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托班开展区域活动的探索

时间:2024-08-31

江苏省省级机关第一幼儿园 周 艳



托班开展区域活动的探索

江苏省省级机关第一幼儿园周艳

学习性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实现。不同的材料蕴涵不同的教育功能,不同的材料会萌发儿童不同的活动行为和思维创造。2~3岁孩子的特点是生长发育快,但动作协调性差;处在口语发展的关键期,自我意识开始萌芽;直觉行动思维,情绪不稳定。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区域活动应体现分散、自由、自主、宽松等特点。我们该怎样为这些孩子创设活动区,提供怎样的操作材料呢?

一、托班的活动区创设

1.根据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设置活动区。

托班孩子对外部世界和客观世界充满好奇,各种感官也处在较为活跃的状态,他们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探究客观世界的尝试不断增加。在这个阶段,托班孩子大肌肉动作的协调性还不够。随着大脑的发育和成熟,他们动作的准确和精细程度在不断提高。我们根据孩子现有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设置了“小小书屋”“娃娃家”“玩一玩”等三个活动区域,投放于各个区角的材料以“安全”(托班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极差)“量多”(为减少孩子之间的冲突)“多用”(一物多用,可利用价值高)为原则。

2.根据孩子兴趣变化增添活动区。

随着孩子生活经验的丰富和行动能力的加强,我们逐步增设了新的区角。如当孩子在幼儿园学习了自己进餐,有了动手吃饭的经验后,我们开辟了“生活区”,幼儿在给“小动物”“小娃娃”喂饭的游戏过程中既发展了小肌肉动作,又巩固了正确拿调羹的生活技能。又如孩子们有了涂鸦的经验后,我们适时开设了“涂鸦区”,让他们用笔在纸上“乱涂乱画”,充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再如,在孩子们有了印章画、手指点画、手掌印画等美术活动的实践经验,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我们立即开辟了“玩色区”,提供红、黄、蓝、绿等颜料及印章、画纸等材料,让他们自由选择方式作画,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又发展了辨色能力。

3.注重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设立自由活动区。

托班的孩子喜欢独自游戏,为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我们尝试开设了“自由区——休闲小筑”。在这里,孩子们可以玩从家里带来的玩具,每天允许带一件,并可以与同伴交换着玩。这样不仅提高了新生的入园适应能力,而且增进了孩子之间的交往。在这个区域中我们还提供许多没有固定玩法,可以组合的材料,如大插片、大纸砖、指偶等,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相互合作,自由组合,做做玩玩。

4.将集体教学与活动区相结合。

由于托班集体教学的时间较短,教师要做到观察和照顾每一个孩子的需要和水平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将集体教学的延伸和探索部分与活动区相结合。集体教学中的许多游戏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而且也需要反复操作才能获得相应的经验。活动区活动是集体教学的延伸,满足了孩子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区域活动内容与主题活动内容是相互关联的。区域活动既可以是主题教学活动的延伸,也可以是对主题活动内容的丰富。如在“水果孩子”主题中,我们设置了美工区——涂色:水果孩子。这就是一个集体教学活动的延伸部分,目的在于激发孩子对色彩的兴趣,愿意动手涂色;益智区——水果穿穿乐,是我们为丰富主题内容而设计的一个活动,目的在于感知水果的色彩、大小,促进孩子手眼协调发展;在阅读区的墙面上我们结合主题增添了故事《大苹果和小苹果》以及各种水果的图片,供孩子练习讲述,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冬天”的主题活动中,我们提供了与主题活动相关的故事图书——《冬天冷啊冷》《白衣服真漂亮》等,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结合主题我们还在益智区设置了“有趣的手套”等活动。

二、托班活动区中材料的投放

材料是儿童探索和学习的桥梁。我们努力将发展目标、活动内容以及期望孩子们获得的经验蕴涵在所提供的材料之中,使他们通过操作主动获取多方面的经验。

1.提供的材料具有一定的情景性。

越是儿童不熟悉,不需要的内容,儿童学习的依赖性、被动性就越大。只有当儿童觉察到学习与他自己有关时,才会全身心投入,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学习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且会产生自觉主动的学习行为。这就要求我们在提供材料时应该注重生活情景性。

如在图书区中,提供一些软垫、靠垫,供托班孩子坐和靠。从托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我们也制作了一些空白图书、各种住在房子里的动物图片(贴在墙上),鼓励孩子将墙上的图片取下,贴在空白图书上来自制图书,并讲述。孩子们聚在一起讲述,可自言自语,也可讲给毛绒玩具听。孩子感受到了区域内宽松、和谐的氛围,就会激发起主动阅读、讲述的兴趣。

2.材料要安全,尺寸大,而且色彩鲜艳。

小年龄的孩子在摆弄材料的时候,喜欢将小的玩具往嘴、鼻子里塞。我们在选择材料时,应该挑选体积大、重量轻、颜色鲜艳、质地柔软、数量多而且又适合平行游戏的材料。如“建筑工地”活动,我们提供了大型海绵积木、奶粉罐、大大的毛绒玩具。图书区中提供布制的图书,既不容易坏,又便于清洗,等等。

3.材料提供要有目的性。

材料投放的目的性是指教师在选择操作材料时,能够把握孩子的基本特点,考虑材料对孩子的适宜性,同时,力求使材料能够满足孩子现阶段的实际发展需要。

对于托班孩子而言,一些以提高手指小肌肉灵活性和动手能力,生活习惯为主要目标的材料就较适宜放在区域活动中。比如在生活区里提供木珠、鞋带、吸管、玻璃线,让孩子进行穿木珠、穿吸管的练习,提高手眼协调性。

一个目标可以通过许多材料的共同作用来达成,同样一种材料也能够为多项目标服务,如提供给孩子一些袜子,既可以让孩子翻袜子,提高生活能力,又能让他们练习夹袜子,提高手眼协调性,还可以让他们给袜子配对,提高分类能力。

因此,教师要将孩子的发展目标与材料的教育功能对应起来,有目的地引导孩子进入到活动中,通过孩子的操作活动,使他们逐步接近预定的目标。同时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材料在不同区域的多种教育作用,进一步提高材料投放的目的性。

4.材料的提供具有层次性。

材料的提供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使每个孩子在现有水平上有所发展。对于孩子而言,年龄越小,存在的差异就越大,因此给托班孩子提供的材料更应体现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例如在“夹夹子”区域活动中,我们就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提供了不同的夹子,有菠萝、草莓型的水果夹子,有普通的夹衣服的塑料夹子,后一种夹子开合比前一种有一定的难度。我们还提供了孩子夹在头上的发夹,有蝴蝶形、花朵形等,但这类夹子捏手处较小,开合紧,所以更难让夹子张开、合拢,需要一定的指力才能张开。最后我们提供的是木夹子,这种夹子很紧,必须等孩子在熟练运用前几种夹子的基础上运用很大的指力才能打开。这样,不同难易程度的夹子,让小肌肉动作发展不同程度的孩子都有了合适的操作材料,他们能在不同的操作中获得不同的发展。

这样层次的安排,让不同需要、兴趣、能力的孩子自主参与活动,缺乏自信的孩子通过活动看到成功,体验成功,已成功的孩子不断看到新的前进方向。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材料。

5.材料的提供具有多功能性。

孩子的探索性学习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与创造,多功能的材料能激发孩子的创作灵感,使区域探索活动更加有趣。材料的多功能性就是尽量做到一物多用,一物多玩。如娃娃区中的汤圆、酒酿圆子(毛毛球),美工区中毛毛球制作的毛毛虫、蝴蝶、蜗牛等,感知操作区中喂娃娃吃的食物,使一物多用发挥到极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