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石婷婷
[摘 要]服饰作为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融合的产物,是一个时期精神和物质综合的体现,发展到唐宋时期,各自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唐代女性服饰兼容并蓄,雍容华贵。宋代女性服饰则呈现出简约、含蓄、淡雅的特点。本文旨在研究唐宋时期女性服饰风格的变化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关键词]唐宋;女性服饰;服饰特点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强大且繁荣的朝代,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使当时唐朝与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较为频繁。“大体来说,唐代文化以接受外来文化为主,其文化精神及动态是复杂而进取的。”宋朝社会战争频繁,社会长期处于动荡的状态,虽然宋朝时期社会经济有所发展,但人们的思想趋于保守,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也几乎停滞。服饰作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融合的产物,唐朝女性服饰款式多、色彩艳、胡人气息浓重,而宋朝女性服饰则简约、淡雅、含蓄,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
一、纹饰与色彩的变化
唐宋时期女性的主要服饰都以襦服裙为主,即上穿短襦,下着长裙。但在质地、纹样与色彩方面却不尽相同。唐朝女性服饰图案丰富华丽,极具特色,“锦面上树叶披纷、树绘弯垂、蝴蝶蹁跹,十分生动。”元稹诗句“藕丝衫子藕丝裙”,张佑诗句“鸳鸯绣带抛何处,孔雀罗衫付阿谁”,欧阳炯诗句“红袖女郎相引去”。从这些诗句看唐朝女性喜欢红,浅红或淡赭,浅绿等色,并加上“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的金银彩绣为饰,外观更是美不可言。“血色罗裙饭酒屋”;“罗秀生香香不已”可以看出唐朝宫廷女性更偏爱罗衣。
宋朝女性服饰较之唐朝,风格趋于含蓄简约。服饰纹样清秀,颜色淡雅。唐朝服饰纹样多有富贵之气,而宋朝则趋于写实。宋代的蜀锦,刺绣工艺高度发展,但在宋朝,女性服饰多以印花布为主,《宋史·舆服志》载:“(高宗)绍兴五年……龚茂良奏:‘臣又闻中宫服浣濯之衣,数年不易。”由此可见,在宋朝,丝织品很少用于制衣。“春山白新裁”,“天碧罗衣拂地垂,美人初著更相宜”,“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由此可见,宋朝服饰在色彩上,崇尚冷色。
综上,唐宋时期女性服饰虽在款式上基本一致,但在纹饰与色彩上截然不同,唐朝艳丽多彩,宋朝浅亮明净;唐朝富丽奢华,宋朝淡雅简约。
二、对胡服接受态度的变化
中国服饰从南北朝时期就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唐朝时期,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交往以及胡舞的兴起,使胡服在女性中流行起来。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女子流行穿胡服骑马。它的特征是翻领、对襟、窄袖,下身穿裤子,脚上穿靴,头戴胡帽。在陕西等地的墓中壁画有大量反映。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绢画中也有这类服装的妇女。《新唐书·五行志》记载:“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中写道“小头鞋履窄衣袖,天宝末年时世妆”,描写了当时在胡人衣冠的影响下宫女的着装。由此可见,唐朝对胡人衣冠采取的是接纳的态度。
宋朝时期,由于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不断,对胡服的接受态度也有所转变。宋仁宗庆历八年诏,禁止“士庶仿效胡人衣装,裹番样头巾,著青绿,及乘骑番鞍辔,妇人多以铜绿、兔褐之类为衣。”宋朝颁布严格的禁令,禁止穿着胡人衣装,对胡服的态度是抵制,畏惧的。
三、唐宋时期女性服饰风格变化的原因
服饰文化,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同时也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民族心理。从整体上看,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一个王朝,是一个繁荣开放的朝代。唐朝丝织业发达,因此唐朝时期,女性服饰多采用薄、轻、透的丝织品。唐朝思想开放,儒、释、道三足鼎立,人性得到充分的张扬。表现在服饰上则呈现出华丽、开放的特征。宋朝在与北方少数民族的连年战争,社会动荡不安,宋朝的经济较之唐朝更为发达,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经济活动活跃,然后国家积贫积弱,历朝统治者多强调务实从简。宋朝理学的兴起,封建的宗法、礼教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因此宋朝服饰趋于质朴,简约。
参考文献:
[1]傅乐成,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中国通
史论文选,台北,华世出版社,1979,第
305页.
[2]缪良云, 中国历代丝绸纹样,北京,中
国纺织工业出版社,1998,第94页.
[3]脱脱等, 宋史·舆服志, 北京, 中华书
局,2000,第2392页.
[4]徐松, 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出
版社,1957,第1782页.
(编辑/刘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