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儿高热惊厥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时间:2024-08-31

席 颖,胡淑萍

(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381;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381)

小儿高热惊厥表现为肌肉出现不能自主控制的抽动,伴随眼睑上翻、眼球斜视等,反复发作容易导致癫痫,严重者会对患儿的神经发育造成难以修复的损伤,影响语言沟通及自主行动能力[1]。现主要采取物理降温、抗惊厥、镇静等治疗,地西泮为临床常用药物,能够松弛骨骼肌,在急性期确实能发挥较好的镇静、抗惊厥以及缩短发作时间的作用,但单用效果不理想,常需联合其他镇静类药物治疗[2-5],同时长期应用会使患儿神经发育受损,影响患儿的记忆和学习能力,对智力的影响有可能持续到成年[6]。中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急性发作疗效较好,安全性及时效性高,不良反应少,现将近年来中医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研究综述如下。

1 内治法

化痰息风法。郭大畅等[7]用加味金粟丹治疗小儿高热惊厥,对照组70例予布洛芬降温、地西泮或者苯巴比妥镇静抗惊厥、治疗原发病、在惊厥复发方面不予处理。两组治疗效果显示,总有效率治疗组(69.7%)优于对照组(54%)。在惊厥复发率方面,对照组再发惊厥者为38例、复发率60.3%,治疗组再发惊厥者为74例、复发率为44.8%,说明服用加味金粟丹的治疗组能有效减少小儿高热惊厥的复发。

清热定惊法。陈映辉[8]自拟通腑泄热方治疗小儿高热惊厥,方中以大黄为君药苦寒沉降,重在清热泻火;臣药配以枳实、莱菔子,发挥其消食行气,除满消胀之效;僵蚕、蝉蜕、钩藤为使药,以达平抑肝阳、定惊安神之功,结果通腑泄热方的疗效要明显优于常规西医对症治疗的对照组,且兼备安全性及时效性。

镇惊平肝法。陈国庆等[9]用羚角钩藤汤治疗小儿高热惊厥,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可以更加及时有效的控制惊厥症状,能有效的减少惊厥复发次数以及癫痫次数,同时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优于单用西药治疗(P<0.05)。余家莹[10]用清肝镇惊汤治疗小儿高热惊厥,对照组30例用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30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肝镇惊汤,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息风防复法。董幼祺等[11]收治272例,治疗组138例用固本防惊汤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复发,对照组134例口服地西泮治疗,结果治疗组1年内复发率为20.3%,中医症候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复发率47.8%,中医症候总有效率为61.9%,同时治疗组患儿体质量较对照组增长迅速。

2 外治法

直肠退热栓。邵健[12]用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高热惊厥,对照组50例用西医治疗,治疗组50例在西医基础上用直肠退热栓治疗。结果治疗组止惊退热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杜晓亚[13]观察治疗组出现脑电图异常的患儿数量少,心肌功能改善明显,同时大大提升了免疫能力,且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事件。王凯[14]研究发现退热栓能有效降低惊厥持续时间,迅速退热。

中药灌肠法。吕红粉等[15]用中药汤剂灌肠法辅助治疗小儿高热惊厥,对照组予物理降温、退热、抗感染等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灌肠,观察两组就诊时及治疗后的体温变化、临床症状缓解程度、退热起效时间、解热时间、完全退热时间、治疗后抽搐发作次数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范素勤等[16]发现退热栓能有效改善心肌功能及脑神经异常放电。

针刺及穴位按压疗法。张丽丽等[17]用提插捻转法针刺涌泉穴治疗小儿高热惊厥,对照组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使用1.5寸毫针分别直刺两侧涌泉穴,施以提插捻转手法,双手同时行针至抽搐停止。结果对照组显效29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9%。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且治疗组平均止痉时间低于对照组。陈辉丽[18]用穴位刺激辅治小儿高热惊厥,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取常规急救处理,治疗组加用穴位针刺及穴位按压,针刺取人中及涌泉穴,给予提插捻转强刺激5~10s,同时在惊厥发作时予每分钟20次的强刺激按压合谷及人中穴,另外配以按揉风池及肩井穴以退热。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常规对照组。黄春凤等[19]用指压合谷穴控制小儿高热惊厥,治疗组取合谷穴,用重刺激手法按压直到抽搐停止,结果与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治疗组90%、对照组50%(χ2=29.73,P<0.01),且治疗组惊厥持续及退热时间更短(P<0.05)。柯海荣等[20]用指压穴位治疗小儿惊厥发作,取合谷穴、水沟穴、印堂穴、太冲穴开窍清热,镇惊醒神,取得较好疗效。

穴位贴敷法。丁婷等[21]用止痉散治疗小儿高热惊厥,贴敷于涌泉穴处,对照组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解热时间、完全退热时间、各类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李丽洪等[22]研究发现穴位贴敷能减少小儿惊厥再次发作的次数,同时能有效改善预后。

外治联用法。崔永堂[23]用40mm毫针针刺太溪穴,进针0.5~1寸,平补平泻法;用三棱针点刺耳尖0.1~0.3mm,治疗24例惊厥全部停止,总有效率100%。赵晶[24]用针刺穴位及中药汤剂外洗治疗小儿高热惊厥,对照组给予儿科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中药药浴及穴位刺激,接诊时采用揉法或指按法按压患儿人中、合谷及印堂,中药药浴方药用连翘、荆芥、紫草等加水煮沸后,待药液冷却后用无菌毛巾对患儿全身进行轻轻擦拭,腋下、腹股沟、颈部等血管丰富及富含淋巴结的部位着重擦洗。结果擦浴后30min、60min体温降低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后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治疗组显著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内外兼治

黄晶等[25]用清肝镇惊汤联合穴位点刺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两组均用西药退热、抗惊厥、镇静等治疗,观察组加用清肝镇惊汤及穴位点刺。穴位点刺取大椎、百会、少商、合谷、曲池、耳尖、肺俞穴、足三里,放血3~5滴,每日1次,隔日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观察组退热起效、完全退热及惊厥停止、住院天数、降低复发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王玉勉等[26]将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1例,两组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豉翘清热颗粒(连翘、栀子、淡豆豉、黄芩、荆芥、薄荷、黄连、大黄)及穴位针刺(取合谷、人中、十宣、太冲、少商、肝俞、商阳及日月,给予强刺激,留针30min)。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退热起效快、惊厥持续时间短、对神志功能影响小,总有效率观察组96.77%、对照组77.42%(P<0.05)。

4 小 结

中医治疗小儿高热惊厥急性发作及预防复发疗效显著,但亦有不足之处。如小儿高热惊厥发作的机制尚不明确,不同的医家对小儿高热惊厥的认识不同,中药组方及针刺选穴各异,部分外治疗法如针刺放血,中药灌肠等会影响患儿的依从性,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同时,尚缺乏大规模的临床研究,中医治疗小儿高热惊厥机制尚不明确。因此,需要加强相关临床研究,阐明小儿惊厥发病及中医作用机制,做好中药剂型改良及矫味工作,把传统医学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更加客观科学的认识和评价中医治疗的原理及效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