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策略初探

时间:2024-08-31

■张新

(安徽省萧城一中)

引 言

内部控制作为我国现代化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我国的企业还是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都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和实践。我国的事业单位承担着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对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任务,单位运营的公益性是其最重要的内部控制特点之一。因此,在我国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上,并不像企业单位一样涉及一系列的经营和投资控制内容,其内部控制主要是对财政资金进行安全性的保护,或是从事业单位资产的角度进行内部控制,防范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从而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损失。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拥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其必须采取科学的内部控制策略。

1 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策略的价值

事业单位若是拥有健全的内部控制策略,既可以有效地规避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也能显著提升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因此,提高我国当前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水平对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在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中也会遇到许多的风险,因此,拥有良好的内部控制策略将积极有效地协助事业单位规避风险。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拥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对管理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进行合理的改善,为事业单位管理的核心财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工作保障。并且,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强化也能够提高其对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在管理中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提高事业单位最终的经济效益。加强内部控制有利于单位资源配置工作的高效实施,对发展中存在的风险也能有效地规避。在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应对单位的各项业务进行控制管理,这也需要在该项工作开展之前,事业单位应针对内部控制的重点进行规划和实施,为后期各项工作顺利落实提供有力的保障[1]。拥有良好的内部控制,既能为事业单位营造积极、公正的工作氛围,也能使得职工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端正对待工作的态度。

2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整体情况

我国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工作范围涉及较广,其会计核算体系相对更为复杂,并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侧重点与其他企业相比也有所不同。我国当前事业单位涉及的服务类型广泛,相对应的业务活动也较多。在和企业单位一样拥有收入支出、资产管理、商品购买等经济活动的同时,其还有自身专有的业务活动类型,例如执法、检查等业务活动。所以,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所涉及的业务范围相对更加广泛。我国当前事业单位均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落实该制度要求下的会计核算准则。相对于企业单位单纯的应用企业会计准则而言,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体系内容更加复杂。并且,在内部控制中,企业单位多关注实现战略、运营目标,而事业单位拥有非营利性质,更关注自身经济活动的风险控制和风险防范,以及保护干部、防治腐败工作的落实等。因此,我国当前的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中与企业单位仍有很大的差别,我们需要根据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来对其内部控制的策略进行分析和改善。

3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内部控制理念较落后及意识淡薄

拥有良好的内部控制观念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得以健全和实施的重要保障,但就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而言,由于内部控制在我国出现以及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很多事业单位领导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认知还不够科学全面,对单位内部控制并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内部控制意识较为薄弱。在事业单位中,许多领导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只是流于形式,只重视单位事业的发展,而忽略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对内部控制的宣传程度也不足,这将导致员工对内部控制不够重视[2]。个别领导认为,单位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应由单位的财务部门进行掌控和管理,不需要单位领导去重点的关注和管理,有的领导甚至会直接将单位的内部控制看作是其财务部门的专属事务,这也导致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始终无法有效落实。

3.2 各单位内部财务制度不统一

在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中,其财务部门是单位的核心所在,但目前部分单位只用一般的财务规章制度来代替内部控制,导致各单位的内部财务制度始终无法完善统一。各单位在内部专项经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上,只注重对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进行约束,而忽略了事业单位资金的安全性和财务制度的统一性。并且部分单位对内部的财务问题仍然应用以往的经验和惯例来进行解决,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工作过于随意性,对业务流程的控制过于简单。目前,许多事业单位并没有设立专业的财务内部控制部门,对单位内部财务的控制过于忽略,对于与财务控制有关的规章制度不够了解和明确,导致单位内部相关人员的工作无法顺利地开展和实施,并且也不能为提高内部财务工作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提供有力地保障。

3.3 内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内外部监督机制仍然不够完善,在事业单位中内部审计、纪检监察部门都是内部监督主体,但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从我国当前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情况可以看出,其多数都是处于“单位领导,领导监督领导”的情况,这将很容易导致事业单位的审计部门在工作上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其自身的监督和评价职能也缺少一定的权威。从事业单位内外纪检监察部门来看,其主要负责事业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但在实际的事业单位中,内外纪检监察部门的人事关系主要都是在本单位,在工作上多受于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双重管理,以至于事业单位内外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效果并不理想,进而导致事业单位内外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力度始终无法得到改善和提升,内外部监督机制始终无法得到完善。

3.4 内控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

我国当前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方面的人才紧缺,部分内部控制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并且缺少一定的专业性和职业性,许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也无法满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需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能否得到科学有效地贯彻落实,取决于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工作人员,但由于大部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上的管理人员缺少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对职业发展方向的判断能力,导致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始终不够完善。

4 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策略分析

4.1 积极转换观念,加强内部控制意识

在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方面,应该积极转换传统的工作理念,加强对单位内部控制的意识,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这都将是事业单位对内控工作重视程度的具体表现。从当前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来看,首先,管理层应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进行正确的审视和认知,对单位在经营管理中遇到的风险和问题进行及时的反思,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预防和解决,对其进行良好的掌控,防止其在实践中对事业单位造成破坏和损失。其次,也要加强在单位内部对内部控制的宣传力度,通过建立相关的部门和制定相关的制度,让单位内各个职工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工作对单位运营的重要性,建立起内控工作与各职员之间的联系,进而提高其工作水平和效率[3]。最后,应及时避免单位管理层对内部控制持有错误的认知和理解,对其全面覆盖单位的具体特征进行讲解和掌握,在单位内营造积极活跃的工作氛围,为内控工作后期的开展提供有力地保障。

4.2 强化会计核算,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在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过程中,部分事业单位出现了较为突出的“重购置、轻管理”、资产闲置、公共资源浪费等问题,这严重损害了单位及国家的利益,甚至会导致腐败现象的产生,并且,由于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体系相对比较复杂,很多时候难以发现问题出现的源头。因此,应不断强化单位的会计核算,加强事业单位对资产的管理,建立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检查机制,为加强资产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4.3 稳抓内控权责体系建设

事业单位健全的内控权责体系建设,能够使其内控意识层面的思路、行为层面的策略,都得到切实地落地,从而产生实效。这是一项促进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形成严密的闭环的必要性工作。其一,要形成严谨的内部控制决策机制。事业单位的内控决策,不应该仅仅是某个人或某些领导的事务,而应该充分立足于民主、集中的原则,设置相应的决策机构,以避免决策的盲目性。例如,事业单位可设定由职工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决策机构,在关键性内控决策方面发挥作用;由单位主要领导层组成日常决策组,针对日常性的内控管理事宜作出决策。其中,无论是关键性事务,还是日常事务,凡涉及到相对复杂的管控内容的,均应该以充分的前期调研为基础,并通过集体议事的流程,继而形成决议决策。其二,要对内部控制中各部门的权责进行规范。内控工作的系统化实施,需要单位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各业务部门、内审部门等的集体性配合,所以事业单位务必要先将各部门责任细化分解。这也是为相应的监督管理奠定基础。

4.4 构建完善内外部监督机制

构建完善的内外部监督机制有利于发现内控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进而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保证内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落实。首先事业单位的应单独设立与内部控制相关的职能部门,负责单位内外部控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策略实施。其次,事业单位要建立一系列与经济活动有关的部门,建立财务、政府采购、资产管理等部门,为各部门间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完善事业单位的内外部控制范围。最后,事业单位应充分发挥审计、纪检监察部门的作用,对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整改,确保内部控制体系能够有效的被应用。

4.5 提升内部控制人员素质

在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素质的过程中,首先应完善单位的人力资源政策,在应聘工作人员时,要首先考虑员工的职业素养、道德水平和专业能力三方面,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进行应聘,选择出合格的专业人员。其次,事业单位也要加强对内部控制人员的培训,通过对内控人员定期的培训,来提高内控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最后,在单位编制允许的情况下,应引进一批拥有良好内控专业素养的人才,满足内部控制工作的需求。

4.6 围绕单位内控需求构建信息化体系

信息化建设对于新时期的事业单位而言并非新事务,甚至很多单位已经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初具规模、初显效果。但是,整体上,各事业单位还未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达到足够成熟的程度。对于内部控制与管理而言,信息化技术以及相应的系统、管理体系,均是能够对其策略实施形成助力的手段。而事业单位应当在前瞻性的意识指导下,利用好信息化,围绕自身内控需求构建信息化体系。例如,事业单位可将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加以利用,把它们嵌入到相应的预算管理系统、业务数据统计系统中,从而使内控中的业务、财务二者形成紧密的、长效的关联;可设计开发一款成熟的信息管理系统,在模块设计上,充分贴合本单位管理需求,尤其是能在系统内部搭设多元贯通的部门间交流渠道,破除信息壁垒,从而在技术层面上形成对单位内控实施的支撑。而且,借由进行内控信息化体系构建的良机,事业单位也能够梳理和调整其原有的工作模式中的不当之处,剔除冗余流程、突出关键环节,从而使信息化的工具切实成为内控工作的得力助手。

5 结 语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需要事业单位进行长期的坚持和不断地完善。因此,在内部控制建设和完善的过程中,各单位应不断强化工作人员的内控意识,加强内部控制的管理水平,健全内部控制的监管机制,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专业水平,为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和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进而促进我国各项事业健康、稳定、有序地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