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王菲,汪雨冰,于永江,石景龙
(吉林大学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吉林 长春)
***总书记提出,“各类课程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指出了“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贯穿教育教学发展的重点所在,指明了大学各类课程和“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建设的根本方向[1]。
电工电子测量实验是我中心面向全院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实验课,要求学生掌握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和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树立严谨的实验作风。同时要求学生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的实际能力。如何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贯穿于课程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这也是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基础电工电子测量实验教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进行研究与探索。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希望,高校肩负着培养立德树人的主体责任。坚持立德树人,强化“三全育人”也是高校的使命和义务。近年来,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切入点,深度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将“课程思政”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各个环节,深度融合。课堂教学作为“思政”教育的主渠道,更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好课堂教学育人这个主渠道,进一步强化立德树人的目标,切实增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以“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引领,教书育人和学生成长全面统筹,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是培养学生创新创造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关键。由于电路实验过程具有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一些实验受信号干扰比较大,导致测量波形不稳定,数据缺乏一致性。如果学生缺乏耐心和恒心,就会影响他们做实验的兴趣和失去做实验的信心,导致一些学生以伪造数据蒙混过关的想法,由此使学生失去了对科学实验的基本信念和兴趣,给他们的未来发展埋下隐患。如果生硬地教育学生要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学生可能不会产生足够深刻的理解和接受,这种“硬教育”的说服不容易达到应有的效果,学生也不会理解对科学实验的内涵。由此看出实验教学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将“思政”元素融入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实验原理的同时,结合具体实例,如同讲故事一般,给学生讲解院史,老一辈科学家的科研经历以及科学研究成果,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志向,科学认识世界,追求真理,求实创新,面对挑战的坚定信念。这种“软教育”容易进脑子,顺其自然的延伸了实验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弥补了传统实验教学的一些短板,保证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符合学生心理和实际需要[1-6]。
电工电子测量实验承担全院大一本科生各专业600余人的实验教学任务。作为刚走进校门的大一学生,对大学的认知度还不甚了解,教师在讲授实验原理和指导实验过程中,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根据课程特点,深度挖掘其蕴含的“思政”元素,探索实验课与“思政”的内涵,灵活运用教学方式,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实验教学过程,这样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将“思政”渗透其中,对大学生未来发展和人生态度会产生深刻影响。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在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让“思政”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通过老科学家生动具体的事迹与实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让学生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感染。为使实验教学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贯穿于课程全过程,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实践探索。
实验教学的本质是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和创造灵感,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并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不仅有效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更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对问题处理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课程思政”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思政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课程思政”不仅是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更是提升学生政治思想觉悟的学习能力。教师既要教书,也要育人,既要做知识技能的传播者,也要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因此“课程思政”更加明确育人的意义和育人的方向。“课程思政”贯穿教育教学全方位和全过程是提升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根本要求,也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要求。守好前沿阵地,提升教师意识形态的把控能力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保证,将教书、育人有机结合起来,知识技能传授与思想价值引领结合起来,各自“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深度挖掘实验课程的“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文化自信、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在思想上受到激励和启发,明确科学知识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注重家国情怀培养,结合实验内容,通过具体实例介绍学院的发展历程。例如:在二极管伏安特性测试实验中,由二极管的知识点,向学生介绍我国半导体学科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我国半导体事业的开拓者之一高鼎三院士的爱国情怀,放弃美国优越的条件,为了祖国的建设回国报效国家,在艰难的科研环境下研制出我国第一只大功率整流器件的科研经历以及对我国半导体事业的贡献,激励学生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树立严谨的学风,求真务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完成好每一个实验过程。再比如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中村修二先生发明蓝光发光二极管的事例,通过多年的努力终于研制出蓝光的科研经历,告诉学生凡事需要坚持,只有坚持不懈努力,未来才会成功,潜移默化中渗透到学生的内心,告诉他们在大学期间是获得知识积累的过程,要甘于寂寞,从情感深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等维度提升自己家国情怀的使命感和民族精神的自信心。
实验过程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点有时用生硬的道理去说教,并不容易被接受,因此必须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去教育引导。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理解和认识“课程思政”的内涵, 在课程内容上结合知识点,挖掘“思政”元素与其的必然联系。例如,学生做实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生硬地指导说教,学生只能是被动地学习接受,不能主动地去研究探索,不利于灵活地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有时学生实验过程中遇到一点小问题就要寻求老师解决,缺少足够耐心和自信心,甚至教师亲自进行实验操作。如此不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更不利于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思想决定行为,细节决定成败,通过课程“思政”渗透到实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来提升学生对科学实验的主动性,激发创造灵感。很多时候,学生的思路正确了,思想开阔了,通过辩证的思维去解决细节问题就使得问题迎刃而解了,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因此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理解,提升自己“课程思政”的意识、素养和能力,才能有效规范学生的实验行为,提高学生实验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7-10]。
知识传授与“思政”相融合,充分发挥实验教学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渠道,将“思政”贯穿课程全过程。在实验教学中更要深度挖掘课程本身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有效融入实验课程当中。实验教学通常是给学生讲解实验原理、实验要点和注意事项,然后学生自主实现实验过程,这种实验教学方式虽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但整个实验教学略显僵硬枯燥,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科学的灵感。长期以来,学生对待实验课往往不够重视,一些学生觉得做实验无聊,个别学生实验数据不真实,更有甚者抄袭数据等等现象时有发生。采用多元化实验教学手段,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同时更有利于增加学生实验的趣味性。一方面,根据实验特点将“思政”自然融入实验教学。实践证明,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手段,不但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科学实验的探索性,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实践创新兴趣,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积极性明显提高,特别是学科竞赛获奖率的提高,证明引入“课程思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获得改变。“思政”元素作为引领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民族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的“催化剂”融入教学,更加强化学生对科学实验的认识,杜绝僵化的实验模式,激励学生“思维活起来,双手动起来”的主观意识。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追求真理,增强家国情怀的使命担当,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己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 坚持与时俱进的实验教学改革,注重与学生互动,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实验自信心。依托互联网平台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建立QQ群或微信群,设计小程序,为学生制作微视频实验,并通过手机等自媒体观看。方便学生课前预习时对实验内容的了解;课中对实验过程的深入探索;课后思考领会实验过程中遇到的知识点,拓展知识面,激发创新意识,并与学生交流讨论、答疑解惑,也保证了学生实验中遇到问题迅速解决。从而努力让学生在每一堂实验课达到满满的获得感,学生满意度95%以上[11-16]。
“课程思政”引领多元化教学手段如图2所示。
图2 课程思政引领多元化教学手段
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思维活跃,实验内容充实,目的明确,主动性增强了,增强了实践创新意识,实验的兴趣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课后学生感到充实,实验获得应有的收获。
课程“思政”是教师的永恒课题。深化实验教学改革要思维创新,不断探索新发展理念,要以***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主线,通过提升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为切入点,以“三全育人”体系为目标,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深刻认识和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将“思政”融入实验课教学各个环节,激发学生专业志趣,培养学生的品判性思维,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有机结合,为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促进实验教学不断改革创新,做出积极贡献。实践证明,“思政”是实验教学的催化剂,融入实验教学是可行的,弥补了实验教学中学生思想认识的短板,符合实验教学改革的实际需求,充分体现“思政”在实验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堪当民族复兴大任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