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观察

时间:2024-08-31

唐 燕,李 洁

(重庆市丰都县中医院吴山工作室,重庆 丰都 40820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 disease NAFLD)是指除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获得性代谢应激性肝损伤。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笔者用祛脂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10例,均为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患者,均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诊断标准。随机分成实验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实验组男45例,女11例;年龄25~65岁,平均45岁。对照组男40例,女14例;年龄20~66岁,平均43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诊断标准:①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含乙醇量小于140g/wk(女性小于70g/wk);②除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③除原发疾病临床表现外,可有乏力、消化不良、肝区隐痛、肝脾肿大等非特异性征象。凡具备下列第1~3项或第1和第4项者即可诊断。①具备临床诊断标准1~3项;②存在代谢综合征或不明原因性血清ALT水平升高持续4周以上;③影像学表现符合弥漫性脂肪肝诊断标准;④肝脏组织学表现符合脂肪性肝炎诊断标准。

2 治疗方法

两组予以原发病及相关危险因素处理,如降血糖、调整血脂、控制血压,制定合理的能量摄入以及饮食结构调整、中等量有氧运动、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避免加重肝脏损害:防止体重急剧下降、滥用药物及其他可能诱发肝病恶化的因素。予以水飞蓟宾胶囊4粒,1日3次口服。

实验组加用祛脂方加减。药用党参15g,苍术10g,陈皮10g,茯苓10g,山楂10g,决明子15g,枸杞子10g,莱菔子10g,姜黄10g,丹参10g。治疗肝胆湿热加黄芩15g,黄连10g,郁金10g;肝胃不和加佛手10g,枳实10g,香附10g,柴胡10g。1个月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

3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TC下降大于20%、TG下降大于40%,B超肝脏未见异常。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TC下降10%~20%,TG下降20%~40%,B超肝脏影像表现明显好转。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或病情恶化。

4 治疗结果

实验组治愈8例(14.2%),有效48例(85.7%),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2例(3.7%),有效44例(81.4%),无效8例(14.8%),总有效率85.1%。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

5 典型病例

代某,女,48岁,2017年9月18日就诊。上腹不适、口苦4个月。4个月前曾在某卫生院做腹部B超示中度脂肪肝,查肝功异常具体不详,肝炎标志物检测未见异常,予以口服保肝药2个月,感症状无缓解。素体较肥胖,平素喜食肥甘厚味及辛辣之品。症见进餐后上腹饱胀,口苦,舌边有齿痕,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滑。肝脏B超示中度脂肪肝。肝功示ALT135U/L,AST85U/L,GGT90U/L,TG3.7mmol/L。中医辨证:脾虚湿盛兼肝胆湿热。治以健脾化湿、疏肝利胆。自拟祛脂方加减(颗粒剂)。党参15g,苍术10g,陈皮10g,茯苓10g,山楂10g,决明子15g,枸杞子10g,莱菔子10g,姜黄10g,丹参10g,黄连10g,黄芩10g,虎杖根10g。服药14天后症状消失,继续服用4周后复查肝功及血脂恢复正常。3个月后复查B超示肝脏正常,复查肝功及血脂正常。停药后复查肝功3个月1次,复查肝脏B超半年1次均未见异常。

6 讨 论

脂肪肝以右胁疼痛胀满不适、乏力倦怠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胁痛”、“痰痞”范畴。病根本在于脾,本病常因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 ,酗酒油腻,生湿酿痰,或饥饱失常,损伤脾胃,运化失常而成。《素问》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素问通评虚实论》谓“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脾胃受伤继而产生湿热、血瘀等症状;肝气郁结、肝失疏泄,横逆犯脾,故脾失健运、气滞于内、湿浊内生、肝络阻塞,气血痰瘀互结于胁下。治当以运脾化湿为基本原则,临证时根据兼夹证灵活加减。部分患者无自觉症状,通常体检B超检查提示中重度脂肪肝以及肝功能异常。应在“欲病未发”之时及时干预,防微杜渐。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较单用西医治疗效果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