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的协同效应研究

时间:2024-08-31

杨勇,马建国

(1.河海大学 研究生院,江苏 南京;2.中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党委组织部,江苏 南京)

一 引言

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联合科研院所、企业进行培养研究生,在创新人才方面开辟了新模式。单一培养研究生的体制壁垒被打破,弥补了某些高校实验资源不足、实践培养能力弱的现状。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协同发展需要高等院校与企业、科研院所深度交流合作,在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进一步加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 文献综述

(一)在研究生培养模式方面

从国外来看,现代广泛认为19 世纪初成立的德国柏林大学是研究生教育的开端[1]。德美两国对于研究生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国外学者认为研究生培育模式以德国和美国为根源,日本继承发展。随着时代的迁移,世界各国培养模式的变革不断加快,呈现出多层次化、多类型的特点。

在德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以科研型培养为主,强调“导师制”,这为现代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打下基石;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培养模式逐渐转为“师徒制”,加大了工科生的培养力度;20世纪80 年代末,德国出现了以跨学科为特色的模式。

美国的研究生培养将社会需求与培养目标有效地结合起来。1876 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建立,标志着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确立,美国在借鉴德国的同时又加入自身的特色,形成了“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相衔接”的培养模式[2];二战以后,美国成为了超级大国,其研究生培育模式也注重专业化和应用性;20 世纪中叶后美国形成了高等院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作式”模式[3]。

日本的研究生培养开始于19 世纪末,呈现出阶段性变革发展的特点,科研模式以“工业实验室”为主,其研究生培养模式为“产官学”一体化[4],实现了灵活性和系统性相结合的培养特点。

从国内来看,清末至新中国建立前,我国的研究生培养主要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为主,期间两所学校分别借鉴了德、美、英、日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新中国成立后至20 世纪80 年代,我国研究生培养主要借鉴前苏联模式:20 世纪80 年代末至90 年代初,产学研合作教育渐渐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方向,它开启了研究生多样化的培养模式。2002 年至今,我国研究生培养包括协作式、学徒式、专业式等各种模式,同时研究生培养模式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出现了跨学科模式、产学研模式等形式更为丰富的培养模式[5]。

(二)在校所协同研究生培养模式方面

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联合培养模式可以总结为两种类型:一是按照培养主体划分,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主导的两方合作模式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政府的多主体培养;二是按照培养节点划分,即阶段性合作模式以及全过程合作模式[6]。

李平(2017)[7]将校所协同研究生培养模式分为三类:科教融合型、课程依托型和科研依托型,分别进行模型构建与案例分析,并提出统一战略目标、合理分工、优化组织结构、加强人员交流等促进校所协同模式发展;陈强、朱乃安(2017)以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为例,发现创新型研究生招生方式能够有效地保证院所的生源质量[8];郑床木(2018)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为例,认为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具有模式单一、招生类别复杂的问题[9];夏清泉(2013)研究了科研院所、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机制问题,通过调查问卷与实证研究发现机制应从管理、导师、招生、课程、实践、学位授予、质量评估机制这七个方面进行构建[10];郭德侠等(2014)对42 家科研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现下高校与科研院所进行联合培养研究生时存在的问题,包括管理困难、模式单一、导师资格认定过于刚性、招生选拔重规模、学位授予标准缺乏共识等[11]。

综上,校所合作是高校联合培养重要模式之一,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足,这需要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政府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三)在政产学研协同研究生培养模式方面

研究生政产学研协同培养模式是高校联合培养模式之一,学者们对其也有许多研究。

张业顺等(2018)认为高校校企协同培养有优点,但在我国其机制存在问题,应该创新完善协同培养机制、高度契合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发挥政府作用来解决一系列问题[12];何益宏等(2017)在广东顺德工业研究院与43 所国内外高校以及200 余家企事业单位共建联合培养基地,对一千余名来自国内外的研究生进行培养并做出研究,认为以项目连接的政产学研协同研究生培养应构建管理运行、动力、评价激励约束、风险保障等机制[13];鲁芳、罗娟(2019)提出了我国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存在政府主导作用不明显、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创新能力等瓶颈[14];张琦等(2018)对中美高校协同培养模式和形态进行分析对比,发现美国协同培养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来安排研究生学习,而中国是以学生毕业为目的来设置培养计划[15]。

综上,我们发现校企协同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性,但在我国其培养目的与机制都存在一定的薄弱之处,需要政府、高校、企业的共同应对。

(四)文献述评

综上所述,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在借鉴外国优秀的经验并融合自身的特点之间发展起来的,未来产学研合作教育会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中更加长远地发展下去。我国现今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多多少少还存在机制、目标设置方面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准确定位培养研究生的目标,同时也需要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以及政府的共同协作。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的协同发展需要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密切联合。

三 相关理论概述

(一)研究生培养模式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在研究生的教育方针和理论指导下,为实现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由培养过程中的众多要素,如招生、课程、指导教师、科研、学制、实践、论文等构成的标准样式和运行方式,它的整个实施过程是通过研究生教育来进行的,在培养过程中,根据高端人才的成长规律以及社会的发展进步需求,设计出能使研究生达到一定知识、能力、素质水平的运行模式,通过这些设计能有效地实现培育高端人才的目标以及质量规格的目的。这种培养结构的运行方式包括对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教育过程设计、社会实践、专业实习以及论文的编写等各个方面,多方面的结合使得整个结构运行更加顺畅符合实际需求。

研究生联合培养这一模式非常贴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也贴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对人才的培养更加有针对性,也能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联合培养模式是结合了社会上的多方力量进行的,包括各类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这些资源和形式能有效的提高研究生的学术专业性和综合学习能力。这种模式目前还是比较普遍的,对于研究生本身或者外部资源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社会本身就紧缺这种能被企业等外部资源需要的人才,而对于研究生本体来说,也需要为了能成为这种高端人才而努力,研究生在这种模式下进行学习可以加快与外部资源的磨合,能以最大的限度去体现价值。研究生在这种模式下能接受多方面的教育,扩大知识面,并且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目前主流的联合培养模式分为以下三种:一是通过高校互换并且联合培养,来实现取长补短的功能;二是通过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进行联合培养;三是企业和高等院校合作,进行联合培养。

(二)协同理论

协同理论是由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著名物理学家哈肯教授最先提出的,也被称“协和学”或“协同学”。作为一种新兴学科,该理论在20 世纪70 年代被提出,并且得到了不断地发展,该理论以多学科交叉研究为基础,属于系统科学论的一个分支。1971 年哈肯教授提出协同的概念,1976 年他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在论述中他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人类社会还是大自然都存在一个共同现象,那就是有序和无序,在某种特定环境下可以实现有序和无序之间的相互交换,从字面上理解,协同工作就是有序,混乱就是无序,并且有序和无序之间还可以相互转换。

协同理论中,每一个子系统都有其独特的性能,它们之间的属性有着千差万别,但是在整个大环境中每个子系统又都是互相协作关系,他们互相影响着彼此。当在一个系统中,每一个子系统都在互相作用,并且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协助,共同完成一个目标任务,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整个系统处于一种有序的自组织状态,处于自组织状态下的系统可以产生1+1>2 的协同效应。协同理论主要是为了探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各种系统从无序逐渐演化为有序时的规律,并通过研究这些规律,揭示系统的自组织状态演化机制,和系统有序结构的形成机制。

四 科学研究协同研究生培养

(一)科学研究协同研究生培养的历史契机

1.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2006 年,我国宣布了要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让科学技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将科技创新转换为经济发展,实现科技创新指标。但是,目前欧美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仍然强于我国,我国的创新资源较为缺失并且缺乏整合,这些都导致我国的创新能力不足。我国目前的研发和创新处在资源分布不均匀,各自为战的状态,这样的状态也同样导致了行业内的一些关键技术无法得到突破。技术的发展需要不同领域的知识,目前技术的竞争不单单发生在国内,已经趋向于国际全球化竞争,创新的过程变得非常复杂,没有任何一个组织可以占据资源和相关技术领域的完全优势。所以只有结合每个组织的功能,形成一个全新的创新联盟,一起合作来攻克关键技术难点,这样才有可能成功。因此如何进行组织之间的合作、如何进行协同创新是这个时代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我国达成创新型国家目标的重要战略路径。

2.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的要求

2011 年4 月24 日,“协同创新”被首次提出,其重要本质之一就是教育与科研的协同。通过成立协同创新中心,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科研资源整合,相互学习、能力互补。协同创新是科研成果向应用转化的过程,也是科学研究促进人才培养的过程,是国家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提升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效率的有效手段。由此可见,实施协同创新必须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建立协同联动的有效机制,必须加快科技产业的政策改革和科研管理体制创新的步伐。以重大科研课题为平台,以协同创新中心为依托,建立“人才—基地—课题”联动机制,有计划地培养新兴学科领军人才,着重培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能力、突破关键科技难题的能力和促进新兴学科发展的能力。

3.“2011 计划”的实施

2011 年,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实施“2011 计划”,也就是“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目的是通过利用每所高校的优势,积极配合国内外的创新力量,将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的科研创新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构建出一个能够有效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新机制,创造一个适合创新的大环境,给创新一个温床。“2011 计划”能全面提高目前的教学质量,尤其是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这是实现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实现国家创新目标的重要举措,同时能将整个高等教学机构进行深入改革,将科教结合起来。“2011 计划”已经非常清楚的表明要以人才、教育、科研这三者结合为一体来提高创新能力,将其作为目前社会发展的核心任务来进行,在这个核心任务中,人才是根本要素,而教育是人才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研究生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处于高端位置,研究生教育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基本职能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研究生教育至关重要,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与研究生教育水平的质量直接相关。因此,在目前协同创新大环境逐步形成的情况下,要进一步推进对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打破创新主体之间存在的管理体制和技术机制方面的壁垒,将社会上的几大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如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地方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等,通过这些资源的优化,给创新提供养分,并且反哺研究生教育,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协同的主要特征

(1)协同性。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目的,将创新科技和高端人才的教育体制进行融合,将整个大环境视作一个大系统,实现大系统内的效益最大化,通过广阔的知识和人才储备来进行系统的创新。

(2)共赢性。共赢是指参与各方都能达到预期目标,获得共同利益。因此在整个系统的协同过程中,通过科学研究得到的成果可以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借鉴意义,这样不仅能有效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也可以通过一些外部组织的优质资源为人才的培养打下厚实的基础,人才得到培养后,这些优秀的新人才能更加快速的适应当下的环境,更好的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这样才能创造出更高层次的价值,提升整个科研创新的能力,然后再将这些案例作为教育素材放入高等教育中去,形成教育资源与科研资源的良性循环,实现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的合作共赢。

(3)开放性。在合作协同过程中需要互相开放各自的优势,特别是研究成果。同时整个合作的过程也是对外开放的,合作对象也是开放的。合作对象不仅仅局限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还涉及到很多外部环境资源,比如企业、政府、事业单位等。由于合作对象十分广泛,因此其涉及的合作领域也是非常广泛的,不仅仅包括自然科学,还包括应用研究,产业化研究等。成果开放,不仅体现在研究成果和教育教学成果上,同时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让受众不单单包含参与者和参与机构,同时还包括各类科研工作者。通过成果开放,进一步扩大受益者的范围,提供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便于相互学习和经验交流。

五 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一)概述

19 世纪德国威廉·冯·洪堡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思想,并在柏林大学进行了成功的实践。他提出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对于现代世界高等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的核心环节。“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是现代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现代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我国研究生教育沿用前苏联模式,“教学与科研相统一”也是我国研究生院教育的基本原则。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在教育领域和科研领域也进行了深入的改革,高等院校已经逐步形成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相互统一、融合发展的局面。科研院所不仅从事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也参与到研究生培养事业中,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培养虽然规模有限,但其地位却不容忽视。如今,国家正在加快创新型国家战略转型,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计划,以“2011 计划”“协同创新中心”“一带一路”等为代表的战略举措陆续出台,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协同效应。我国高校与科研院所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而联合培养研究生可以让双方优势互补,在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上实现双赢,成为高等院校和科研打破体制机制壁垒,发挥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协同效应的最主要的方式。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充分利用了威廉·冯·洪堡提出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避免“各自为战、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加强了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的联系。

(二)校所协同研究生培养

根据哈肯的协同理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合作关系,两者构成一个协同系统,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协同系统的两个子系统。在协同系统的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两个子系统均兼具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职能,两者此消彼长,形成一种竞争与合作的不稳定状态,在这种不稳定状态下,协同系统会出现相互协调的动力机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打破体制机制壁垒,发挥自身科研和人才培养的优势,发挥协同效应,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

1.内涵

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以高校院校的教学资源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平台或科研课题为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的协同主体。让研究生参与到科研课题中,在科学研究和创新发明的过程中,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科学研究以及开拓创新的的能力。

以联合科研项目的形式或科研院所给予的研究课题作为培养基础,为协同培养的研究生提供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在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培养、考察研究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的能力。

2.运行机制

动力机制。由科研院所主动发起,基于自身科研项目及科研人才储备的需要。众所周知,科研院所的科研项目多种多样,项目经费也需要得到支持。但是由于受到人员编制体系管控,导致科研力量非常薄弱,科研人员过少,无法实现科研的多形式。因此,通过与资源丰富的高校合作可以帮助科研院所解决这类问题。

运行机制。一般协同培养的研究生必须先完成高校理论课教学环节,然后再参与到高校或各类科研院所中的科研课题中,由于研究生之前都是处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缺少实际经验,因此在课题中,科研院所必须给研究生安排一位导师来进行指导,负责该研究生的科研指导、成果评估、论文选题等。因为研究生是全身心投入到科研课题目中的,因此其论文的选题必须和其研究的科研课题相关,还要兼顾其毕业考核。

评价机制。在整个科研项目过程中,科研院所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负责人,同时要和该研究生的校内老师进行沟通,将研究生在这整个课题中的表现情况如实反馈给其校内导师,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必须符合其所在高校的要求,当然研究生能否顺利取得学位,还需要进行完成其所在高校的的答辩环节。

保障机制。双方应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来进行约束,这样能有效的解决协同培养过程中的分歧。科研院所有义务提供人才培养的项目、经费以及开展科研所需的实验设施,同时要为提供住宿和津贴等。

3.经验与启示

(1)统一战略目标,明确战略协议。

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协同培养研究生的模式中,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必须在宏观战略目标中达成一致,目的是为了提高研究生完成实际课题的能力,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同时和科研院所一起协作突破科研中的关键技术,实现我国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在微观上,其实就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根据各自的需求进行合作,通过各自的专业性将人才培养细化,并且达到科研预期效果。同时要明确整个协同过程中的主旨是人才培养,并且根据相应的培养过程明确培养的责任权力及义务等。

(2)主体合理分工,实现功能互补。

我国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协同研究生培养时,第一点就是要明确各自的任务和所扮演的角色,并且要能清楚的知道自身的优势在哪里。高等院校的优势在于有一套完善的教育体系,并且有较好的理论基础研究,但是缺少实践的应用,而科研院所的优势是拥有贴合实际的课题和科研条件。在认识各自的优势后,进行分工协作,高等院校负责提供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理论知识,科研院所负责提供理论知识应用的课题,通过这些课题来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同时通过研究生的协作,来达到更加深层次的突破,实现技术的创新。并且,科研院所需要在整个过程中提供必要的补助以及科研经费、课题所需设施设备等。最后双方在整个协作过程中各自发挥优势,给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养分和助力。

(3)优化组织结构,完善管理流程。

协同理论指出,在一个系统里面会拥有很多子系统,系统必须将这些子系统进行有目的的自组织协作,使得整个系统能变得非常稳定有序。由此可见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协同研究生培养模式相较于高等院校单一的培养模式而言,是一个更加高效的系统,同时也是更加具有挑战性的系统。首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一起协调招生选拔,制定培养计划,同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成立联合管理委员会等管理机构,对研究生的培养考核等制度同样进行协同管理,定期讨论系统运行的情况。

4.完善建议

(1)提高科研院所导师理论指导能力。

科研院所导师自身具有一定理论基础,且在其行业内长期开展课题研究,实践经验丰富,因此科研院所导师能够在实践中给研究生提供良好的技术指导。但是由于长期的生产实践的第一线,对于科学研究的基础理论较为生疏,对高等院校的学术研究方法相对较为陌生,尤其在指导研究生方面缺乏经验,因此在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协同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需要选拔拥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拥有较高的指导水平的人员,同时要对科研院所导师加以理论培训,让他们兼具基本理论素养,适应高等院校指导研究生的模式,提高其指导研究生的水平和能力,帮助他们完成指导研究生的任。

(2)根据研究生特点进行分类指导。

研究生的选拔是通过考试来进行的,考试分成基础知识以及专业知识这两大块,通过这两大块的考试以确保研究生具有良好的应试能力和理论基础。通过考试的研究生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由于每个研究生个人或者其他因素导致其自身的科研能力以及知识广度、深度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研究生自身的特点来分配到不同的课题组,进行分类指导。通过分类指导,可以保证每个研究生能发挥其自身的研究能力,更好的为科研项目提供研究动力和创新动力。如果分配不合适,容易造成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研究生个人的多方损失。研究生浪费了宝贵的学习科研时间,自身能力未得到提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信任程度和合作关系都会受到影响。

(3)完善研究生考核评价机制

研究生培养的考核目标是培养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需要完善研究生培养的考核评价机制,打破“为论文、唯分数、唯奖项”的评价体系,引入综合评价指标和分配评价体系,对学术型、专业性等不同类型的研究生适用侧重点不同的评价体系。尤其要加入思想品德、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核指标来对研究生进行综合评价。考察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学术成果、身心素质、审美能力、职业素养、创新精神等,从而促进研究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