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手机移动学习的中小学教师继续学习研究

时间:2024-08-31

刘晶晶,李 晟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基于手机移动学习的中小学教师继续学习研究

刘晶晶,李 晟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当今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教师单纯依靠传统的方式进行继续学习已经不能满足教师的职业需求。移动互联网和移动通讯工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并且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从移动终端设备、技术支持、理论支持三个方面阐述手机移动学习在教师继续学习中应用的可行性,并提出了促进手机移动学习在中小学教师继续学习中应用的策略。

手机;移动学习;继续学习;中小学教师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综合国力的竞争在于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在于教育,教育质量的提高在于教师。教师的工作性质和职责决定了教师必须是终身学习的先行者和引导者,因此教师在职后进行继续学习至关重要。依托移动互联技术和网络多媒体技术开展的手机移动学习为实现个性化、情境化、协作化的人类终身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也为教师继续学习开辟了新途径。

一、手机移动学习概述

移动学习是E-Learning的扩展,是远程教育的一种形式。目前关于移动学习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黄荣怀在《移动学习——理论·现状·趋势》一书中从以技术为中心、基于E-Learning关系、增强正规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四个角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定义。维基百科根据沙尔普斯的MOBlleam项目研究成果,提出移动学习是手持式移动技术支持的学习或跨越各种情境或地点发生的学习。[1]手机移动学习是以手机作为移动学习工具开展的学习。手机移动学习具有双向交流和Just-in-time的特点,这使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用任何方法进行学习成为可能。

二、手机移动学习应用于中小学教师继续学习的可行性分析

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学习的模式在满足中小学教师需求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工学”矛盾、经费短缺等,而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能更好地满足教师的需求。通过对移动设备和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分析,笔者发现手机移动学习无论是从需求、经费、学习内容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下面从移动终端设备、技术支持、理论支持三个方面阐述手机移动学习在教师继续学习中应用的可行性。

1.移动终端设备

2011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部发布的通信业运行状况显示,全国手机用户总数达到90038.9万户。[2]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手机普及率比网络的普及率还要高。因此,手机作为移动学习终端设备,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不需要为学习增加任何其它附属设备,具备了学习的外部硬件条件。

从功能和费用的角度看,手机也为移动学习提供了保证。随着手机生产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机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手机价格逐渐下降,再加上手机通信资费越来越低,大大减少了移动学习的成本。近几年手机的功能也有所扩展,数据传输的能力大大增加,其兼容性也越来越强,不仅能够支持WAP站点的网站浏览,还直接支持HTTP协议的浏览。

2.技术支持

手机移动学习的产生不仅有强大的理论支持,还有很多的技术条件在促使手机移动学习的有效发生和维持,例如无线通讯的组网技术、通讯技术、终端显示技术、资源开发技术等。

(1)无线组网技术

无线组网从区域上来分,分为无线局域网和无线广域网。无线局域网组网方式就是当一个无线设备与无线AP(或是另一个无线设备)建立连接并实现数据传输时,便组建了一个无线局域网。无线广域网代表移动联通的无线网络,是采用无线网络把物理距离极为分散的局域网连接起来的通信方式。目前手机应用的是混合无线通讯组网技术,把无线局域网技术和无线广域网技术整合在一起。

(2)通讯技术

通讯技术已经有了很长的发展历史,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活动中有着突出的贡献。为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提供技术支持的主要有三种移动通讯技术:①WAP为无线应用协议,是一项全球性的网络通信协议。WAP利用其定义的平台把Internet上HTML语言的信息转换成用WML描述的信息,显示在移动电话的显示屏上。②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它提供了高速数据业务,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线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③WiFi是一种短程无线传输技术,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PDA、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它可以帮助用户访问电子邮件、Web和流式媒体,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同时,它也是在家里、办公室或在旅途中快速、便捷上网的途径。

(3)终端显示技术

新一代的移动终端 (尤其是PDA、手机)不仅有更快的计算速度、更高的存储容量,而且还具有更明亮、更清晰、可视面积更大的显示屏。目前,在手机显示技术方面领先的是三星手机公司,它已经在其十几款机器上开始使用AMOLED炫屏,并且有普及AMOLED的势头。与TFT和LCD相比,AMOLED反应速度较快、对比度更高、视角也较广、更省电,而且还解决了强光下手机屏幕模糊的问题。

(4)资源开发技术

目前,我们可以将主要的手机应用开发技术环境分为两类:一类是手机操作系统提供商提供的基于手机操作系统的应用开发技术环境;另外一类是J2ME、Flash Lite这两种平台无关开发技术环境,这类技术环境由于具有平台无关性,所以在移动学习资源开发领域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3]

J2ME是专门为资源受限的小型设备应用程序开发提供的新Java版本,由于其具有稳定性、跨平台性、安全性、扩展性,所以成为移动通讯设备上的主流开发平台。Flash Lite通常将PC平台上的Flash作为开发工具,开发者可以使用画笔等绘图工具来绘制用户界面,并可以利用手机所支持的编码器动态加载外部多媒体内容,如声音、图像、视频,也可以很轻松地实现文本动态效果。因此,Flash Lite良好的多媒体表现力在移动多媒体学习资源开发方面具有优势。

3.理论支持

手机移动学习在教师继续学习的实践中必须有符合教师继续学习的学习理论做指导。笔者认为,非正式学习、情境学习等学习理论与其有着密切的联系。

(1)非正式学习

非正式学习是一种隐含式的学习,源于直接的交互活动及来自伙伴和教师的丰富的暗示信息,这些暗示信息远远超出了明确教授的内容。我国学者陈琦、刘儒德认为,非正式学习是由学习者自我发起、自我调控、自我负责的;是社会性的,知识来源是多元化的,包括家人、朋友、同事、邻居、图书馆、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等等;它更强调协作。鼓励团队通过对话、反馈和问题解决等学习活动调高团队的集体智慧和绩效。非正式学习强调学习的泛在性,可以是有明确目的的,也可以是偶然性的。

非正式学习理论为手机移动学习应用在教师继续学习中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教师的继续学习应该更注重教师的个体性特点,基于阅读和思考等个体性学习活动所获得的知识深刻且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与培训、听讲座这些活动比起来,教师对前者的学习方式更感兴趣。

(2)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与社会的、物理的场景交互作用的过程,不能脱离具体的情境而产生。手机移动学习在该理论的指导下认为学习者应该参考到日常的学习活动中来,在活动的设计过程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①在真实活动中建模知识;②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任务;③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连结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区分哪些是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观念;④减少教师的帮助,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4]情境认知理论下的移动教学行为可以融入学习者的日常生活中。学习者所遇到的问题或所需的知识可以以自然有效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注意问题情境的特点。

三、促进手机移动学习在中小学教师继续学习中应用的策略

1.唤起中小学教师手机移动学习的意识

中小学教师只有对手机移动学习有了正确、深入的认识,才能正确使用手机进行学习,才能提高教师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需要主管教师教育的部门、学校领导、手机移动学习设计者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唤起中小学教师利用手机进行学习的意识。

2.利用手机浏览器促进教师个性化移动学习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提高和移动通信协议的极大改进,通信速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手机上网学习方式得以实现。由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性质和特点给教师继续学习带来了许多困难,在基础教育教学中,迫于升学压力,教师疲于应试知识的教学与传授,课时较多,作业批改量大,工作节奏快,以及家庭的牵绊,致使“工学”矛盾产生。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在这个技术赋能的移动时代,教师可以利用手机浏览器,应用 WAP、HTTP协议访问 Internet上的大量信息,进行个性化学习。教师首先确定自己的目标,然后借助手机上网的优势,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支配学习时间,这种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的集中授课制的局限性,教师自身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更新知识,通过自己思考、探索来独立完成学习。另外,手机移动学习资源的日益丰富也调动了中小学教师学习的积极性。目前越来越多的网站都开发了专门的手机版网站,例如手机腾讯网、手机新浪网等,这些网站不仅提供了供用户浏览的新闻、读书、股票等频道,还提供了交流与分享的平台——博客、微博等。教师还可以利用Google手机平台搭建自己个性化的学习环境,首先用手机登陆google.com.hk进入Google主页,然后申请一个Google账户,有了账户能方便使用Google的各种产品,如搜索服务、探索与创新、活动与交流。这种及时、方便、个体性的学习方式适合工作繁忙的教师充分利用业余零碎时间的学习,增进了其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满足了在现代化、信息化社会里教师发展的需要。

3.利用手机飞信推动教师协作性移动学习

飞信是中国移动的综合通信服务,即融合语音(IVR)、GPRS、短信等多种通信方式,覆盖了完全实时的语音服务、准实时的文字和小数据量通信服务、非实时的通信服务三种不同形态的客户通信需求。飞信实现了无缝链接的多端信息接收,MP3、图片和普通Office文件都能随时随地任意传输,随时随地都可与好友保持畅快有效的沟通。飞信的强大功能推进了教师协作性移动学习的开展,教师们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进行同伴互教、讨论交流。教师由于自身对问题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对事情的理解能力受到自身条件和认识水平的局限,当遇到巨大困难时,自身无法解决,此时教师可以向飞信群组求助,进行协作学习。教师们通过对某一问题的讨论,不仅可以从自己的思考过程中获取知识,还可以从集体智慧的火花中获得灵感与知识。随着信息量的增加、视野的扩大,教师也将逐步增加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从而更快地提高综合素质。

结束语

移动学习是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有机结合的必然结果。手机移动学习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继续学习提供了便利性,因此这是值得研究和运用的。但这里需要明确指出,手机移动学习并不是教师继续学习的唯一形式,它不能也不会取代任何一种教育形式,只是依据教师的工作特点,丰富已有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解决“工学”矛盾,解决经费不足问题,为教师继续学习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1]詹青龙,张静然,邵银娟,李玉顺.移动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与迈克·沙尔普斯教授的对话[J].中国电化教育,2010,(3):1-7.

[2]中国手机用户数量突破九亿[E B/OL].h t t p://f i n a n c e.q q.c o m/a/20110525/000808.h t m.

[3]王阳.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资源开发初探[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9,(2).

[4]罗林,涂涛.生态学视角下的泛在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9,(7):47-50.

(编辑:鲁利瑞)

G451.2

A

1673-8454(2012)04-0090-0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