对教师团队师资的研究缺乏,很多高校某一专业课由一两个教师全权负责,很难形成教师队伍,使得教学方法的探讨受到了限制。[2]

2.基于互动交流理念的视频公开课项目

我国的网络视频公开课项目被提出以后,大家迅速从精品课程的研究中抽身而出,纷纷呐喊“精品课程已经是过时的东西,本来就没有收益的东西本就应该被抛弃”,并迅速把网络公开课作为研究热点,展开热烈的讨论和研究。看过国外大学视频公开课的人会发现,国外大学视频公开课几乎全部都是课堂实录,而“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的部分课程却有些不同,课堂更像是讲座,上课更像是演讲。真实的大学课堂应该是有讲课、有交流和有互动,而不仅仅是听一堂讲座。无论是实际中的课堂教学还是网络教学,人与人、人与内容之间的互动交流已经成为教学成功的重要基石之一。因而,视频公开课的兴起与发展从本质上讲是人们对教学过程中互动交流行为需求增加的结果。

结合互动交流的需求目的,当前视频公开课的建设与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下两点:

(1)线下互动反馈活动的加强。许多课程的讨论留言板块会显现出两种类型的学习态度,一种是“非常热情”和 “非常冷漠”,某些学习者将讨论区当作感情抒发园地,讨论的重点偏离教学主题,而另一些学习者因缺乏网络交流经验而不知如何切入讨论,也担心因为自己的知识背景不够而提不出对该课程更好的见解,这些现象造成了教师和学习者不能达成双向互动。[3]在线下的互动过程中,教师及助教可以担任讨论交流的示范代表,通过对较为沉默的学习者鼓励和支持、对较为积极的学习者进行人际互动引导;对讨论问题进行分析和指引;让学习者产生信任感。在后期的课程学习中,学习者之间相互逐渐熟悉并了解更多,便能够引起他们之间的交流互动,同时也能减轻教师对课程问题直接回复的负担。

(2)线上互动教学活动的建立与展示。线下的交互形式给了学习者和教师更多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间,但这种非实时的交互形式容易造成学习者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效率低等问题,对线上实时互动的迫切愿望就在此时得以展现。课程教师或该课程组织人员可以通过YY语音、QQ等即时交流工具建立有关群组,定期开展与课程相关的学术交流会,通过在线的课程问题答疑或者讨论会来巩固学习者对该课程内容的学习效果,以使学习者对该课程以及该学科的其他相关课程保持持续关注度和积极性。[4]将实时讨论的整个过程记录下来,展示到视频学习的网站上,学习者可以在后期通过此次在线互动内容的学习解决许多课程相关问题,也避免了学习者重复向教师提同样或类似问题现象的发生。

二、网络视频公开课建设的现实:互动教学过程的实施

1.加强技术支持

我国大多数教学平台由于后期管理及维护技术的落后,很多网站不能承载较多人数的同时点击,也有一些网站有时会产生打不开或者链接错误等现象,这些现象必然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而且,一个视频效果能否有效实现,与其拍摄技术也有很大的关系,我国在对网络视频公开课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关注外,应该也要注意加强技术的支持,以能够保证网络平台上课程的正常运行。

(1)网站承载能力的维护。我国视频公开课的对象从在校大学生扩展到社会大众,也就是说视频公开课推广以后,会有成千上万甚至更多的人使用这个网站。为了避免因为大量点击同时进行导致的网站崩溃,在技术上我们应该要保证服务器和数据库的配置能够承受并反应大量的点击信号,并做好服务器的维护,保证网站的正常运行。

(2)网站界面管理。有研究者在对国外开放教育资源的比较中发现,国外名校的开放教育资源的网站上都有清晰的导航系统和明确的定位标记以及明显易辨的链接,这些最基本的界面要求能够满足人们在视觉上的需求,并能够帮助使用者有效地使用网站的链接。[5]此外,针对整个网站的内容可以建设关于学校为一级目录的分级目录表,或者是关于学科的分级目录,方便使用者对学校或学科的选择。

(3)视频课程摄录编的技术支持。对视频来说,摄像师的拍摄角度、构图、色度的使用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视频最终所要表达的效果,这样的理论同样也适用于我们的精品公开课的拍摄过程。很多学校花了很多经费对课程进行拍摄,在剪辑后观看会发现教师的课讲得很好,但是视频拍摄的效果总是有意无意地影响观看效果以至于影响整段视频的学习效果。针对这样的问题,建议学校建立一支专门负责视频公开课拍摄的团队,并定期组织对国内外其他高校视频公开课进行学习分析,保证视频公开课的拍摄效果能够有效地促进这门课程上线后的教学效果。

(4)课件效果实现技术。尽管我国对很多教师都进行过多媒体课件制作方面的培训,但教师们还是很难花大量时间去制作高技术含量的课件,渐渐地多媒体课件就成了一种仅仅是信息呈现的工具,失去了知识的组织与扩散、交互等特点。学校可以组织一个课件制作团队,帮助教师实现课件需要实现的技术,减轻教师在课件制作方面的压力,以增加课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5)开发基于各系统平台的学习形式。移动学习已经渐渐成为一种社会学习趋势,我们的视频公开课的形式也可以从最初的网络形式逐步向移动学习平台发展,开发基于Android、Apple等市场主流的系统平台上,增加视频公开课的影响力。[6]

2.教师队伍建设形式

在进行视频公开课建设时,可以借鉴国际各高校的教学方法或模式,针对自己学校以及我国学习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整理和修改。联合学科相关教师进行学术与教学交流,将课堂的有效性扩展达最大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形式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

(1)校内各学科教师集体学习。尽管各学科的教师教学方法有区别,但是都基于相同的教育理念,学科教师之间相互学习,除了对合适的教学方式进行探讨外,还可针对本校学生学习特征策划教学策略。通过这种方式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师队伍,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学校魅力。

(2)校际教师相互交流。针对我国负责某门专业课教师少的情况,可以采取校际教师交流合作的形式。与其他高校中相同专业的负责教师组建一个学习小组,相互讨论,共同学习,形成这门学科或专业的师资队伍。

3.教学方式

当前国内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较深,虽然近几年教师们都已经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但是真正能将技术融进教育的教师还比较少,大多媒体工具都只是流于形式地被使用,没有发挥具体的效用。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将教学者与学习者的界限划得太过清晰,没有融进学习者群体,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对知识接受能力差,并时常抱怨上课没意思等现象发生。为了让视频公开课取得较好的成果,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要求与建议也是必不可少的。

(1)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在学习了国外名校的视频公开课后,很多人注意到一些名师的课堂没有用到多媒体工具,讲授的知识内容一样深入人心,于是,有人就开始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必要强调多媒体工具的使用。虽然在课程建设中并不一定强制教师必须使用多媒体工具辅助教学,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一个优秀的课件能够促进我们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工具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一种不一样的学习氛围。人们之所以认为多媒体对教学的促进效果一般是因为我国很多教师对多媒体的认识局限在信息呈现这一单方面用途上,没有发挥多媒体的效用。在成立了单独的课件技术实现团队后,他们可以帮助教师完成课件期望实现的效果,增加课件的有效性,辅助教师组织课堂,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2)授课形式多样化。国内课堂授课形式大多都是一个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听,在授课过程中参与互动。笔者在对国外视频公开课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国外公开课所用的课程形式多样化,有讨论会、讲座等多种形式,面对的学习者也不仅仅局限于学生这一类人群。例如纽约大学的视频公开课“GOOGLE vs.APPLE, who will win?”的课程形式是一种媒体小组讨论会,直接参与讨论会的人员共有6人,他们有不同的职务背景,如学院院长、移动设备公司开发部职员,手机媒体服务公司创始人、移动广告公司董事长等;在讨论过程中,每个人就问题表述了自己的观点,也对其他参与者的观点进行讨论。整段视频形式新颖,氛围轻松,参与人员对该问题的社会态度和观点经由这种讨论形式深入人心,让人受益匪浅。在国内,这种针对于一个社会热点问题的小型讨论会形式比较少见,这样的方式对国内学习者也一定会带来不一样的学习感受。

(3)教学方法多样化。在哈佛大学“公平与正义”这门公开课,教师运用了很多与现实生活接近的问题来引导学习者,在逐步解决问题并提出新问题的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知识进行学习及思辨。我国教师可以在课前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精细策划,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教学、项目问题解决、主题探究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以酿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教学内容

我国视频公开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应该考虑到 “大众化”、“多样化”、“特色鲜明”等视频公开课特点。我国的网络视频公开课以大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由此,视频公开课的建设成效不仅仅体现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上,也跟社会大众对视频公开课的学习与支持程度有关,社会大众也将在学习者中占很大比例。因此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到社会大众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将社会关注的热点以及社会知识融入教学之中,在展现大学课堂教学魅力的同时,推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从“大众化”向“普及化”的转变[7]。

5.师生、生生互动及反馈形式

建议专门建立与网络视频公开课相关的社区、论坛或视频聊天室,并针对每一门课程创建独立的讨论区。通过视频聊天室也可以实现教师和学习者的实时交流与在线答疑,在这个讨论区当中,学习者可以共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学习日记,同别的学习者探讨该门课程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与教师交流,实现教师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同时教师在讨论区可以得到自己这门课程的反馈信息,通过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对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三、结束语

在我国网络视频公开课的建设过程中,应该着手开发具有自己文化特色的课程,在学习国外视频公开课建设经验及教学模式的同时还应避免“复制版”课程的出现,展现我国优秀教师的教学特色和高等教育文化的魅力;在教育形式的逐步发展中探寻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着眼点,避开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误区,构建基于我国教育现状的课程发展形式,通过这一次的网络视频公开课建设,大幅度地提升我国教育知名度和学习者知识水平。

[1]王佑镁.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教学有效性的缺失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10(8).

[2]黄德群.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特点、问题与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0(5).

[3]林甘敏,陈年兴.网络大学学习问题探讨[J].信息管理研究,2002.

[4]岳修平.网络开放学习环境之教学策略与互动研究[J].隔空教育论丛,2001.

[5]叶冬连,焦建利.国外开放教育资源的比较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0(10).

[6]刘羽.量化标准可逐层落实[J].中国教育网络,2011(7).

[7]周妍.网络公开课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

[8]宫天然.美国名校网络公开课的启示与借鉴[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1(6).

[9]李令群.网易公开课:猛虎来袭?[J].中国远程教育,2011(1).

[10]锁志海.通过网络公开课传承本土文化[J].中国教育网络,2011(7).

[11]许雪梅,陈珍国.美国哈佛TFU网络课程的研究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7(3).

[12]Nitza Geri.If We Build It,Will They Come?Adoption of Online Video-Based Distance Learning[J].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E-Learning and Learning Objects,2011(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