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语言经济学视域下民办本科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时间:2024-08-31

张艺馨

(东莞城市学院,广东 东莞)

商务英语起源于应用语言学的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以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话语分析等为学科基础,运用社会科学和商学的方法研究商务话语、商务活动和文化等。2011年5月份商务英语被国家教育部列入本科专业,标志着商务英语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此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对外贸易与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商务英语的教育规模也不断扩大,截至2020年全国共有 370 多所高等院校设有商务英语专业,700 多所院校开设商务英语方向相关课程。目前我国商务英语学科体系构建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进展,但是对于学科建设的内涵、人才培养的定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等问题还需更进一步的研究与讨论,这些问题的讨论都需要强大理论体系的支撑。

商务英语作为“特殊用途英语”主要应用于商务环境中,服务于生产经营与商品贸易过程,它的跨文化语境决定了商务英语的运用与其主体所在环境的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等环境因素密切关联。语言经济学以语言的价值属性与经济属性为理论基础,将语言视为一个函数,讨论语言形成发展背后的经济学逻辑,这为商务英语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本文尝试基于语言经济学视角,通过分析商务英语的经济价值与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的经济效益,探索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从而提升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 语言经济学视域下的商务英语经济价值与商务英语教育投资分析

语言经济学(Economics of Language)的概念由美国经济学教授Jacob Marschak 首次提出,作为一门跨教育学、语言学、经济学等学科的新兴学科,语言经济学以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语言的产生与发展逻辑,认为语言与其他资源一样,具有价值(value)、效用(utility)、成本(cost)和效益(benefit)等经济学特征[1]。根据语言经济学理论,语言的经济价值是语言在使用过程中有效表达和被理解的互换性(interchangeability)特征,同时,加拿大教授Francois Vaillancourt指出语言本身也是一种人力资本——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能力等[2]。语言自身并不承载价值,语言的使用使其具备了价值,一种语言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市场的需求便会取得相对应的市场价值。效用则是指通过交换获得的社会劳动的节约,语言的效用简单地理解是通过语言这种人力资本的交换所获得的对于交换双方的社会劳动的节约,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获得尽可能多的劳动成果。语言学习的成本(cost)包含显性成本即为学习这门语言所付出的金钱、时间和精力,隐性成本也可以称为机会成本,即将这些付出投入到其他选择上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最后,语言的效益是指掌握这种语言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商务英语(Business English)作为在贸易、投资等各类经济、公务活动中广泛使用的语言[3],也具备以上经济学属性。商务英语的经济价值体现在学习者依靠商务英语从事相关工作取得的经济收益,它取决受聘者商务英语综合实践能力与市场对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程度两个方面。当前,国际贸易与国际交流的深入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商务英语人才,商务英语的经济价值更加凸显。而另一方面,能够较好匹配和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高质量商务英语人才的缺口巨大,这与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特别是实践教学体系有较大的关系。

语言经济学的本质是用经济学的基本方法研究语言的形成、习得与发展,经济学的本质就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语言作为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也具有稀缺性,语言经济学的研究任务也就包含了如何在语言这个稀缺资源上做出最优的选择[4]。笔者认为这一选择主体可以是语言学习者,语言教育者(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等)也可以是从事语言相关产业的市场主体,无论对于哪个主体,选择都势必存在机会成本,只有当预期收益大于机会成本才是最优选择。

东莞城市学院(原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坐落于东莞市,毗邻港澳、连接穗深,处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地理位置优越,东莞城市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如何利用好这一良好的区位条件和发展机遇,通过建设全面的课程体系,优化资源配置,使得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于东莞市地方,并向整个湾区输送高质量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笔者认为重新做好专业定位、突出本专业特色、重构实践教学体系势在必行。

二 基于语言经济学的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路径

(一) 语言经济学视域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商务英语专业在基础英语学科上融合商务特点,在课程设置上除了英语听说读写译等传统课程之外,还开设了诸多商务类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双语)、物流英语、人力资源管理(英)、旅游英语、会展英语、外贸单证等课程,近些年来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许多学校商务英语专业还增设了电子商务类课程。从课程上来看,商务英语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电子商务专业、旅游管理等专业有些雷同[5],课程设置杂而不精,缺乏自身特色。同时,在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方面,也普遍存在着授课内容陈旧、课堂与实践脱节、考核过分侧重于终结性评估、人才培养模式应试化等诸多问题[6]。

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忽略了市场价值规律,要实现语言市场价值最大化,必须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利用教育资源,以尽可能低的社会成本赋予商务英语学习者以更高质量的人力资本,获取尽可能高的经济收益。所以换句话说在理论层面,也就是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必须更加“务实”[7],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并更加强调实践教育,当然,这种“务实”的要求需要大量“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及更加完善合理的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支撑[8],而目前的现状是大部分民办高校都缺乏同时具备较高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丰富扎实的商务经验以及开阔的知识眼界的教师,商务英语专业大部分老师都是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英语教育等专业出身,且有较高比例的教师没有商业企业从业经历,对真实商贸环境下的英语使用情景缺少了解,直接影响了商务英语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的成效与质量。另外大部分民办高校缺乏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尽管大部分院校商务英语专业都有一份实践教学计划,在固定学期开展相关主题的实践项目,但这份计划并未形成科学的体系甚至存在着信息资料不准确或已经过时的情况,这显然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二) 语言经济学视域下商务英语实践教学原理

从语言经济学角度来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实践能力是指将所学理论知识参与商务英语相关岗位实践而获得的工作能力。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及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技能,也要掌握与国际经贸相关的商务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使自己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开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创新意识,能够在国际经贸、教育、文化等多部门熟练运用商务英语语言从事贸易、翻译、教育、管理等工作。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旅游管理等专业相比,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更加强调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与商务实践技能相结合的能力[9]。这是商务英语实践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教学原理,也是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三) 语言经济学视域下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1.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目标。以市场对商务英语人才能力需求为导向,构建满足职业需求的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以上培养目标的关键。同时,为了避免与其他专业定位趋同,笔者认为商务英语实践教学要更加注重对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对外贸易实操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岗位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其中,英语语言能力主要是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能力;对外贸易实操能力包括对外贸主要岗位的认知、外贸单证编制、外贸函电写作、报关报检等实践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跨文化商务交际礼仪、处理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冲突的能力等;岗位综合能力主要指学生进入职场反映出来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2.目标实现的基本策略。为实现以上四个能力目标,本文提出以下基本策略:

首先,加快升级商务英语教师团队质量。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对提升实践教育成效与教育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也是践行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升级商务英语教师团队质量一方面应该从加强对校内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入手,目前大部分商务英语教师都是语言学出身,缺乏商务方面知识和技能,校方应积极练习校外学习培训场所为教师提供商务经济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训,或鼓励校内教师自行参加相关职业证书的培训与认证,加快对“双师双能型”教师的认定,并定期对教师专业能力进行检查,对不合格教师撤销其实践教师资格[10]。另一方面,校方在商务英语教师招聘时,特别关注具有英语与商务复合专业与就业背景的教师,保证新进教师具有较强的英语教学能力以及比较全面的商务知识、经济管理学科知识或者丰富的商业企业从业经历,从以上两方面入手优化商务英语教师的人员结构与技能结构,升级商务英语教师团队质量。

其次,重新审视现有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对于目前还没有健全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民办高校,要尽快整合现有资源展开编订。以实践教学为核心,将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贯穿实践教学始终,科学设定各实践项目,保证实践项目与理论教学之间的横向逻辑,也要注意各实践项目之间能否实现纵向串联,避免过去实践教学各自为政的状况,并指定已经通过学校技能考核的教师为各实践项目的负责老师,由责任老师组件实践教学团队。东莞城市学院(原东莞理工城市学院)2018年将原先的英语(商务方向)转为设立商务英语专业,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目的就是为了更加突出学生商务环境下英语语言能力的应用,2021年我校再次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内容中更加突出商务实践能力,并基本确立了课程实践(主要指课内实践包括小组全英报告、案例分析、主题辩论、商务情境对话与角色扮演等)、实训教学周(英语口/笔译、进出口业务实操、商务礼仪、商务综合实训等)、第二课堂实践(主要指各类比赛,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听力大赛、英语写作大赛、英语翻译大赛、英语戏剧大赛等)、校外实习(实习基地实习、广交会实习、社区服务等)四大模块的一体化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将英语听说课程商务化,商务课程双语化,由简到难,层层推进。

第三,创新实践教学评价体系,避免应试化。要保证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的效度,必须使考核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考核方式多样化。对于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主体首除教室外还应该包含实习企业、项目伙伴和社会,评价内容应该囊括学习态度、英语听说读写译基本能力、社会实践证明、参赛考试证书或成果等,评价方式可以是展示、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比赛等,在实践教学全过程对学生商务实践能力进行全方位综合考核和反馈。

第四,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现实践教学效益最大化。民办高校应该积极走出去,主动挖掘地方具有长效发展潜质并且对高质量商务人才有较大需求的企业,同这些企业交流,尽可能达成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企业负责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实践教育服务,包括对实践教师的培训或直接由企业指派专员担任实践指导老师、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企业实习机会、对符合条件的毕业生提供就业等。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一方面为企业节约了培养成本,也提升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使实践教学效益最大化,是双赢的选择。

三 结语

本文以语言经济学理论为支撑,利用经济学价值理论、成本效益理论讨论了商务英语的经济价值、成本以及经济效益问题,尝试探索如何在民办高校建立起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商务英语教学效率最大化与商务英语教育投资的经济价值最大化。本文在深刻剖析目前民办高校商务英语教学尤其实践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了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确定了“英语语言能力、对外贸易实操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岗位综合能力”四大能力目标并提出相应策略:首先,从校内培训校外招聘两个方面入手全面升级商务英语教师团队质量;其次,构建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的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强调实践教学的核心地位。第三,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更加真实、科学和全面。第四,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现实践教学效益最大化。

综上,商务英语专业要突出本专业特色,一方面将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贯穿始终,另一方面更加强调商务实践技能的培养,“两条腿走路”必然能使商务英语专业焕发新的生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