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教学意图的灵活实现形式探讨——以《政治经济学》为例

时间:2024-08-31

林峰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一 引言

在《政治经济学》课程[1]的教学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教与学的现实困境[2](卢映西,王秀辉,2019),这就需要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形式等方面进行恰当的创新,尤其是需要在考核形式方面进行更加“接地气”的改革[3],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实现《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意图,才能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

比如,对于“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形式”问题,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尝试引入案例教学,引领学生进行换位思考,然后,在考核时将之设问成“仅就产业资本而言,如果你是资本家,你计划如何榨取剩余价值?”这样就可能使学生由被动角色变为主动角色,刺激学生思考的兴趣,深化学生思考的深度,强化学习的效果。当然,该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资本主义剥削的主要方式,但是,在整个《政治经济学》课程所涉及的主要知识点教学中,我们更应关注的是该课程在新时代大学教育中预期要落实的教学意图,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二是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式也作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三是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式也作为缓解劳资矛盾的一种积极方式;四是将创新创业的精神与课程教学相耦合。

二 教学意图应与时俱进

教学意图一般指是教育工作者将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简单的讲就是讲授该门课程应该达到的目的。它是任课教师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际要求,结合课程教学大纲中设定的该门课程的性质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根据自己对相关理论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采取灵活、具体、有效的各种教学措施,着眼于“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水平,以落实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显然,教学意图是教师从事具体教学工作的起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检查和评价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之一。

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为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提供经济理论依据和支撑,进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立足于中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是研究和揭示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运行规律的科学。***(2018)指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4],因为在新时代,民营企业的地位、作用和贡献体现在“5、6、7、8”上:在中国整个经济体系中,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而且,经过改革开放后四十年的发展,在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民营企业已经由2010年的1家已经增加到2018年的28家。显然,在新时代,我们《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意图必须与时俱进,当然,是在保持该理论体系上的系统性、前后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前提下,如此,才能真正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无独有偶,近年来,南京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黄河科技学院等学校相继出现所谓“花式作业”、甚至“神仙考题”,引发网友关注,细究之下,我们发现其教学意图都是灵活考查同学们对知识、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尤其是考查同学们活学活用的可能性,储朝晖[5](2018)就认为在不超过专业范畴的前提下,高校教师应该拥有作业和考试的命题自主权,只不过考试的内容应该符合专业基本要求,并且要注意这类题型的权重,注意考核内容的平衡,他进一步认为,“实际上题怎么出并不是最重要的,题型可以创新多元,重要的是对学生的答案如何评判,能否真实检验出学生对学业的掌握程度,判卷标准应该明确且公平。”不然,如何体现教学研究?如果对已有理论的考核形式、考核内容都因循守旧、僵化、死板,就更谈不上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了。

在实际教学实践中,需要我们在落实教学意图时注意的是,与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相比,尽管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变化,但是,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发生了多方面的巨大变化,尤其是中外社会实践的发展和进步,促使我们对于资本家、对于资本家所主导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应该有更加辩证的认识,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社会主义建设所用,为复兴中华民族服务,这就要求我们辩证认识、客观对待政治经济学,这就必然要求我们的教学意图应大力与时俱进。

三 授课和试卷命题应实现与时俱进的教学意图

战略确定之后就是战术问题,假设教学意图是战略问题,那么,教学意图的实现方式就是战术问题。教学意图的具体实现过程、实现方式、实现手段等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途径等的设计,从实际出发,灵活确定,试卷命题仅是其中之一,这里仅以“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形式”为例进行探讨。

(一) 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审视资本家的剥削的,经济理论的高度抽象性更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引导、鼓励工人阶级换位思考的可能性,即使有,也是强调资本家为榨取更多剩余价值的内在要求与外在竞争所驱使——很显然,市场竞争的惨烈容易被自认为处于劣势的、急于改变现状的工人阶级所忽略,然而,在现实中,客观地讲,工人赚取的是相对“稳定的”工资,而资本家的利润却更像是承担复杂风险的报酬,因为利润的实现会面临着各种客观的风险。政治经济学一般都抽象掉了原材料购买阶段采购活动不确定的复杂性、商品生产阶段生产组织与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商品销售阶段价值实现过程中风险存在形式的复杂性,那么,我们任课教师在按部就班的讲授了相关经济学理论后,试问,我们的学生将如何对待被揭露出来的“剥削”?会否把剩余价值乃至利润的实现默认为“很简单”?当他们头脑里剩余价值的剥削成为主要关注点的时候,剩余价值生产和实现过程的风险性就很容易被忽略。

进入新时代,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更不是马克思时代所可同日而语的,宏观经济的运行与管理愈发复杂,这就需要所有经济的参与者更多的学会“换位思考”,从而保障整个社会能够有机协调运转。换位思考就是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虑他人面临的问题,而不仅仅只考虑一己之私的关切。当前,我们的学生已经是“00后”——其成长过程恰逢中国经济腾飞之时,他们各自家庭的经济条件、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衣食无忧”早已被视若平常,“饥寒交迫”则更是难以理解和想象。这种社会的巨大发展表现在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上更是显著的与以往的学生有所不同,除了众所周知的优点,如知识面更广等之外,他们的缺点也很显著,如更加自我等,我们作为教师,根据教育部有关高等教育的相关要求,经常需要引导学生在现实社会中要互相理解、相互信任,这就必然需要引导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因为,换位思考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唯有大家相互宽容、相互理解,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给别人保留适当的空间,才能给自己保留合适的空间,这样,各种矛盾才容易协调,我们这个社会才能更和谐。

笔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有意识的去引导学生尝试换位思考,比如先给学生设定一个社会角色,如资本家,再让同学们设想如何去组织材料采购、如何组织生产管理、如何组织销售,等等。课堂统计发现,除非有意引导,一开始很少有同学能够做到换位思考,同学们所给出的答案往往也是隔靴挠痒,甚少有深入到位的思考,即使有,往往也比较粗浅。当然,在校生学业未成,何况他们尚未走入社会,对社会活动的各种主体参与者很难做到换位思考,我们倒也不能揠苗助长、求全责备。但是,在当前全国各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并早已深入大学校园的背景下,换位思考就必然成为了高等教育的应有之意,何况,各种创新创业课程早已成为全国各地大学生的必修课。高等教育要紧跟时代的需要,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就必须多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各种创新创业项目,鼓励他们将来尤其是毕业后自主创业——问题是如果同学们不知道资本家如何思考,也从来不主动去深入了解资本家如何思考,甚至不主动去“像资本家”一样思考,那么他们将来如何创业呢?古今中外创业的成功率可是众所周知的低。

(二) 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式也作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相对剩余价值指的是“在工作日劳动时间长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家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一方面,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而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维持工人及其家属生活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构成,因此,必须提高这些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生活资料价值中包括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这就要不断提高这些生产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效率,从而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这样,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就实现了,而随着生产生产资料第Ⅰ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第Ⅱ部类生产效率的逐步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也随之能够得到持续的提高,相应地,社会生产力也就能够得到提高。

一方面,我们应通过学习了解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形式全面深刻认识资本家的剥削方式,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意,但是,另一方面,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验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可以为我所用,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之后,混合所有制改革就是要激发不同类型所有制成分的活力,这就更促使我们客观认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式在推动创新和技术进步方面的积极意义,积极重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式所能够带来的整个社会生产率的提高,进而,由此带来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创新”本身是一个中性词,当它被资本家借用的时候,它就是用来生产相对剩余价值,成为剥削的“帮凶”,但是,当我们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观察的时候,就会发现它能够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创新创业已经席卷当今大学校园的新时代,作为任课教师,我们也应该向学生全面介绍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式的“正面”作用,尤其是其激励资本家积极从事创新方面的正面作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照本宣科、僵化、反复的挖掘其剥削的一面,何况,“发展才是硬道理”。

(三) 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式也作为缓解劳资矛盾的一种积极方式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发展和灭亡,决定着资本主义矛盾的全部发展过程。”可见,剩余价值生产形式所揭露的剥削、剥削方式、剥削程度必然带来劳资关系的对立。诚然,在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尖锐化时期,或者,在一般劳资矛盾尖锐而需要鼓励工人运动、鼓励工人革命时期,它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但是,在民营经济已经占中国国民经济半壁江山的今天,缓和劳资矛盾,共建和谐社会,让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一起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机力量,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意味着,我们应该辩证地学习和认识剩余价值规律,进一步,应采取恰当措施让剩余价值规律能够为我所用。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式应受到深刻的揭露和遏制,而事实上,中国已经通过并实施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障法》等法规及相关实施条例已经在法律层面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具体授课时,既应讲解马克思时代工人阶级所遭受的严酷剥削问题,又应适当联系当前中国社会文明、法治进步的客观实际,适当讲明当今中国的解决方案和具体措施,以有利于缓和而不是激化当下的劳资矛盾。而相对剩余价值重视的是“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的就是要资本家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来实现剩余价值的获得,这就会倒逼资本家大力开展研发活动,大力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而技术进步和创新一旦实现,就可能有利于缓和劳资矛盾。相应的,技术进步和创新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又会极大地改善劳动者的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甚至将一部分劳动者的劳动从繁重、严酷、恶劣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实现劳动力乃至人类的解放。全面、发展的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四) 将创新创业的精神与课程教学相耦合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传的是什么道、授的是什么业、解的是什么惑,自古以来一味地因循守旧其最终的结局只有没落。在新时代,我们教师在不断矫正自己“三观”的前提下,对于教师的职责还是需要不断与时俱进的琢磨,比如,时代要求我们鼓励甚至“指导”同学们创新创业,而我们教师自己却因循守旧、故步自封,那怎么配得上教师这个称号?客观实际情况是,我们绝大多数教师从来没有创业经历,甚至没有教育行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的从业经历,在此背景下如何去指导别人创新创业并寻求成功?我们的教师所能做的只能是较多地进行推理和“想象”,尽管这种想象可能也是以我们所熟知的经济管理理论为基础。

那么,是否应实现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耦合呢?而今,创新创业已经成为中国的时代潮流,已经汇聚起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新动能,显然,我们需要积极将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有机耦合乃至融合[6]。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利润本质的深刻揭露。提高剩余价值率之后,利润水平也就相应得到了提高,而在非政治经济学课程中,一般都仅仅使用会计利润,认为利润是收益与成本的差额,因此,无论是剩余价值还是利润,其主要影响因素都是相通的。而当今的企业创业者们显然一般都是奔着成为资本家的目标去的,因此,“仅就产业资本而言,如果你是资本家,你计划如何榨取剩余价值?”这样“不规范”的提法也就顺理成章了,只不过,这种提法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传统目标——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就貌似相悖了,但是,通过一学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的学习,我们也应相信同学们应该会有自己客观独立的价值判断,我们任课教师所能够做的,也就仅仅是把道理将透彻、讲清楚、说明白。

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历史证明,揭露完资本家的剥削之后并不能也没有彻底的消灭资本家的剥削。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历史实践更证明,我们需要借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积极因素为我们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服务。因此,在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后,我们除了客观认识资本主义的剥削之外,恐怕还需要在中国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接受”剥削,甚至“适应”剥削,并在一定历史时期之内让资本家的“剥削”成为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动力。

四 结论

在当今时代我们大力提倡“创新创业”、鼓励企业提高绩效,我们需要客观、历史地认识剥削问题。其实,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剥削,本就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对工人而言是被剥削,而对资本家而言则就是承担经营风险的回报;对于具有人身自由的工人而言,除了被剥削,也可以选择剥削——只不过绝大多数工人并没有此能力、素质或机遇,那么,客观地接受被选择也应是一种坦然的人生选择,而对于备受指责的资本家,只要是在现行法律框架内“追逐”最大化的利润(剩余价值),又有何不可?只不过政治经济学“内生”的价值判断要求我们尽量避免“误导学生学习剥削”罢了。

因此,客观地说,对于教学意图的实现形式不必太拘泥,只要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只要符合法律规定,为了适应新时代中国社会阶层及其历史作用的重大变化,我们的授课形式、考核方式就应灵活多变,务必避免僵化、死板,当然,适当的“规范”有利于避免引发不必要的歧义、争议或混淆,确实也应是必须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