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给力”的信息技术 有效的作文教学*

时间:2024-08-31

杨燕

(宜兴市新庄小学,江苏无锡 214266)

语文教师常常会感叹,学生不会写作文,内容空洞或者千篇一律,语言平淡或辞藻贫乏;而学生也常常看到教师的作文题抓耳挠腮,一副搜肠刮肚而无能为力的样子,他们实在不知道写什么,有什么是好写的。长期以来,在作文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突破“内容关”、“语言关”一直是语文教师极为关心而又棘手的问题。我校开展了《基于有效教学的信息技术应用研究》的课题研究,作为语文教师,笔者不禁思考如何让信息技术为作文服务,让作文更“给力”。笔者结合苏教版五年级作文教学,浅谈信息技术如何与作文教学相结合,突破两大难关,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突破内容关

“两点一线”的生活与繁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生活素材和阅读积累都很有限,在作文时往往会出现“无米下锅”的窘境。而现代信息技术则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将大量的素材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只要与作文主题相关的任何材料你都可以信手拈来。

1.情境再现,引导观察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大千世界是个丰富的习作资源库,但由于小学生受思维的限制,他们往往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不够,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的印象模糊凌乱,自然就难以写出真实的个性飞扬的文章。因此,学生在被动的考核压力中不得不抄、背、套,出现了闭门造车、无病呻吟、与实际生活相脱离的严重现象。

如何让学生在写作前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从而获得写作素材呢?信息技术助了习作课堂一臂之力,因为它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把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景等再现于课堂,通过情境再现,给学生以丰富的素材,从而引起认真地观察。

例如,五年级下册习作4要求写一篇参观记或者游记,如今禁止春游,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外出活动的机会更加少了,作文布置下去,相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讲根本就是无米之炊。而即使有的学生出去游玩过,但玩的时候很痛快,写的时候却是眼前一片茫然,不知道写什么,也想不起来有什么好写的。于是笔者因地制宜带着学生去了镇上新建的一处广场,他们玩得很高兴,可是回来后让他们写,依然不知道写什么。笔者把自己拍摄的游玩的视频在课堂上进行播放,突兀的假山,曲折的走廊,绿树红花掩映,游玩的情境一下子历历在目。学生非常兴奋,一下子就有话可说了,这时再引导学生将所看所想的一一表达出来,共同交流,思维的火花被激发,学生有了写作素材,作文也水到渠成。

2.聚焦重点,写出特色

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是重点突出,有详有略,重点把握住,写精彩了,作文也就出色了。然而学生作文往往重点不突出,或者分不清主次,胡子眉毛一把抓,信息技术则能聚焦重点,在重点定格,便于详尽地观察,使重点更明确。

例如,在对动物、植物进行描写时,首先就要仔细观察某一种动物或植物,写出它的与众不同之处。五年级上册习作3描写秋天的树叶,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教师可以播放一组组优美的树林风景,茂密的树叶、优美的意境让人浮想联翩。教师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不同的感受。这时教师把焦点聚中于单片煜煜生辉的树叶,树叶脉络清晰可见。笔者从网络上找了银杏、枫树、冬青、栗子等许多树叶图片,形状各异,颜色各不相同,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引导学生从形状、颜色、感觉等各个方面进行比较。作文中学生都能抓住树叶的形状、颜色进行描述,抓住了它们的与众不同之处,加上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写出了独特的感受,达到了作文重点突出这一目标。

3.特写镜头,关注细节

每次批改作文,总有部分学生的作文句子流畅,文笔通顺,叙事也还清楚,但总是淡而无味,有时是同一个题材,有的学生的文章就很耐读,给人一种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怎么也忘不了,究其原因,并不是他们用了什么经典华丽的词语,而是这些学生成功地运用了细节描写。信息技术的很多功能可以帮助学生去完善体悟过程,从而提高认识能力。

例如,五年级下册习作2《拔河》,为了写好这篇作文,教师会组织学生开展拔河比赛,有许多学生在作文开头写教师怎么布置任务的,或者比赛时大家说的什么话,事无巨细一一记录,针对此教师可以播放比赛时录像的开头和结尾两端,开头的内容是教师宣布比赛开始,结尾是宣布谁获得了冠军。

学生一个个看得意犹未尽,教师故意说:“这段录像拍得满意吗?”有的说满意,有的说不满意。教师又故弄玄虚地说:“噢,不满意在哪呢?”有学生说:“大家怎么比赛的还没拍呢?”学生纷纷表示赞同。教师感兴趣地说:“那如果你是导演,你还想拍哪些内容呢?”学生说:“拍选手。”“拍裁判。”“拍观众。”教师又说:“个个都很重要,其中给谁的镜头时间要相对多一些呢?”学生们都表示是选手。这时教师又问了:“选手怎么拍?”学生联系平时看电视的经验说:“要拍表情。”“拍动作。”一个同学还说:“最好要拍脸上的汗水。”这时屏幕播放镜头聚集在一个个选手身上,有的咬着牙,青筋暴露;有的汗水晶莹闪烁,不相上下,场面气氛相当热烈。学生都聚精会神地观看,交上来的作文选手的动作、神态等描写相当出彩,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二、突破语言关

作文仅有内容还是不够的,语言的匮乏也是制约作文水平提高的一个瓶颈,学生日常经常摘抄、积累,但往往临写作文却又想不起来,或者摘抄了一大堆却不能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运用于作文教学中,恰当地给学生以提示,使学生不断完善、丰富自己的作文“材料库”,从而进一步激发其写作兴趣,为动笔写作打下基础。

1.参考布局,模仿提高

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笔者的理解是天下文章都有可借鉴之处。形形色色的作文书毕竟不可能在课堂上搬出来一一查看,而且用起来也有一定局限。如今的网络中各式各样的文章无以计数,只要进行合理搜集加工整理,必能为课堂所用。

例如,五年级下册习作3要求写一篇新闻,而学生对新闻虽然熟悉,但要自己写却有一定难度。作文课上,教师可以搜集一些获奖的知名新闻,让学生参考文章的布局——开头写什么,正文写什么,语言有什么特点,怎样写才是一篇好新闻。学生很羡慕别人的作品,写作的激情也一下子被激发了,也许正是教师巧妙的引导激发了学生当记者的理想,让他们树立人生奋斗的目标。

同样,同一题材的作文,叙述的顺序多种多样,开头、结尾也各有各的特点,笔者也常常就同一题材的作文,同时出示许多篇顺序不一,或者开头、结尾各有特色的范文让学生比较品评,这并不是抄袭,如果这些文章的优点能被学生自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这就是一种模仿能力的提高,写作都是从模仿开始的。

2.展示素材,积累语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积累的语言因人而异,不爱看书的学生更是语言匮乏,感觉像是茶壶里煮饺子——肚子里有货却吐不出,也找不到合适的语言符号来表达。而在作文课堂上,恰当的时候提供给学生一定的语言素材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信息技术解决了一块又一块准备小黑板的麻烦,容量更大,内容更清晰。

例如,五年级下册习作6写一下心中喜欢或者崇拜的人,教师精心准备,展示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图片,并为学生准备了丰富的 “语言大餐”,有形容人物性格的,有描写人物动作的,有描写人物语言的,有描写人物神态的,再引导学生叙述时,要求运用提供的语言,许多时候学生冥思苦想找不到合适的词语,一看教师的提示,必能眼前一亮,长此以往,语言素材就不断地积累了下来。

3.凸现原作,评改互动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但通常学生个体自批,能力有限;教师单向面批,耗时耗力,收效甚微。而信息技术的运用使作文的评改成了一场多向度的对话作文,教学变得灵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生写作的时候,笔者喜欢巡视,发现有精彩的片段,立刻展示在投影仪上,请小作者自己朗读,大家共同欣赏,品评佳处;每次作文草稿完成后,笔者都会选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作文展示给大家,大家一边读,笔者一边改,并请学生给出修改意见;每次批改完学生的作文,讲评时,笔者会把优秀的作文输入电脑,配上优美的背景和音乐,让学生朗读;笔者要求学生将作文上传到班级网页,同时要求学生浏览别的同学的作文并加以点评。长期下来,学生特别爱上作文课,感觉自己的佳作被当众展示和朗读十分光荣,学生写作也就有了动力。同样,教师以一篇作文对全班学生讲评,大大节省时间,而且评、改的过程清楚地展现在大家眼前,便于学习。

总之,信息时代正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小学语文作文课堂中,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探索,挖掘潜力,让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出“给力”的作用,用活信息技术,激活作文课,使作文更有效!

[1]沈惠琴.让多媒体激活作文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22).

[2]唐文亚.网络,为语文教学注入一股活水[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2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