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接骨续断方对踝关节骨折外固定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

时间:2024-08-31

邢明祥,张丰麟

(1.河南省睢县中医院,河南 睢县 476900;2.河南中医药大学2020级针灸推拿专业单招班,河南 郑州 450046)

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与距骨构成,是人体负重量最大的屈戌关节。随着交通事故、坠落等事件的频繁发生,踝关节骨折的人数逐渐增加。人体日常行走、站立、跳跃等活动均离不开踝关节的跖屈、背伸运动,因此踝关节骨折治疗效果的好坏,对患者生活质量有重大影响[1]。本研究在石膏外固定基础上用接骨续断方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02例,均为2018年9月至2019年9年我院就诊的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男32例,女19例;年龄25~55岁,平均(42.36±2.09)岁;致伤原因为扭伤22例,车祸伤10例,坠落伤9例,碰撞伤10例;Lauge-hansen分型[2]为旋后内收20例,旋前外展7例,旋后外旋18例,旋前外旋6例;单踝骨折28例,双踝骨折13例,3踝骨折10例。研究组男30例,女21例;年龄24~57岁,平均(43.08±1.76)岁;致伤原因为扭伤20例,车祸伤9例,坠落伤10例,碰撞伤12例;Lauge-hansen分型为旋后内收19例,旋前外展6例,旋后外旋19例,旋前外旋7例;单踝骨折30例,双踝骨折12例,3踝骨折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实用骨科学》[3]中相关诊断标准,经X线检查确诊,伴有骨皮质不连续及移位;②为闭合性骨折;③为1周内新鲜骨折;④无合并神经、血管损伤;⑤患者及家属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病理性骨折;②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③合并肝肾、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④需手术治疗。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患者仰卧,助手牵引踝关节两侧,术者仔细阅读X线片,根据不同Lauge-hansen分型,向受伤暴力方向的反方向,通过外翻、内翻、背屈、背伸、侧方挤压踝关节等手法进行复位。复位后给予石膏外固定,固定位置和方向与受伤机制相反。完成后即刻复查X线片,观察复位效果。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消肿药物以及康复治疗。遵循3阶段康复治疗原则,第1阶段为伤后1~2周,患者卧床抬高患肢,做跖趾关节锻炼。第2阶段为伤后2周至骨折临床愈合,约伤后2~3个月,鼓励患者在支具的保护下下床活动,患肢不负重,锻炼背伸和跖曲。第3阶段为骨折临床愈合到骨痂改造塑形完成,约伤后2~3个月到1年以上,拄拐进行负重锻炼。及时复查,若复查发现骨折移位较多,需重新整复,对于仍复位不良的患者,必要时改为手术治疗。

研究组复位固定后加用接骨续断方治疗。药用续断、骨碎补、补骨脂各15g,黄芪、丹参、自然铜各10g,浸泡0.5h后,加水煎至200mL,日1剂,分2次温服。连续治疗30天。

3 观察指标

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4],从疼痛、支撑情况、最大步行距离、地面步行、步态情况、前足活动、后足活动、踝-足稳定性、足部对线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总分100分,90~100分为优,75~89分为良,50~74分为可,0~49分为差。

踝关节活动度。患者坐位,屈膝屈髋90°,采用量角器测量踝关节背伸与跖屈角度,测定3次取平均值。

踝部肿痛消失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

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4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后踝关节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踝关节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后踝关节评分比较 (分,±s)

?

续表2:

两组治疗前后踝关节活动度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踝关节活动度比较 (º,±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踝关节活动度比较 (º,±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跖屈角度 背伸角度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1 13.96±1.82 24.49±1.38*7.48±1.70 14.12±2.31*研究组 51 14.48±1.49 33.31±1.14*7.91±1.88 18.77±2.20*t 1.579 35.189 1.212 10.410 P 0.118 0.000 0.229 0.000

两组踝部肿痛消失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踝部肿痛消失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d,±s)

表4 两组踝部肿痛消失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d,±s)

组别 例 肿痛消失时间 骨折愈合时间对照组 51 7.83±1.63 68.54±5.16研究组 51 5.97±1.51 56.39±4.79 t 5.978 12.324 P 0.000 0.000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出现畸形愈合2例、活动受限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并发症发生率11.76%;研究组畸形愈合2例、活动受限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并发症发生率7.8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443,P=0.505)。

5 讨 论

踝关节是人体负重力最大、活动度较大的关节,据统计[5],踝关节骨折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3.92%,是较常见的关节内骨折。若复位不佳极易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创伤性踝关节炎,造成患者踝部疼痛及行走受限,影响日常生活。目前,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方案尚未统一,绝大多数稳定性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即通过与受伤机制相反的方向以手法推压移位的方式使骨复位,然后以石膏固定保障骨维持复位后的位置。有研究显示,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关节骨折疗效确切[6]。但也有研究表示由于石膏固定后关节长期制动,易造成关节僵硬、纤维化,导致骨质丢失,延迟骨愈合和关节功能的恢复[7],故需积极给予相应治疗。

中医认为骨折损伤人体筋骨气血,常导致血淤凝结、经脉不通,从而导致关节僵硬、筋脉挛缩、活动不利。肝主筋,肾主骨,气能生血,应以补肝益肾、益气活血、通络活经方治疗为宜[8]。接骨续断方中续断、补骨脂补益肝肾,骨碎补、自然铜散瘀止痛、接骨续筋,黄芪补益中气,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全方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接骨续骨之效,可防止筋脉挛缩和组织粘连,促进关节功能恢复。药理研究发现[9-11],续断水煎液能够促进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增生,改善骨折愈合中胶原结构和合成速度,促进骨折愈合;骨碎补水相中含有较多的促成骨细胞增殖、钙化成分,可促进骨质生长;自然铜能通过补充骨骼生长发育和骨折修复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促进骨质修复。结果发现,研究组临床疗效、踝关节评分较对照组高,踝关节活动度改善较对照组更佳,踝部肿痛消失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更短,说明接骨续断方有助于踝关节骨折患者外固定术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此外,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接骨续断方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接骨续断方能够改善踝关节骨折外固定术后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