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药治疗结肠黑变病1例

时间:2024-08-31

夏 婉,李如辉

(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浙江 杭州 310053;2.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3)

结肠黑变病属于中医“便秘”、“腹痛”等范畴。乃大肠传导功能失司所致,与脾胃及肾关系密切。笔者用中药治愈结肠黑变病1例,介绍如下。

1 病例资料

邢某,男,61岁,2017年5月10日初诊。反复大便排出困难5年余,确诊结肠黑变病2周。症见大便难解,排出费力,大便不甚干硬,长期口服通便灵胶囊通便(超过5年),停药后仍排便不畅,口臭,嗳气,纳呆,舌淡红苔黄白润,脉弱。2周前于杭州市某医院查电子肠镜示结肠及直肠黏膜呈鱼尾纹改变伴黑色素沉着,局部充血水肿,血管纹理增粗伴扭曲,未见明显溃疡及新生物。诊断为结肠黑变病。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寒湿内生,郁久化热,久病成瘀。治疗当健脾益气,清热化湿,祛瘀通络。方用茵陈四苓汤合藿香正气汤加减。药用白茯苓30g,泽泻15g,三棱10g,莪术9g,刺猥皮12g,苡仁30g,绞股蓝15g,虎杖15g,黄芪30g,白术30g,炙紫菀15g,枳实9g,法半夏10g,陈皮9g,水蛭5g,佩兰10g,苏梗10g,皂角刺9g,藿香10g,香薷10g,干荷叶15g,茵陈30g,苍术10g。7剂,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嘱停用通便灵,改变饮食习惯,多食粗纤维蔬菜,多运动,加强身体锻炼。2017年5月17日二诊,诸症较前明显好转,舌红苔黄腻,脉濡。湿去正气渐复,然湿性黏滞,且兼夹热邪,故加地骨皮9g,草豆蔻10g以加强清热燥湿之力。7剂,水煎服。2017年5月24日三诊,诸症缓解,舌脉同前。便秘日久,兼服泻剂,伤阴耗气,且素体湿重难除。上方去荷叶,加瞿麦15g以增强利湿之功。7剂,水煎服。2017年5月31日四诊,大便干结,口臭,舌红苔黄,脉弦。湿热瘀结,腑气不通,气血凝滞,今湿已去。上方去苍术、藿香、香薷,加金钱草15g,夏枯草15g,丹皮15g清泄湿热,行气化瘀止痛。7剂,水煎服。2017年6月7日诊,大便已正常,余症皆缓,遂以原方为基础加减。2018年5月25日于同一医院复查电子肠镜显示结肠及直肠黏膜基本光整,局部充血水肿,血管纹理增粗伴扭曲,未见明显溃疡及新生物。

2 讨 论

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MC)是一种慢性的黏膜色素沉着性病变,主要为结肠黏膜固有层内巨噬细胞含有脂褐素样物质的沉积。病因与发病机制至今尚无定论,考虑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因久病便秘,长期滥用蒽醌类泻剂引起。好发于近端结肠,有时可累及全结肠[1-3],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的不适,如便秘、腹痛、黏液便、肛门坠胀、排便不爽等。

结肠黑变病属中医“便秘”、“腹痛”、“腹胀”等范畴。为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致。《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大便秘结源流》指出:“大便秘结,肾病也。”《景岳全书·秘结》曰:“凡下焦阳虚,则阳气不行,阳气不行则不能传送,而阴凝于下,此阳虚而阴结也。”则强调肾阳虚导致寒凝气滞,致大便秘结不通。《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指出过用苦寒则损伤脾胃而致病。李杲《兰室秘藏·大便结燥论》云:“大抵治病必究其源,不可一概用巴豆、牵牛之类下之,损其津液,燥结愈甚,复下复结,极则以致导引于下而不通,遂成不救。”提出了滥用攻下致病及其不良预后。清代叶天士认为“久发、频发之恙,必伤及络,络乃聚血之所,久病必瘀闭”,表明久病多入络成瘀,血瘀脉阻,糟粕沉积,黑变以成。素体脾虚,兼之长期便秘,滥用苦寒通泻之剂以攻下,从而耗气伤津败胃,导致寒湿内生以困脾土,脾胃更加虚弱,且寒湿日久郁而化热可进一步耗伤津液,津亏则肠燥,糟粕难出;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气机郁滞,糟粕淤积,血瘀脉络,肠壁色黑;久病及肾,阳虚则推动无力,大便难出。茵陈四苓汤合藿香正气汤方中黄芪、白术、白茯苓、茵陈、薏苡仁健脾利湿,藿香、香薷、佩兰芳香化湿,荷叶、虎杖、绞股蓝清热利湿,苏梗理气止痛,三棱、莪术、刺猬皮、水蛭、枳实、皂角刺逐瘀通络,法半夏、紫菀、苍术、陈皮、厚朴燥湿行气。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化湿,理气祛瘀通络之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