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西药合用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时间:2024-08-31

闫徉宏

(河南省濮阳县第二人民医院内科,河南 濮阳 457100)

哮喘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呼吸急促、咳嗽、喘息、胸闷等,病情迁延难愈[1]。哮喘多用氨茶碱、糖皮质激素、β受体激动剂等治疗,可有效缓解急性期哮喘症状,但持续时间较短,且复发率较高,加上长期应用可引发不良反应[2]。本研究以中西药合用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02例,均为我院2018年7月至2020年11月收治患儿,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男21例,女30例;年龄4~14岁,平均(8.96±2.13)岁;病程1~4个月,平均(2.51±0.43)个月;轻度29例,中度22例。研究组男25例,女26例;年龄4~14岁,平均(9.17±2.20)岁;病程1~4个月,平均(2.63±0.50)个月;轻度31例,中度2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哮喘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哮病”诊断标准。①发作性呼吸困难,喉中哮鸣,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或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②呈反复发作性,多于夜间或晨间发作。常因外邪、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因素诱发,发作前多有鼻痒、喷嚏、咳嗽、胸闷等先兆,平时可如常人。③多与先天禀赋有关,有过敏史或家族史。④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年版)》[4]支气管哮喘慢性平缓期诊断标准。①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多与接触过敏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②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③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④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⑤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可根据条件做以下检查,如任一结果阳性,可辅助诊断为支气管哮喘。a.简易峰流速仪测定最大呼气流量(日内变异率≥20%);b.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增加≥12%,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mL]。符合1~4条或4、5条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年龄4~14岁,未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病变。

排除标准:对研究药物成分过敏,伴有器质性病变严重,伴有精神障碍而无法配合。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止咳、解痉平喘、化痰等对症支持治疗。同时予以孟鲁司特钠(Merck Sharp & Dohme B.V.,国药准字J20130054),口服,2~6岁每次4mg,6~12岁每次5mg,12岁以上每次10mg,每天1次,睡前服用。

研究组加用益气补肾止喘汤。药用丹参9g,虎杖6g,女贞子6g,枸杞子5g,党参15g,甘草7g,白术10g,麦冬9g,黄芪12g,紫苏子15g。肺阴虚甚加百合、玉竹、沙参,寒痰内盛加紫苏子、款冬花、钟乳石,潮热盗汗加地骨皮、秦艽、鳖甲,自汗较多加牡蛎、麻黄根。加500mL水煎至100mL,每天1剂,分早晚2次温服,待病情减轻至缓解期后改为每周3剂。

两组持续用药3个月,随访6个月。

3 观察指标

中医证候积分。主症为喘息、哮鸣音等,次症为咳嗽、咳痰、胸膈满闷等,主症病情程度由无至重度为0分、2分、4分、6分,次症病情程度由无至重度为0分、1分、2分、3分,总分为0~21分,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

肺功能比较。经日本MINATO肺功能检测仪测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并计算FEV1/用力肺活量(FVC)。

血清血管内皮因子水平。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血清内皮素(ET-1)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一氧化氮(NO)血清含量。测0.9μL内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

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临床控制:无日间症状,或偶有轻度发作(每周小于等于1次),但无需用药,无活动受限,无夜间症状,且呼气峰值流速(PEF)和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正常预计值或达到本人最佳值的85%~95%,PEF昼夜活动变异率低于20%以上,随访6个月无急性发作。显效:日间症状有明显缓解,每周发作小于等于2次,活动受限,夜间症状较少,憋醒次数较少,每周使用缓解药的次数小于等于1次,呼气峰值流速(PEF)和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达到基本正常或达到本人最佳值的75%~84%,PEF昼夜活动变异率不低于20%。有效:日间症状有所缓解,每周发作小于等于2次,活动受限,有夜间症状或出现憋醒现象,每周使用缓解药的次数小于等于2次,呼气峰值流速(PEF)和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低于正常预计值或不足本人最佳值的75%,PEF昼夜活动变异率大于20%以上,需要药物治疗,每周使用缓解药的次数小于等于2次。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

时间 组别 例 喘息 哮鸣音 咳嗽 咳痰 胸膈满闷 总和治疗前 研究组 51 2.39±0.68 2.42±0.40 2.18±0.43 2.07±0.28 1.78±0.12 10.84±2.26对照组 51 2.15±0.69 2.27±0.38 2.01±0.47 1.98±0.26 1.74±0.09 10.15±2.53 t 1.769 1.942 1.906 1.682 1.904 1.452 P 0.080 0.055 0.060 0.096 0.060 0.150治疗后 研究组 51 0.31±0.12 0.28±0.09 0.22±0.08 0.24±0.10 0.16±0.05 1.21±0.34对照组 51 0.67±0.14 0.66±0.12 0.54±0.10 0.49±0.06 0.51±0.08 2.87±0.32 t 13.943 18.092 17.845 15.309 26.495 25.390 P<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s )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s )

组别 例 FEV1(L) FEV1/FVC(%) MVV(%)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51 0.66±0.20 1.37±0.18 68.97±4.06 82.16±3.26 43.01±4.95 59.21±4.23对照组 51 0.69±0.19 1.10±0.17 67.15±5.18 78.44±3.07 44.12±5.17 50.09±4.78 t 0.777 7.788 1.975 5.933 1.108 10.204 P 0.439 <0.001 0.051 <0.001 0.271 <0.001

两组治疗前后NO、ET-1、CEC指标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NO、ET-1、CEC指标比较 (±s )

组别 例 CEC(n/0.9 µL) ET-1(µmol) NO(n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51 7.50±1.32 3.84±0.60 160.21±11.56 83.27±7.94 130.26±20.08 75.45±6.98对照组 51 7.39±1.46 5.71±0.63 159.49±11.38 112.20±7.56 127.94±21.14 93.82±7.27 t 0.399 15.350 0.317 18.845 0.568 13.017 P 0.691 <0.001 0.752 <0.001 0.571 <0.001

两组急性发作次数比较。随访6个月,急性发作次数研究组(4.12±0.37)次,对照组(6.39±0.41)次(t=29.354,P<0.001)。

6 讨 论

哮喘属中医“哮证”等范畴。脾运失调、肺气不足、肾气失纳,而致痰饮内伏、痰浊壅肺、气不化津,使肺卫不固,最终发病[5]。治应遵循祛痰,补肾,健脾。益气补肾止喘汤中丹参活血祛瘀、养血安神、温经通脉,虎杖化痰止咳、清热利湿、活血止痛,女贞子补益肾肝、清虚热,枸杞子益精养气、滋补肾肝、润肺,党参补中益气,甘草祛痰止咳、补脾益气、调和诸药,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麦冬生津益胃、清心除烦、养阴润肺,黄芪补气血两虚,紫苏子止咳平喘、温中开胃、宽肠润便、降气消痰。诸药合用,可健脾止喘、活血化瘀、益气补肾、补虚固本。药理研究证实,麦冬可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氧自由基清除效果。丹参能改善肺泡功能,从而增强肺功能,同时有抗炎效果。虎杖有镇咳平喘作用。女贞子可改善免疫功能,抑制变态反应,同时有抗炎作用[6]。

益气补肾止喘汤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哮喘可增强疗效,降低发作次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