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面对挑食的孩子

时间:2024-08-31

江苏省昆山市绣衣幼教集团仁宝幼儿园 王瑛珠



面对挑食的孩子

江苏省昆山市绣衣幼教集团仁宝幼儿园王瑛珠

案例

“王老师您好,乔乔胃不好,吃不了炒年糕,所以下午的点心就不用给她了,麻烦老师了,谢谢!”星期一的晚上,王老师收到乔乔家长的这条短信。考虑到孩子前两个星期有一天也是吃年糕,当时的确因不适而发生了轻微呕吐的现象。因此,王老师同意了。

第二天早上,王老师就告知班里的保育员,提醒下午吃点心时给乔乔准备一些饼干。

下午吃点心时,王老师不带班,她担心保育员可能会不小心遗忘,遂前去提醒。然而当她走近乔乔时,却发现保育员正悄悄地站在乔乔身后微笑。保育员见王老师过来,立即示意王老师不要声张。王老师仔细一看,却发现乔乔面对着自己眼前的一大碗年糕,正不知如何是好,默默地流眼泪……

保育员和带班老师的意见都是:乔乔以前在幼儿园里是吃年糕的,尽管她每次吃都很不情愿,基本上都是“憋”到最后才吃完,但起码她是吃掉的。为什么这一次说不吃就不吃了,会不会就是“挑食”!因此,不能轻易满足她的要求。

反思

冲突产生的原因:

这是一次比较明显的“教师权威”与“幼儿需求”之间的对决。孩子明显对“年糕”这一食物非常排斥,心理诉求是:无论如何不想“苦咽”年糕了。而老师认为:大家都吃,你说不吃就不吃,难道你今后一有要求我就妥协?其他小朋友模仿怎么办?

冲突背后的隐语:

纵观这一事件的前后,之前一直萦绕在自己心间的一个疑问又一次浮现出来:是什么令教师的做法与孩子的真正需求完全背道而驰?教师是真心为了孩子好,还是在一定程度上为了彰显自己不容冒犯的权威?

这样做好吗?

在这起事件中,教师仅凭自己的主观就决定了自己的教育行为,以不容商量的方式告诉孩子:你还得吃!孩子发现自己的面前依然有一大碗年糕,迫于教师的威严,她不敢不吃,又不敢说,只能默默地流泪。教师却站在孩子的背后“静观其咽”。教师的出发点当然也是好的:不希望孩子养成“挑食”的坏习惯,不希望孩子太任性,不希望……也许,孩子使劲勉强一下自己,也能够咽得下去,但是,这背后是孩子无法申诉的委屈与无奈,给孩子留下的心理阴影我们又应该怎么考虑?

其实,撇去“任性”的因素,有的人对个别食物天生的“敏感”“接受不了”也确实存在。让我们听听日本影星高仓健在随笔《期待着您的夸奖》里关于“被强迫着吃”的切身体会:“不要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孩子。他懂事以后,一定会反抗的……据说那样对身体也不好,人在吃东西的时候如果心情不好,情绪会不稳定的。”这是明明白白表达出来的对“强迫式教育”的反感,那么,那些没有表达出来的呢?

“挑食”的确不好,但勉强孩子在极其不佳的情绪下进食也未必是个上策!

“帮助孩子均衡饮食”的出发点固然是好的,但问题是:我们应该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引导孩子乐于接受?更进一步来讲,对于教师的要求,孩子就一定得无条件遵守或服从吗?让我们仔细地想一想:在这个事件中,教师倾听孩子了吗?孩子拥有和教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的确,我们盛多少,孩子就吃多少,作为保育者的我们这种做法比观察、了解、知悉每一个孩子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要省力得多。但是,这样“一刀切”的、“唯我独尊”的做法显然是不利于每一个孩子的良好发展的。

的确,教师需要“树威”,需要“说到做到”,但那是建立在对孩子尊重基础上的水到渠成的“被信服、被崇拜”。这样,孩子才会真正心服口服、乐意“合作”,要不然,就很有可能是现在的“沉默不语”,将来的“不堪回首”,甚至,由此“心生恨意”!

可以这么做吗?——

保育员和带班老师都有这样的猜测:也许,是孩子“挑食”,妈妈对孩子妥协了,才发了消息给老师。那么,针对这一可能,我们应该先联系家长,了解具体的真实情况,并且共同商讨出合适的处理办法。

如果不希望孩子的这一次表现又是自身骄纵的体现,不希望这条消息是孩子父母又一次无奈地对孩子的妥协,不希望自己在孩子的良好饮食习惯培养上“不作为”。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先盛一点给孩子,用心观察孩子的真实表现,再决定下一步更加恰当的引导策略,但这个方式绝不该是让孩子无从辩驳地“服从”!

我很赞同一位老师的说法:“慢慢培养孩子自己察觉身体需求并自我服务的能力,可能比单纯从保育角度去解决这个问题,更加理性有效,也更容易持续。”

我们不妨运用“建构主义”的处理方式来对待这一起事件。“建构主义”强调通过深入孩子的心灵,真实地触摸孩子的所思所想,在与孩子的积极互动中来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遇到问题时,不要先想着怎么办,而是先搞清楚为什么,把问题当成课题,甚至把问题当作科学研究来对待。在还没搞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前,绝不轻易下结论,而是设身处地地思考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通过点点滴滴的现象,深入挖掘现象背后的根源和本质,最后再对症下药,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直到解决问题。面对孩子的挑食,我们适宜的做法应该是运用各种合适的方法与手段,用心增进幼儿对食物的亲切感,摆脱负面情绪,从而引导孩子“乐于吃,吃得欢”!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自己是否始终把孩子放在首位,是否爱孩子,爱教育。“而这种爱,有时就在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和科学处理孩子的问题之中。”

再思考:

“幼儿在前,教师在后”,“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因材施教”……大部分老师对这些理念可以说是滚瓜烂熟、倒背如流。在公开的集体活动中,“尊重孩子”的理念往往会在一次又一次的磨课中被“智囊团队”反复琢磨,甚至被写进教案里以提醒执教者——“在幼儿讨论时,教师要蹲下来倾听”;“此处教师可回应——嗯,有可能!/你说得有道理!/等会儿我们来试一试……”“此处教师要表扬幼儿——速度真快!/真棒!”……但是,为何在日常生活的小细节中,教师就如此理所当然地无视幼儿的需求,一切以自己的主观来定夺呢?我觉得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教师对自己立场的主观认识——教师始终都以教育者自居,忘了自己也是孩子的合作者、观察者,更加重要的是我们还是幼儿心灵的呵护者!有时,做一个善解人意的教师,比做一个无比威严的教师更加具有教育的生命力!应彩云老师说:“善解人意的行为,总是充满了对彼方换位思考的理解……做一个孩子喜欢的善解人意的老师已是我们教师生涯最真实的意义。”

的确,再冠冕的强迫也是强迫,再善意的控制也是控制。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用“我建议”代替“你必须”,哪怕后者是为了孩子好。

成长

孩子不是在说教中“被成长”的,而是在及时的正向反馈中“一阶阶”进步的。“任何知识经验都不可能灌进孩子的脑子,任何道德规范都不可能贴在孩子的身上,只有靠孩子有兴趣、主动地去吸收……

任何教育行为的实施都是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服务的,如果我们的施教和引导违背了幼儿自身的身心特点,强硬而粗暴,那么,可能非但起不到良好的效果,甚至会与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初衷背道而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摒弃的是“成人化的培养思维”,而是要提醒自己:心里始终要有一双“观察了解孩子需要”的慧眼!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