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应用型产品设计课程思政中工匠意识的目标探究

时间:2024-08-31

席丙洋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产品设计系,上海)

一 从“工匠”谈早期中国艺术设计教育

“工匠”一词,早在先秦著作《考工记》中,就有明确记载:“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坐而论道,或作而行之,审曲面执,以饬五材”。[1]其中的百工就是指各类工匠。作为传统手工业的大国,一代又一代的工匠们创造出了丰富灿烂的文化历史。现今留存的古代精美的器物,凝结了无数工匠们的心血,也深刻的反映了工匠们不断追求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和追求极致的造物态度。工匠们抱着对造物活动的憧憬,对于劳作技艺和造物活动的不断创新和沉淀,历经漫长的探究和积累,形成了一种求新的精神,就是民族性的工匠精神。[2]可见,工匠以及工匠精神在我国手工艺时代的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与传统工匠传承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古代的工匠传承制度千百年来一直遵循着父子相传、师徒相传的基本形式,一直延续到今日。即使是在现代化的社会里,故宫的修复师的技艺相传依旧延续着这种古老传承制度,工匠制度对于当今社会发展依然起到促进作用。

二 产品设计系课程思政体系中的“工匠意识”必要性

现今的工匠精神有着不同于过去的内涵,现代“工匠精神”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内涵。2016年,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正式提出“工匠精神”,殷切鼓励企业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3]目前我国正处于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制造业变革中,科技领域由密集型劳动型产业需向“高精尖”转移。现代工匠精神内涵被赋予了新时代的特殊历史责任和意义。

近些年,我国的应用型产品设计培养往往过于强调学生基础理论和基础技能,学生的大量的时间也都用于设计表现技能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手绘快速表达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作用。产品的理解往往都是依靠计算机、网络调研等手段,缺乏实践参与产品设计制作的经验和相关工艺的理解,缺乏操作能力。设计作品也往往与实际社会需求脱节,设计的用户定位和市场定位过多个人“臆断”,设计语义和功能往往不切实际。缺乏工匠意识的设计教育培养,导致学生在学习设计的过程中浮躁、粗心马虎、缺乏恒心与毅力,也就无法适应面向日益增长的社会设计需求。

(一) 从“工匠精神”到“工匠意识”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一个人的职业品质、职业道德、个人能力的体现,也是个人职业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实质内涵是以敬业、极致求精、持之以恒、不断求新的态度完成某项工作。学生学习和弘扬工匠精神,直至把工匠的品格和态度作为个人意识的一个部分,并带入到生活和学习中,感受工匠精神的精神内涵,追求与构建到自身的职业价值体系中。

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学习理论中,揭示大脑加工学习知识的基本工作原理。通过信息加工模式理论(见图1),理解学生在思政教育中从“工匠精神”到“工匠意识”的观念转化过程。通过课程中融入工匠精神,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理解的不断丰富和加深,在学生大脑里工匠精神的由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到长期记忆的变化,将工匠精神意识化,并最终形成工匠意识。

(二) 工匠意识在学生课程中价值认同过程

教育目标中的情感目标是由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克拉斯沃尔提出的,根据学生认知与价值内化的深浅程度将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从低到高递进层次归纳为接收或注意、反应、评价、组织、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其中学生价值体系的性格化是指学生通过对于价值体系组织以后,逐渐形成个人品格,学生的行为、举止、态度等都会受价值体系的支配和影响,并且与个人的理想、信念与信仰、态度相融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将工匠的行为和意识深深的扎根于个人的日常学习、生活,甚至是未来的职业教育之中。课程思政中融入工匠意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实现学生价值体系的性格化的目标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学生在接收工匠意识的思政教育后,在教育教学中的不断深入,由注意、反应、评价到组织,直至将工匠意识价值体系化、性格化。

三 以“德育”为先的工匠意识培养

(一) 崇高使命——符合社会主义道德相适应的工匠意识“德育”目标

2018年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4]课程思政要不断的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断的理解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的理论成果并引入到课程思政中,使用学生乐于接受、喜闻乐见的方法和手段,把内容传授给学生,增强课程思政的生动性和欢迎度。

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最终都要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要求课程思政将学生的人生理想与国家人才培养的目标相适应。了追赶和缩短与目前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差距,完成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其本质要提高产品的品质与加强整个产业链环节的严格度和精准把控度。学校在课程思政中融入工匠意识,要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将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树立崇高的社会使命,笃定理想和信念,以“未来制造业人才”的标准来严格治学。

(二) 因才适宜——专业基本准则相适应的工匠意识“德育”目标

课程思政中导入工匠意识必须以“德育”作为首要目的,习总书记在北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说过:“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5]将“德育”作为首要解决的问题,符合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客观规律。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必不可缺的,创新是设计发展的源动力,也是设计作品走向市场必不可缺的重要因素。作为一名合格的设计专业学生,首先就必须要求态度上一丝不苟、杜绝投机取巧、严禁抄袭和存在各种形式的侵权行为。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学生从业专业学习最基本的,也是最首要的要求。

四 工匠意识——人格化的设计价值观

(一) “格物精神”——个人操守与工匠意识

格物致知是我国文化重要的传承之一,古人强调格物的精神态度,“以自身观物,又以物观自己”。 “格物”一词最早见于先秦经典文学《礼记·大学》,其中提到“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一般理解格物一词的本意为,探究实物本身的道理来纠正人的行为。本质是个人通过不断的审视自我而不断提高事与物的认知过程。表明作为“物”的设计者,要以自身的技艺、品格、德行的最高要求来设计“物”,通过设计“物”的功能、形式、美感等诸多要素来表达自身德行(见图2),适时抓住“格物”的内涵,意识到原创设计的重要性,强化设计本身与个人操守的联系性,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信念。

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存在热情度不高的现象,对待设计课程的作业存在拖拉、态度不认真、敷衍等现象,客观要求教学中使用合理的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强调“格物”精神的本质是强化自身与设计作品的联系,以优良设计为荣,以优良的品格来要求自身设计作品,激发学生个人价值的荣辱感,倡导良好的学习氛围。

以“格物”的态度看待自我与设计作品的关系,不仅仅体现在学生能够以优良的设计态度设计优良的设计作品,而且表现在学生参加设计大赛获奖、设计作品产业化落地等对自身价值实现的自豪感、满足感与喜悦感。

(二) 格物精神在产品设计课程思政中的重要作用

在教师教学的帮助和引导之下,学生从发现设计问题并展开研究过程中,从思维发散、创意、概念草图、设计方案确立、建模渲染直至后期表现等诸多环节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疑惑、失落等情绪。通过“格物”的态度来对待设计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建立信心,也有利于学生对未来设计职业道路奠定坚实的信念。

学生在课程思政中“工匠意识”德育目标中,“格物精神”集中表现在以下几点。

(1)日常生活中的设计审美观念:任何设计都无法脱离形式语言而单独存在,学生在设计作品时,对于产品在特定环境、行为、心理、文化等各方面的理解,以具体的线条表现产品形态的过程中,就包含了个人的审美观念和内涵,这也是设计师所独具的审美能力。学生的审美观念能够通过产品的功能与形式语言表达出来,也是突出反映学生对格物精神的理解。

(2)设计过程的诠释:产品设计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一个优秀的设计背后往往凝结了设计师自身的设计逻辑和设计法则。“格物”观念在设计过程中,学生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我去对待设计从创意、调研、草图、建模渲染、后期表现等每一个过程。中国古代《考工记》在攻木之工章节中对于车轮的之间标准就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不仅有“远观”“近察”,远近的观察都是基于长期的经验,而且车轮检验工具就有圆规、天平、悬绳、正轮等工具,这都反映了当时古代工匠对于自身的要求,以及对于质量检验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格物”在设计过程的表现最能体现学生对于设计的态度和严谨程度。

(3)良好设计语义的表达:设计作品背后蕴含象征的意义,是“格物”在学生设计作品中蕴含较高的意义。古人常用竹子比喻君子,表达君子正直、顶天立地、清雅脱俗、不媚等优秀品质。用竹子来比喻君子,明显超过竹子本身所承载的功能与形式含义。以竹子比君子,是中国古代造物中不断的将物质文化不断递进到精神文化范畴的典型案例。设计师将情感寄托在产品的语义中,本身就是一种比较高的标准。这就要求学生在形态、材料、纹理、肌理等各个方面拥有比较高的理解能力与判断力,需不断加强自身的综合素养和文化内涵。学生在产品设计中传达文化寓意,理解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文化发展的演变、融合和创新等各个要素之间的关联性。

(4)设计素养与能力的内化:美学家李泽厚指出:“劳动工具和过程中的合规律性的形式要求和主体感受,是物质生产的产物,是人作为社会生活外化和凝冻在物质生产工具上;“装饰”则是人类精神生产、意识形态的产物,是人的观念和幻想外化和凝结在 “装饰品”的物质对象上,只是物态化的活动”。[6]设计活动作为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产物,将对待自然的认识凝结在设计物中,是人类精神意识物态化的表现。“格物精神”在这一过程中的意义是将物态化的活动中人类精神意识以不折不扣与创造极致的态度反映在设计物中。

设计能力的内化,是指学生经过设计前期准备、设计过程、设计结果等将所学的知识、经验经过自我实践证明、消化吸收后,形成自己客观的价值认知。学生通过学习与他所认同的观点和想法融合,形成一个新的价值观念,学生将“格物”观塑造成自我意识的一个部分。正如著名心理学家费斯汀格的观点,“改变人类观念的方法只是表面现象,实质上是同化了人们已有的认同点”。[7]设计能力的内化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是建立在长期从事设计实践理解的基础之上,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五 结语

在应用型产品设计的课程思政中,并不是整个教学环节都是只讲“思政”而不涉及专业教学,而是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紧密契合、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到专业课程学习中。课程思政中强调工匠意识,也并非是信息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回归到手工时代的生产方式,而是肯定作为手工时代工匠的精神态度传承到当下应用型产品设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中。

我们生活的吃、穿、住、行、用,没有一样是离开设计的,正因无处不在,所以周遭设计的质量也决定了我们生活的质量,以工匠的精神和态度要求设计者与设计物就显得尤为重要。工匠的态度和意识引入到设计教学中,发挥在新时期设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