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邬宽滨
新闻导语是用简洁、概括的语言对新闻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提示和评点,吸引人们进一步关注新闻。人们往往形象的把导语比作“凤头”,寓意导语要写的像凤凰的头部一样精致好看。
明末清初小说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道:“在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可见,一条电视新闻能否引起观众的兴趣,能否以新鲜的,强烈的,集中的内涵刺激观众注意,“凤头”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新闻导语的作用
电视新闻导语是电视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落,要用简练生动的语言文字,介绍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内容、最主要的事实和最新鮮的状态,直观鲜明的揭示主题,概括提示新闻最本质的思想内容从而引起观众的关注和兴趣。
电视新闻导语主要有三个重要作用:
一是介绍新闻事实的核心,突出事件的精华部分,反映被采访对象的本质。二是揭示新闻的主题,显现记者对新闻事实的概括能力和主观态度。三是引起观众的兴趣。好导语就像好导游一样,激发你继续欣赏风景的欲望。
二、怎样让电视新闻导语“先声夺人”
电视新闻导语具有立体化、真实感特征,如何让电视新闻显得先声夺人,首先就要把新闻导语这个“凤头”描绘好。简要说就是要做到鲜、短、活。
1.突出“鲜”
导语是新闻的开始部分,能否调动观众对新闻的进一步关注是衡量导语写作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对于事件性新闻,特别是对于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的新闻,它的生命力往往与“昨天”或“今天”这个时间点密不可分,甚至具体到时间的几时几分。对于非事件性新闻,事件的本质并不是集中地表现在某个时间点上。要从事件发展过程中,找出新和鲜的点。
2.立足“短”
导语要求尽量短,要对新闻事实进行归纳、比较,把新闻中最关键、最吸引人的要素写进导语中去,而把其他的要素放在主体里表现,尽量摒弃“五要素”大集合的导语。
例如:美联社1945年8月14日发布的电讯稿《东京宣布无条件投降》,导语只有这一句话:“日本投降了!”没有比这更简单完美的了。
人们之所以把导语比作“凤头”,把要求信息量多的主体比作“猪肚”,把收笔有力的新闻结尾比作“豹尾”,就是要求导语短小精悍、引人入胜,达到管中窥豹而窥全貌的效果。
3.注重 “活”
导语要发挥吸引观众看下去的作用,这就要求导语一定要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要用神态语言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使受众在接触新闻的瞬间便产生兴趣,静心收看之后的新闻。
有则导语是这样写的:谁说小宝宝都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最近,上海海洋水族馆里的珍贵鱼类“紫红火口”,就从嘴巴里“分娩”出了近百条鱼宝宝。善于挖掘与以往新闻事实不一样的细节,并把它放到导语中来,这是写活新闻导语的有效办法。
三、十招写好电视新闻导语
具有吸引力的导语,就是一个好的导语。笔者从事基层广播电视新闻工作多年,也总结概括了一些导语写作的技巧和方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式:开门见山
这种导语适合于重大新闻事件,如时政新闻、财经新闻、灾难新闻等,无须任何铺垫,直接陈述事件最核心的信息。
第二式:化静为动
一个事件性的新闻,用动态的表现手法写,导语就会新颖有趣,活脱而有生气,所报道的新闻也就有了灵性,引人入胜。
第三式:欲擒故纵
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一放一抓,张弛有序。美联社有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却在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
第四式:借力打力
生活中总有许多新闻事件和观众熟悉的人物、事件,以及影视剧、小品相声、古诗词、格言警句等艺术作品暗合。在导语中,可以借助这些做铺垫,借力打力,激发观众了解新闻事件的兴趣。
《新闻夜航》在一则城市管理的新闻中是这样写的:“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最近哈尔滨道里区三姓村也多了一条路,不过这条路不是人走出来的,而是车轧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借力的内容必须是观众都熟悉的。
第五式:双雷贯耳
所谓的双雷贯耳,就是指要发现新闻中的某一要素,例如时间、地名、人名、特征等,这些要素与新闻事件之间的共同联系,巧妙结合,达到双剑合璧、共同出击的效果。
第六式:悬念于心
新闻最核心的信息或最独特的情节设计成一个问题,抛给观众,引起观众的好奇,然后用整个新闻来回答这个问题。此种写法也称“悬念发”,指的是做“扣子”或卖“关子”,常用于文学作品和戏剧表演。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观众的胃口,自然富有魅力。
比如新华社一条新闻导语:“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记者用一个敏感的问题,马上抓住了观众的心。
第七式:妙用修辞
第二代新闻导语不拘一格,可以运用比喻、拟人、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引用,等修辞方式。最常用是拟人和比喻。
1993年11月1日,《杭州日报》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张下午版报纸。《新民晚报》发了一则消息: 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响起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嗨,下午好!”我国第一张下午版报纸今日由杭州日报正式创刊。
第八式:按图索骥
按图索骥首先要找到骥所在的宝图,这张图在哪里呢?当然在记者的思维方式和新闻经验中。在新闻行业中,这种写法也叫速描法。新闻一开头,若能先给“五要素”中的人物和地点,描述勾勒出一幅图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么,这条新闻传播效果就会大大增强。 以往这种写法大量运用在报纸报道中,现在这种写法在电视新闻中也很常见。
第九式:烘云托月
烘云托月,实质上就是衬托。用相类似或相对照的事物作为陪衬或反衬,来充分反映所写的事物,这样的导语,最能使人神思。
例如:20世纪90年代,在中华大地兴起学雷锋新潮的同时,人们深情地呼唤着另一个名字——焦裕禄。
第十式:以小见大
一滴水可以反射出太阳的光芒。从小处着手,由小到大,从小事写起,小中见大,这样的新闻导语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以小见大的写法,好比土里寻金,只要新闻导语引好头,观众就会发现地下埋藏的金矿。
总之,导语虽短,却是“寸金之地”。要“描好”新闻的“凤头”,精心设计,精益求精,就会水到渠成,有所收获。□
(编辑/李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