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健脾固元膏外用治疗小儿脾虚泄泻临床研究

时间:2024-08-31

林慈升,李惠君,邱 会

(广东省汕尾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妇产科,广东 汕尾 516600)

腹泻多发于夏秋两季,在婴幼儿中发病率最高,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原因之一[1]。本研究以健脾固元膏外用治疗小儿脾虚泄泻获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5岁,平均(3.17±1.16)岁;病程1~8周,平均(4.02±1.53)周;腹泻次数1天3~12次,平均(7.42±2.12)次;轻型16例,中型14例。治疗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5岁,平均(3.09±1.12)岁;病程1~9周,平均(3.94±1.46)周;腹泻次数1天3~14次,平均(7.56±2.24)次;轻型13例,中型17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腹泻次数、病情分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以1993年《中国腹泻病诊断冶疗方案(试行)》[2]为诊断依据。①大便性状改变,表现为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②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无脱水、无中毒症状为轻型,轻至中度脱水或轻度中毒症状为中型,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烦躁、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嗜睡、高热或体温不升、白细胞明显增多)为重型。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泄泻中脾虚泻的诊断标准。主症为大便稀溏,或呈水样,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带有奶瓣或不消化食物残渣;次症为神疲纳呆,面色少华,舌质偏淡苔薄白,脉弱无力。具备主症1项及次症任意2项或以上为脾虚泄泻。

纳入标准:符合小儿脾虚泄泻中西医诊断标准,轻型或中型,年龄2~5岁,化验检查大便常规正常、轮状病毒检测阴性,家长或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症状性腹泻、霍乱、细菌性痢疾等,合并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或消耗性疾病,严重营养不良、佝偻病、麻疹或其它感染性疾病后,长期使用抗生素,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近30天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及其它临床试验。

脱落标准:依从性差,试验过程中不能按照方案进行,或更换、合并使用其它治疗,不能完成整个疗程,以致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和安全性判断,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或并发症,不宜继续接受治疗。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常规处理,轻、中度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者给予口服补液。

对照组予参苓白术散(白茯苓15g,党参、炒白术、炒扁豆、山药各12g,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各10g,陈皮、炙甘草各6g),2~3岁用成人量的1/2,3~5岁用成人用量的2/3。水煎,1日1剂,每日早晚服用,5天为一疗程。

治疗组予健脾固元膏外用。药用党参、黄芪、白术,按照2∶2∶1配方比例混匀打成粉末,用蜂蜜调成糊状,置于专用的穴位贴敷胶布上,分别贴中脘穴、天枢(双侧)、足三里(双侧)、大横(双侧),保留6~8h,1日1次,5天为一疗程。

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后评估疗效。

3 观察指标

中医证候: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小儿脾虚泄泻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腹胀腹痛、食量减少、神疲症状分级量化表,根据症状的无(0分)、轻(1分)、中(2分)、重(3分)进行积分;

免疫功能: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G水平,以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

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参照2002年国家卫生部药政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临床痊愈:大便次数、性状及症状、体征完全恢复正常,实验室检查异常理化指标恢复正常。显效:大便次数较治疗前减少1/3或以下,性状好转,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异常理化指标明显改善。有效:大便次数较治疗前减少1/2以下,性状好转,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异常理化指标有所改善;无效:未达“有效”标准。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时间 大便次数 大便性状 腹胀腹痛 食量减少 神疲对照组 30治疗前 2.19±0.63 2.31±0.58 1.83±0.44 2.09±0.46 1.86±0.43治疗后 1.02±0.32* 1.06±0.39* 0.91±0.23* 0.84±0.33* 0.97±0.38*治疗组 30治疗前 2.16±0.57 2.28±0.54 1.89±0.41 2.06±0.40 1.93±0.42治疗后 0.83±0.21*△ 0.91±0.26*△ 0.48±0.19*△ 0.62±0.29*△ 0.76±0.34*△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时间 IgA(mg/mL) IgG(mg/mL) CD3+(%) CD4+(%) CD8+(%) CD4+/CD8+对照组 30治疗前 2.31±0.29 16.12±0.83 46.84±2.67 37.51±1.64 28.41±2.16 1.32±0.36治疗后 1.92±0.13* 19.24±1.22* 65.19±2.84* 46.24±2.33* 28.84±2.34*△ 1.60±0.41*治疗组 30治疗前 2.26±0.27 16.27±0.88 47.13±2.61 37.32±1.67 28.19±2.04 1.32±0.39治疗后 1.83±0.11*△ 21.72±2.14*△ 67.38±2.92*△ 48.36±1.92*△ 27.78±2.43* 1.74±0.46*△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6 讨 论

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宣,或久病迁延不愈,皆可导致脾胃虚弱,脾虚则健运失司,胃弱则不能输布水谷精微,而小儿生机旺盛,生长发育较快,需要水谷精微迫切,胃肠自身负担较重,故胃弱后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清阳不升,水湿水谷难以腐化,乃至合污而下,发为脾虚泄泻。脾胃虚弱为本,属标实本虚之证。应以益气健脾,化湿止泻为基本治法[5-6]。参苓白术散方中党参益气生血,茯苓、白术、扁豆健脾利湿,山药、薏苡仁健脾益气止泻,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利水,陈皮行气导滞,莲子肉清心醒脾、补脾止泻,桔梗利五脏肠胃、补血气,甘草健脾和中。诸药合用,共奏健脾何维、益气固本、化湿止泻之功效[7]。

健脾固元膏方中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养血生津,黄芪补气固表、利尿除湿,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三药合用可奏健脾益气、祛湿止泻之功。中脘穴为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可健脾益胃调肠,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穴位;天枢穴为足阳明胃经之穴、大肠募穴,主司气机升降、调理胃肠气机又为阳明经气之源;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要穴,生发胃气、燥化脾湿;大横属属足太阴脾经,可运转脾经水湿;中脘穴、天枢穴、大横穴均位于腹部,接近脐部,而脐部皮肤最薄,无脂肪,屏障功能最弱,组织渗透力强,还有丰富的静脉网,是药物透皮吸收最佳部位,故脐部附近穴位贴敷给药可发挥药物的全身疗效[8-9]。

健脾固元膏贴敷特定穴位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