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河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现状调查研究*——以河北省11个地区的18所中小学为例

时间:2024-08-31

许 坦,石长征

(1.衡水学院 物理系,河北 衡水 053000;

2.衡水学院 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中心,河北衡水 053000)

河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现状调查研究*
——以河北省11个地区的18所中小学为例

许 坦1,石长征2

(1.衡水学院 物理系,河北 衡水 053000;

2.衡水学院 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中心,河北衡水 053000)

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目的和意义所在,而信息技术课程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对目标的达成有很大的影响。作者对河北省11个地区的18所中小学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探求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河北省乃至全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河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问卷调查;访谈

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是21世纪人类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与学习方式。积极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促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的改革,是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和全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国家教育部对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提出了纲领性的要求,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规定全国各地中小学校最迟于2010学年普及信息技术教育。[1]

河北省各地中小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部的号召陆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对中小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教育。按照教育信息化 “全面规划,分类实施,注重实效,积极推进”的原则,河北省中小学从2000年起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至今已有10年左右的时间。在这十年里应该说河北省的信息技术教育得到了一定发展,为提高河北省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做出了贡献。在埋头搞建设的同时我们也要对正在进行的信息技术课程建设进行回顾和反思,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总会伴随着一定的问题,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也不例外。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的方法对河北省11个地区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进行调查,主要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师资、硬件设备状况、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展开研究。

一、河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现状

笔者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河北省11个地区的18所中小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抽样调查,对个别学校采取调查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力求通过此次调查反映全省各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现状。

1.教师情况

对11个地区18所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进行调查,其中,16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占总数的89%,1人具有大学专科学历,还有1人具有硕士学历。所学专业主要是现代教育技术和计算机科学,其中有6人是学教育技术的,占总数的33.3%,9人是学计算机科学的,占总数的50%,此外还有英语专业、数学专业和管理信息系统专业。性别比为5∶4(女教师10人,男教师8人)。这些教师中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后参加过培训的有11人,占到总数的61%,培训活动主要是省教育考试院组织在河北师范大学开展的,也有个别教师参加过市教育局组织的培训。

此外,本次调查还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师生比数据进行了收集,廊坊地区的师生比最低(1∶50),邯郸的师生比最高(1∶1000)。

2.教材情况

调查的学校中使用的教材主要有三种:苗逢春主编,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有8所学校在使用;祝智庭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 《信息技术基础》有4所学校在使用;李艺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有5所学校在使用。此外还有学校使用的是苗逢春主编,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

3.硬件设备

在当前来说,计算机无疑是信息技术教学中很重要的硬件设备。在调查过程中,各地的计算机配置情况不一,计算机的生产日期最早的是2002年,最晚的是2010年,有4所学校的计算机是2007年生产的,3所学校的计算机是2009年生产的,其他学校的计算机生产日期分散于2002年到2010年之间。18所学校中只有1所学校的计算机不能接入互联网,其他都可以联网使用。在学生上机时间方面大部分学校一个学期只有20个学时左右,只有3所学校的上机时间可以达到每学期50个学时以上。13所学校可以保证学生上机人手一机,占到总数的72%。

4.教学内容

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的调查显示,有14所学校,占总数78%的教师在讲授完课本要求的内容之外,还会给学生有选择性地补充一些内容。有2名教师表示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以考试为标杆的,考什么就教什么。还有2名教师以课本为主进行教学。

5.教学方法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特点不一样,例如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等,因此在讲授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影响比较大。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排在第一位的是演示法,排在第二位的是任务驱动法,其次是讲授法、操练法,还有多媒体教学法等。

6.评价方法

选择什么样的评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甚至教师的教学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投入都会受到影响。其中9所学校选择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种评价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占到总数的一半。有5所学校选择总结性评价,占到总数的28%。

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有9人认识到信息技术能力就是获取、加工、选择、评价、表达和呈现能力的综合,占到总数的一半。剩下的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认识不够全面,这也就影响了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目标的制定。有83%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课程还是有区别的,有3名教师认为两者是等同的,信息技术课程就是讲授计算机科学知识的课程。定位准确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程设置的成功度。

二、河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方面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以教为主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教师决定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是教学过程的决策者。然而信息技术课程教授哪些知识和技能,才能让学生具备信息素养,形成信息技术能力,还值得我们深思。

从上述调查结果我们不难看出,河北省信息技术教师学历层次普遍比较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信息意识以及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决定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很多教师都是计算机或其他专业转行的,所以在对信息技术相关问题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这给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不利影响。信息技术能力不能单纯的等同于使用计算机的能力,是对信息的获取、加工、选择、评价、表达和呈现能力的综合,在实践教学中如何将这些能力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是教师在考虑问题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超过半数的信息技术教师有机会外出参加岗位培训,这说明河北省对于信息技术教学和教师培训还是比较重视的,今后如何提高培训比例和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师生比高是河北省信息技术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一名教师面对成百甚至上千名学生。访谈中,邢台十九中的赵老师就坦言:信息技术教师不受重视,除了讲信息技术课之外,还要负责学校的机房维护,工作量太大,就算这样学校也不愿再考虑增加人手,教学质量很难保证。

2.教材方面

对教师进行访谈的过程中,有的教师指出“没有固定的教材,没有统一的考试标准,使得教学过程无所依托。”而从上面的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18所学校使用的教材就有四种,而且据了解,有的学校的教材在不断改变。对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来说,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引导性作用,对教师和学生都是重要的参考,所以教材的不统一制约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

3.硬件设备方面

计算机作为当前信息技术课程必备的硬件设备,无疑会受到校领导的重视,虽然每个学校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计算机,但是计算机设备的老化以及对于学生上机时间的限制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了一定的障碍,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4.教学评价方面

目前对于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教学评价主要采用的是泰勒的评价模式,即检验课程与教学计划是否达到教育目标。[2]无论是诊断性评价还是形成性评价,最终都是为总结性评价服务,换句话说就是为最终的考试服务。

而目前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非必考课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教师和学生对这门课的投入远不及其他课程。调查中有的教师坦言:该门课程不受重视,课程的开设也只是为应付会考。在以考试为指挥棒的今天,有的学校选择有针对性的措施,出一些难题偏题来让学生练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非为了通过考试,尽管教师也意识到这样做偏离了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初衷却束手无策。

小结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纲要将教育信息技术作为一个领域和方向加以研究,指出在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国家战略研究和区域整体推进的策略研究,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在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和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研究。[3]可见信息技术对于国家教育发展和人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河北省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一直比较重视,从师资到硬件设备再到教材建设都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但是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会产生问题,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笔者通过调查分析的方法总结出河北省信息技术教育当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期为河北省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1]师书恩.计算机辅助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西南大学社会科学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纲要[DB/OL].http://hssd.swu.edu.cn/shkxc/index.php/con tent/show/id/302,2009.

(编辑:郭桂真)

G434

A

1673-8454(2011)24-0016-0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