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高伟城 陈伟彭 邓秀美
(惠州市博罗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 惠州516000)
女性阴道为开放性腔道,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体系,其微生态平衡主要受阴道菌群以及机体免疫反应性两大因素的影响[1]。正常阴道菌群以乳杆菌等专性和兼性厌氧菌为主的系统,它们与宿主、外界环境之间构成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动态平衡的微生态系统,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就会造成局部微生态失衡,从而发生阴道炎,甚至会诱发一系列相关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2-3]。因此,了解并关注成年女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微生态状况,能够积极预防与控制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通过对成年女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微生态进行评估探讨,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纳入2017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我院妇产科门诊诊断为阴道炎的患者120 例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年龄16~72 岁,平均年龄(33.56±5.94)岁。纳入标准:①确诊为阴道炎患者;②均存在白带增多、阴部异味、瘙痒等情况;③非生理期。排除标准:①排除使用阴道栓塞者;②检查前4d 内有性生活者;③检查前7d 内使用过抗生素;④妊娠、哺乳期女性。纳入同期于我院门诊体检中心的健康女性480 例为对照组,年龄18~75 岁,平均年龄(34.01±6.15)岁,对照组与研究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用无菌医用棉签采集所有研究对象阴道分泌物样本后1h 内送检,所有检测标本用试剂盒配套稀释液稀释后,分别进行显微镜检测以及干化学酶法检测(pH 值、H2O2、白细胞酯酶)。
1.3 阴道微生态判定标准
1.3.1 阴道炎的诊断标准:①滴虫性阴道炎(TV):显微镜检查发现阴道毛滴虫即可诊断;②细菌性阴道炎(BV):Nugent 评分≥7 分即可诊断;③需氧性阴道炎(AV):AV 评分≥3 分即可诊断;④外阴道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VVC):显微镜检查发现假丝酵母菌的芽孢或菌丝即可诊断。
1.3.2 阴道清洁度的诊断标准:Ⅰ度:阴道乳酸杆菌较多,无其他杂菌,上皮细胞充满视野,白(脓)细胞0~5/Hp;Ⅱ度:阴道乳酸杆菌数量适中,少量杂菌,上皮细胞充满1/2 视野,白(脓)细胞5~15/HP;Ⅲ度:阴道乳酸杆菌较少,杂菌较多,上皮细胞较少,白(脓)细胞15~30/HP;Ⅳ度:阴道无乳酸杆菌,有大量杂菌,视野内无上皮细胞,白(脓)细胞>30/HP。
1.4 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 19.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阴道炎患者与对照组阴道清洁度检测结果比较:研究组阴道清洁度检测情况为,Ⅰ度检出率5.00%,Ⅱ度检出率37.50%,Ⅲ度检出率50.83%,Ⅳ度检出率6.67%;对照组阴道清洁度检测情况为,Ⅰ度检出率82.71%,Ⅱ度检出率16.46%,Ⅲ度检出率0.83%,Ⅳ度检出率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阴道清洁度检测结果比较[n(%)]
2.2 阴道炎患者与对照组阴道形态学检测结果比较:120 例患者中阴道单一感染79 例(65.83%),混合感染41 例(34.17%),单一感染包括TV 患者11例(9.17%),BV 患者16 例(13.33%),AV 患者32例(26.67%),VVC 患者20 例(16.67%),研究组与对照组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阴道炎患者与对照组阴道形态学检测结果比较[n(%)]
2.3 阴道炎患者与对照组阴道功能学检测结果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pH 值、H2O2、白细胞酯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阴道炎患者与对照组阴道功能学检测结果比较 [n(%)]
女性阴道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环境,健康女性阴道内存在多种正常微生物菌群,并与机体、环境共同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对阴道起保护作用,阴道菌群平衡一旦失调,就会促使阴道发生感染,导致阴道炎发作[4]。阴道炎是妇产科门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以及红肿等,其病因复杂,病原菌种类多,以滴虫、细菌、真菌等为主[5]。目前临床常用的对阴道炎诊断的方法为传统的显微镜镜检方法,但该方法无法满足临床的诊疗需求,因此使用能针对女性阴道微生态进行系统评价的体系,重建患者阴道微生态平衡系统,减少阴道炎复发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6]。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阴道清洁度检测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阴道清洁度以Ⅱ度、Ⅲ度为主,表明阴道炎患者阴道清洁度较差。分析原因为,健康女性阴道生理解剖结构能够抵御病原菌入侵,有效保护阴道,减少阴道炎发生,而阴道内的微生物环境由于各种因素发生改变后,阴道乳杆菌就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阴道菌群失调,促使阴道清洁度异常。本文研究结果还显示,120 例患者中阴道单一感染占65.83%,其中TV 患者11 例(9.17%),BV 患者16 例(13.33%),AV 患者32 例(26.67%),VVC 患者20 例(16.67%),混合感染占34.17%,研究组与对照组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表明阴道炎患者存在单一感染与混合感染,单一感染以AV 比例最高,VVC、BV、TV 次之,阴道炎患者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较健康女性较高。阴道炎患者阴道内乳杆菌被拟杆菌属、加德纳菌属、消化链球菌属等多种杂菌取代,促使阴道菌群失调,通过形态学方法对阴道菌群进行检测,能够同时诊断多种阴道炎类型,鉴别单一感染与混合感染,减少因单纯治疗一种阴道炎导致阴道炎反复发作的可能性。此外,研究组与对照组pH、H2O2、白细胞酯酶比较也有明显差异,表明pH 升高、H2O2下降以及白细胞酯酶阳性会增强病原菌感染,加快阴道微生态失衡。通过功能学方法对阴道菌群进行检测,能够对阴道微生态进行全面评价,弥补形态学检测无法显示阴道菌群功能的缺陷,两者结合有利于对阴道炎作出正确的判断。
综上所述,建立一个全面而客观的针对成年女性阴道炎阴道微生态状况的综合评价体系,探讨阴道微生态菌群检测对阴道炎患者诊断及康复状态的评估价值,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实验室依据,为运用微生态调节剂辅治女性阴道炎提供理论依据。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