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皮建华,徐明祥, 黄明生
(1.云南大学 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91; 2.云南楚雄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云南 楚雄 675000; 3.云南红河学院 党委办公室, 云南 红河 661400)
●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培育路径研究
皮建华1,徐明祥2, 黄明生3
(1.云南大学 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91; 2.云南楚雄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云南 楚雄 675000; 3.云南红河学院 党委办公室, 云南 红河 661400)
通过考察国内外的文献,从人力资本、文化资本的双视角实现了少数民族大学生需求与供给无缝对接,并从社会资本的视角提出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培养的支持网络。同时,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提出通用性人力资本与异质性人力资本培育路径可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的培育与提升。
少数民族; 大学生; 文化适应能力; 培育; 路径
由于受到跨文化语言、专业技能、宗教信仰、习俗与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业竞争力或持续可雇佣性方面面临一些特殊的问题。才让塔(2011) 等研究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就业困难群体中困难群体,其呈现“双低”的特性,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率低于全国平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低(以非正规就业为主)。同时,存在离职倾向高、就业满意度低以及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少数民族精英,关系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而高等教育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如何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与就业竞争力或持续可雇佣性的有效对接问题呢?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陈小昆,毛小刚(2012),调查研究发现:被调查者不同文化程度的就业水平呈现“U”型,即初中以下和研究生以上的被调查者就业水平较高,高中和大学学历者就业水平较低。进一步对不同民族未就业者按文化程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 维吾尔族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就业水平低于汉族,其中尤为明显的是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适龄者就业比例比汉族低近11个百分点。就业水平与文化程度的非相关性从一定层面上可折射出少数民族教育的低学业成就与低质量。Vogt(1993) 等人在美国夏威夷进行的KEEP(Kamehameha Elementary Education Program)研究发现夏威夷人的家庭文化具有一种复式照管与同伴团体的模式,于是构建了基于混合能力小组的教学情境以符合夏威夷文化模式的教学技巧和班级管理策略,经过实验学生学业成就显著提升,并且高于常模平均数。此项研究表明构建契合民族文化、区域文化、社区文化等的教学模式,确实能改善学业成就,反之,文化断层则不利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就。张继焦(2005)认为少数民族与一般的城市就业者不同, “他们不但是城市中的‘就业迁移者’,而且是城市中的‘民族文化携带者’。从进入城市的角色看, 他们不但是‘就业移民’, 而且是‘文化移民’。 ”显然,文化资本助其在以民族特色经营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园、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云南民族村等国营或民营机构中实现了有效雇佣。但是,少数民族就业具有相对单一性与集中性的特点,同时城市适应水平,尤其自我认同度低。为此才让塔(2011),田艳波(2007)等调查了中西部少数民族(特别是青海、西藏、云南等地)的整体就业状况,从教育公平、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支持等角度提出了解决对策。江曼琦,翁羽(2009)将就业市场上的企业分为民族特色企业和一般企业,在比较两者核心竞争力差异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少数民族就业应大力发展与支持民族特色企业,并加强语言与技能的培训。显然,当前少数民族就业研究大多限于探索少数民族学生毕业后应如何有效就业的问题,而未研究如何培育与提升少数民族就业能力以破解就业困局。那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等的深刻变革,借助文化资本、人力资本等理论最新成果研究少数民族就业问题并依此构建科学、合理的机制与政策显得十分迫切。
(二)文化适应国内外研究
“长期以来,虽然有许多学科致力于研究总体水平上的文化适应(如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等),但是对于个体水平以及个体水平与总体水平关系的研究主要是由教育人类学承担。 ”教育人类学对文化适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态度、策略、模式等三个方面,并由此形成了三维研究路径。但对少数民族文化适应的能力培育或生成机制与支持机制缺乏系统、操作化的研究。李怀宇等(2010)从文化适应能力的研究视角,为开展少数民族个体和群体的文化适应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丰富和拓展教育人类学领域文化适应的研究内涵和路径。研究显示:1)学校和民族分别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最显著和最不明显的因素。影响文化适应能力的因素中学校和生源地有显著影响,专业、性别、年级、民族有一定程度影响。2)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并未呈现出随年级的增加而随之提高。研究结论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的培育与提升未受到相关组织足够重视,更缺乏相应的制度措施的引导与保障。
文化适应能力也可以称为跨文化胜任力,其是有效开展跨文化活动的决定因素,也是跨文化绩效预测指标的能力要素。跨文化胜任力是指个人与异文化背景人们交流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也就是处理在此过程中遇到的文化差异、矛盾冲突等问题的能力。 Ang(2007) 研究表明跨文化胜任力或文化智力显著解释了外派经理人的绩效以及适应能力的变异,远远超过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和一般认知能力所解释的部分。高嘉勇(2007) ,唐宁玉(2010) 等从认知、动机、行为三个维度构建了外派人员的跨文化胜任力模型,其在外派人员的甄选、培训、管理等方面具有良好的鉴别力与预测性。因此,借鉴人力资本理论等的最新研究成果,从文化适应能力或跨文化胜任力的视角,可构建文化适应能力培育模型,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需求的有效对接具有现实意义。
(三)文化适应与就业问题的相关性探讨
因研究视角的不同,国内外学者对文化内涵与外延的界定相去甚远。比较认同的是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在《原始文化》中的定义,即“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到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按照Andres de Grip , Jasper van Loo , Joss Sanders (2004)等构建的胜任力模型或KSAOs(Knowledge,Skills,Abilities,Other Characteristics)分析框架。显然文化与胜任力模型具有共同的构成维度,即都包括知识、技能、能力、其他特征(道德、习惯、风俗等)。
综上所述,从人力资源的需求来看,民族文化特色与文化适应能力或跨文化能力是影响民族大学生就业的关键要素。从人力资源供给来看,学业成就提升与满足市场需求都离不开文化适应能力的培育。更何况文化的内涵与胜任力模型具有共同的构成维度。为此,从双向交叉研究视角(从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研究少数民族文化适应问题;从文化资本、文化适应能力的视角研究就业问题或人才培养问题。),使用问卷调查、田野调查等定量与质性研究方法,通过构建教育部门为主导,民间参与、学习者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文化适应能力培育与支持模式,破解少数民族成人就业难题,这对构建民族地区教育的文化和谐与多元文化教育,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具有战略性的现实意义,同时拓展与深化文化适应、人力资本等理论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必须同时满足教育的现代化与民族化的双重要求,一是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必须建立在保留民族传统、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培养既有强烈民族精神又适应多元文化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人才;二是教育的民族化必须以实现现代化为奋斗目标,最终培养出能适应全社会发展要求、具有现代意识的民族人才。 为此,少数民族文化适应能力与就业竞争力培育与提升的路径(见图1):一是以现代教育与培训为依托,通过学习主流社会文化、专业教育等形成融入性能力与通用性人力资本,从而培育与提升少数民族与主流社会对话与接轨的知识、技能与能力,以避免其在竞争中的“边缘化”或“隔离化”,以此来实现多民族国家的和谐与发展。二是以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核心,通过民族文化或地域性文化的学习与创新,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造性能力与异质性人力资本,以此实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进而实现多民族国家的安定与团结,最终培育多民族国家核心竞争力。运用Pearson相关进行双侧检验分析(参表01),数据显示:主流文化适应、民族适应与文化适应能力在0.05水平上正相关。说明主流文化适应、民族文化的双向适应可以提高文化适应能力,显然,主流文化的学习有助于多元一体民族国家的和谐与国家认同,民族文化知识或地方性知识的传承与开发有利于一体多元民族国家文化的多样性与创造性。
表1 主流文化适应与民族适应与文化适应能力的相关性
注:*p<0.05.
同时,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接受教育不但实现个人命运改变和社会良性流动,而且促进了民族发展与社会安定和谐。但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困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资本不足。即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与就业过程中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包括财力、物力、人力、权力、能力、信息等)整体匮缺,由此导致其就业质量低下和持续发展能力的脆弱。那么如何帮助其获取所需资源呢?通过依托家庭、学校、政府、NGO等构建与完善社会支持网,从而提高其资源获取、管理、发展的能力,无疑将促进高等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国家一体化的安定与发展。
图1 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培育路径
[1]才让塔. 少数民族教育与就业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以青海省为例[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1):114—118.
[2]Crowell,Gallimore.See New Curriculum for New Times by Neal A. Glaygow[M].Corwin Press,Inc,U.K.,1997.
[3]张继焦. 城市中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与迁移就业[J]. 广西民族研究,2005,(1):64—68.
[4]李怀宇, 钱春富. 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5):—22.
[5]Abe,H.,&Wiseman,R.(1983)A cross-cultural confirmation of the dimensions of intercultural effectiveness[J].Interac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7:53—67.
[6]Ang,S.,Dyne,V L.,KohC.,Ng,K·Y,Templer,K.J.,Tay,C.,eta1..Cultural intelligence:Its measurement and effects on cultural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cultural adaptation,and task performance[M].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 Review,2007:i335—371.
[7]高嘉勇. 中国外派人员跨文化胜任力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人力资源管理,2007,(5):169—172.
[8]唐宁玉. 外派人员跨文化胜任力回顾与模型构建[J]. 管理学报,2010,(7):841—845.
[9]苏德. 少数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及其课程建构[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1):88—95.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cross-cultural adaptability
PI Jian-huaa1, XU Ming-xiang2, HUANG Ming-sheng3
(1. School of Occupation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Yunnan University,Kunming 650091, China, 2.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Chuxiong 675000, China, 3. Party Committee Office of CCP Honghe, Honghe University,Honghe 661400, China)
The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nd cultivation are the plight of the current higher education, and also are the focal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 By investigating the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the author realize the seamless docking of the demand and the supply for minority students from a dual perspective of human capital and cultural capital. What’s mo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apital,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upport network of cultivating the ability of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adapt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y using this article, the cultivation and promotion the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cross-cultural adaptability can use two kinds of methods: the general human capital and idiosyncratic human capital.
ethnic minorities;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adaptation ability; cultivation; path
2014-10-09
云南楚雄师范学院学术后备人才资助项目“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培育与支持模式研究——以云南为例”(项目编号:12YJRC07);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专项研究基金项目
G751
A
2095-7408(2015)01-0109-04
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文化适应与就业问题研究”。
皮建华(1964— ),男,云南昆明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学、管理学研究。
“民族地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文化适应与就业问题研究——以云南省为例”;云南楚雄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