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守时的较量

时间:2024-08-31

南京市浦口区泰山中心幼儿园 韩 清



守时的较量

南京市浦口区泰山中心幼儿园韩清

某月的考勤记录放到我的桌上,整整两页纸。A老师迟到12次,B老师迟到8次,C老师有一天迟到30分钟……我园教职员工49人,一个月迟到竟然达到50余人次,这些数据让我这个做园长的情何以堪?

仔细分析,迟到的都是年轻教师,保育老师比教学老师上班要早,却没有一人迟到。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智联招聘网针对职场迟到现象进行的调查,其结果是:工龄越长者迟到越少,因为多年的工作经历使他们工作观念稳定,时间意识强。经常迟到的人群多为工作3~5年的年轻人,此时他们进入工作倦怠期,迟到是表现最为明显的一个细节。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迟到的都是年轻教师了,因为我园教学老师以三十岁左右的青年教师为主,而保育老师多是聘用的五十岁左右的退休人员。

我翻看了工作安排表,接下来的周一是每月一次的教师例会,这是个合适的机会。怎样刹住这股迟到风呢?反复斟酌,我决定另辟蹊径。

第一招:晓之以理,立竿见影

教师例会上,先由后勤园长通报上月的出勤情况,我听到很低的议论声。当我走上讲台打开PPT,屏幕上跳出“迟到”两个字时,教师们有的相视一笑,有的表情略显尴尬。

“迟到的理由”“迟到造成的不良影响”“迟到的解决方法”,一张张PPT,说的是教师们都懂的道理,道的是教师们最真实的现状。

我发现每个人都在认真看,都在仔细听。对比着PPT上迟到的理由,教师们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呢?我看见A老师的脸好像有点红,F老师微微摇摇头……没有批评,没有点名,微妙的气氛中会议结束了。借助PPT抽丝剥茧,晓之以理,我期待着效果。

一周之后,我调看考勤记录,一周内只有4人次迟到,效果显著。

【反思】

例会上我只是将迟到的现象提出,帮助大家分析,并没有点名批评任何人。因为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我园的教师团队也是积极要求进步的,她们在观看PPT的过程中,一定会警醒。迟到人数大大减少,说明我的第一招正中靶心。

可是,一周还是有4人次的迟到,后面我还要做什么呢?还可以采取什么温和有效的管理方式呢?

其实,教师们对于迟到是非常内疚和紧张的,但是当自律遇到惰性,惰性赢,自律输,表现在行为上就是迟到。另外,很多年轻教师晚上睡得迟,早上起不来是迟到的主要原因,我试着用自己的行为影响教师,用面对面的方式提醒教师不再迟到。

第二招:“石狮”守门,行之有效

第二周开始,比上班时间提早10分钟,我站到幼儿园大门前。

七点三十五分,传达室里已经来了五六个孩子,值班老师和孩子们说着话。A老师拿着早点,晃晃悠悠地走了进来,看到我赶紧加快速度,把手里的早点往身后收了收。

七点三十六分,一辆汽车停在了门口,B老师从副驾驶位冲出来,先录了指纹,又跑回车上拿东西。再次进门的时候方才看到我,一边结结巴巴说着“早早早”,一边从包里掏出一盒牛轧糖,分发给我、保安师傅和值班老师。

B老师刚进去,一辆电动车“嗖”地冲了进来,精准地停在指纹打卡机前。C老师伸出手指录指纹,录了好几次都没能成功,急得涨红了脸,嘴里直说“怎么回事”,最后在保安师傅的帮助下录入指纹,长吁一口气后得意道:“还好还好,还有1分钟。”待她转身发现我时,吓了一跳,急忙说“园长早”,吐了吐舌头赶紧把车推到车棚。

第二周的考勤记录显示,迟到2人次。

【反思】

英国管理学家赫勒在实践中总结道:“当人们知道自己的工作有人检查时会倍加努力。”我提前10分钟站在幼儿园大门口,实际上是一种暗示,督促会迟到的教师务必准时到岗。由教师们见到我时“加快速度”“收起早饭”等反应不难看出,大家对于园长站在门口还是颇有压力的,也能觉悟到最好比规定的时间早几分钟进入幼儿园,这使得我的“石狮”守门法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个别人依然有时迟到,我个别问题个别对待,使出第三招。

第三招:表扬期望,静候佳音

E老师自从有了孩子以后,连保安师傅都知道她的风格就是“以秒计算,踩着点到”。今天还好,踩得比较准没有迟到,但每月都会出现一两次因没踩准点而迟到的情况,为此我曾和她谈过心,收效甚微。

午休时,碰到了正在走廊忙碌的E老师,她见到我忙问:“园长,我们班的美食区这样布置是不是更好?”E老师的聪明能干是幼儿园人人皆知的,唯有上班踩着点这个行为像美玉上的瑕疵。

“你们班的美食区能够提供半成品让孩子乐此不疲地玩,你动了不少脑筋,不愧为我们园的优秀教师!不过,要是早上能早一点儿到就更是个优秀员工了。”E老师听了我的话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园长,我懂的。”

【反思】

E老师工作多年,工作态度已经基本定型,从观念上她根深蒂固地认为只要自己兢兢业业工作,上班偶尔迟到无伤大雅。的确,时常迟到并不意味着她不热爱自己的工作,但是当迟到这个事实不断重复,就很容易给大家留下工作不踏实的印象。想转变E老师,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表扬加期望”,使出第三招,特别的方法给特别的教师。我相信,时不时敲打她,才是适合她的策略,这能增强她的工作责任心和荣誉感。对症下药的管理方法加上时间,一定能让E老师转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