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走进无限可能的儿童世界——“无边界学习”理念下幼儿自发性游戏的支持策略

时间:2024-08-31

朱卫华,吴冬浩,邵 红

(张家港市南苑幼儿园,江苏 张家港 215600)

《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试行稿)》中提出:“注重以幼儿自己的经验生发的游戏,要注重自发性游戏中多样化的经验”。自发性游戏是指在真实、丰富、开放的生活空间里,在一段相对充分的活动时间内,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发起,自由选择材料与同伴,自主决定活动形式和内容的游戏活动。自发性游戏是幼儿情感、意志与需要的真实表达,支持幼儿的自发性游戏,就是对幼儿成长需求的尊重与支持。然而,目前幼儿自发性游戏仍然存在着价值认可不足、诱发因素不足、深度支持不足等问题。“无边界学习”理念遵从自由生长的生活范式,为幼儿自发性游戏的发生、发展提供支持保障,通过多样化的游戏支持策略,激活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基于此,我园在“无边界学习”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明晰价值追求、探索支持策略,助力幼儿在自发性游戏中经验、能力的整体提升,实现自主成长。

一、“无边界学习”理念下幼儿自发性游戏的价值追求

“无边界学习”理念下的幼儿自发性游戏,重在生发游戏和自由游戏,致力于追求幼儿立体式的发展格局,主要呈现以下三个关键优势。

(一)兴趣驱动下的真实表达

“无边界学习”关注儿童在游戏中的真实感受、精神舒展和思想自主。幼儿在自发性游戏中可以最大限度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内容和游戏方式,深度体验游戏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他们的游戏故事能够被倾听、被展示,“天马行空”的想法能够被理解、被呈现,内心的情感、意志和需要能够得到充分释放和满足,这正是儿童“自然、自由、自主”的游戏状态和成长姿态。

(二)愉悦体验下的自我实现

“无边界学习”支持儿童在积极体验中自我表现、自我满足、自我发展。幼儿在自发性游戏中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创造、合作、发现、分享,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挫折、体会成功、积累经验,延续良好的生命成长状态,成为一个自信、富有创造力的学习者。

(三)持续支持下的经验重构

“无边界学习”理念下的幼儿自发性游戏,能够真实展现儿童的经验水平、认知发展,为教师准确观察和了解儿童提供支持。教师是儿童“自由旅途”中的协助者,以敏锐的感受力观察、倾听儿童,以适宜的方式对话儿童,用发展的眼光支持儿童游戏经验的螺旋式上升。师幼同行的过程始终是生命在场的状态,这也是师幼共创、共生、共长的生活样态。

二、“无边界学习”理念下幼儿自发性游戏的支持策略

(一)全景式环境支持

“无边界学习”理念倡导的游戏环境,是广域的、整体的、有边而无界的,也是充满理解、信任和无限可能性的,更是满足和支持儿童全领域学习与发展的。

1.跨边界的物质环境

我们坚持空间、材料、时间的全开放,建构属于儿童自己的自发性游戏体验场。

(1)跨领域的空间,突出延展性。在幼儿的心目中,教师的办公桌往往象征着“权力中心”。我们借助近期的区域搬迁行动,去除了教师主导的空间设置,延展了幼儿的游戏空间。“去领域化”的区域划分,实现了室内外游戏的一体化,助推儿童游戏经验的整体提升。

(2)多元化的材料,突出开放性。我园始终以儿童为主体,根据他们当下的需要增添或调整游戏材料,满足游戏中幼儿随时迸发的“异想天开”。如美术区的画笔配备、写生区的情景化设置等。此外,我们还注重开发和收集低结构材料,生活类、自然类、工具类等材料丰富而多元,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自由开展游戏与学习。

(3)充分的游戏时间,突出灵活性。我们着力挖掘一日生活环节的教育价值,激发幼儿学习的无限可能。例如,幼儿喜欢在操场的小坡爬上爬下,乐此不疲。过了几天,幼儿自发地将斜坡的游戏经验迁移到建构游戏中,为“伦敦大桥”制作斜坡。教师关注到幼儿在自发性游戏中对斜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一步灵活利用晨锻、散步、游戏讲评等多个生活环节,充分支持幼儿开启“找坡”“玩坡”“造坡”等一系列探究活动。

2.“去中心”的精神环境

我们主张用尊重、包容的态度,架构幼儿自发性游戏的“温室”。

(1)尊重,把幼儿视为有能力的学习者。我们尊重并赋予幼儿游戏的自主权,捕捉自发性游戏中出现的发展契机,追随幼儿的兴趣做出支持性引导,促使其深入学习、拓展经验。例如,在小班“嘀嘀叭叭车来了”主题活动中,幼儿对窗外的鸟巢产生了浓厚兴趣,虽然这与课程预设的计划无关,但是教师依然在保护、尊重儿童好奇心的基础上,提供了观鸟台、望远镜、鸟类绘本等材料,满足幼儿在自发性游戏中的探究和学习。

(2)包容,理解每个幼儿发展的独特性。我们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走进儿童的世界,倾听、欣赏、包容他们。例如,一小班幼儿在积木区反复地把篮子里的积木扔到地上,看似是捣乱行为,然而经过教师的观察了解,发现是该幼儿对“积木在垫子上的反弹现象”感兴趣,这是轨迹探索的自发行为。教师识别并认同幼儿的游戏行为,增添了不同大小、材质的软球,来助推幼儿对弹跳、投掷的持续探究。

(二)浸润式行为支持

“无边界学习”理念倡导的师幼互动是进行式、追随式、合作式的,教师通过有意义观察、动态化计划,理解并适时支持儿童的探索行为,促进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1.有效观察:从开放到聚焦

一方面,教师采用开放式观察的方式,广泛收集自发性游戏中儿童使用材料、选择同伴、合作游戏以及独立游戏的情况。另一方面,教师带着同理心与好奇心,采用取景式观察的方式有目的地看、听,记录儿童的游戏,分析、解读幼儿在游戏中的一言一行,了解其行为背后所蕴含的个性特点、能力差异、学习方式、发展水平、思维模式以及他们当下面临的困惑或问题,真正“看见”“听见”不一样的儿童。例如,教师经过几天的开放式观察,发现几个孩子每天都会围着乒乓球进行讨论,这时观察开始聚焦,教师倾听与观察这群孩子的一言一行,发现他们在尝试使用乒乓球、一次性纸杯、牛奶盒等材料设计桌球游戏,商量解决“为什么球总是滚到地上”的问题。由此可见,幼儿自发性游戏的发生与发展,正是在教师的有效观察和解读下,得到了深入推进。

2.动态调整:以“万变”应“万变”

儿童自发性游戏会受到环境、兴趣、经验以及同伴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灵活、易变、间断的特点,只有追随儿童游戏中的兴趣、问题、经验水平,随时调整支持策略,才能有效促进儿童游戏的持续动态发展。实践中教师从以下三方面来助推幼儿游戏的发展:首先,关注幼儿兴趣的转移。教师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需要为接下来幼儿可能发生的自发性游戏预设阶段性计划、调整材料,及时支持儿童的学习和探究。其次,关注幼儿的游戏困境。教师需分析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困惑或难题,尝试采用鼓励引导、同伴研讨、资源利用、改变计划等方式,有效引导儿童解决问题。最后,关注幼儿的持续游戏。教师需分析儿童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语言暗示、调整材料、间接指导等方式,丰富游戏元素,帮助儿童建构知识、提升能力。

(三)多视角评价支持

“无边界学习”理念倡导的发展评价是多元化、多角度、多形式的,通过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多元主体的评价,以尊重幼儿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发展。

1.个性化的自我评价

我们搭建了“游戏故事墙”“点点闪亮帘”“幼儿成长档案”三个平台,帮助幼儿进行个性化的自我评价。如“游戏故事墙”呈现的是幼儿在自发性游戏中自主记录的精彩瞬间,“点点闪亮帘”展示的是幼儿对连续的自发性游戏持续记录的内容。“幼儿成长档案”以视觉的方式呈现了幼儿自发性游戏的质量和发展轨迹。无论儿童的笔触是否成熟,每一个游戏故事都是他们从自身的视角描绘世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内心,这是以他们自身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因素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

2.互动性的同伴评价

游戏互评是提升幼儿自发性游戏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保证幼儿游戏故事的分享时间,利用游戏互评将幼儿分享的对象扩展到同伴、小组、集体。互动性的评价模式能够拓宽幼儿的社会交往范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与他人。

3.全过程的教师评价

我们转变了教师评价的视角,从重结果转向重过程,从重指导转向重观察,从重倾听发言转向重有效回应。实践中,教师评价需注意以下三点:首先,在幼儿分享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倾听,还要根据幼儿分享的游戏情节进行适时回应,通过完善计划、材料的再次调整来及时帮助幼儿建构经验。其次,在幼儿分享的过程中,教师要接纳幼儿提出的想法、意见和问题,并与他们就此展开充分讨论。最后,分享环节中的教师,应明确自身的定位,更好地接纳和鼓励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三、“无边界学习”理念下幼儿自发性游戏的实践成效

(一)激发自我认同感

自发性游戏中的幼儿是“导演”,也是“编剧”。他们积极地与成人、同伴交流沟通,充分表达和展现自己的想法,在充满信任和安全感的环境中,其情感、意志得到充分展现,自我认同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大提升。

(二)强化学习品质

自发性游戏中的幼儿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他们在一次次发现、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活创造性思维,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逐渐强化积极探索与尝试、敢于想象与创造等学习品质。

(三)回归自然的成长节律

自发性游戏中的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调学习和游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中,总有一群孩子自主地探究、摸索和表达,按照自己的内在节律自由生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