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疗效观察

时间:2024-08-31

吴荟敏

(河南省新郑市人民医院妇科,河南 新郑 451100)

盆腔炎性疾病(CPID)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且极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1]。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腹疼痛或伴有发热下腹疼痛。笔者用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90例,均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性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年龄20~45岁,平均(33.25±3.61)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1.16±1.23)年。观察组年龄21~46岁,平均(34.01±3.23)岁;病程4个月~3.5年,平均(1.42±1.05)年。两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2]。①有或无人流药流﹑宫腔手术或输卵管结扎等病史,有或无急性盆腔炎病史;②临床表现有下腹疼痛﹑坠胀或腰骶部酸痛,在劳累﹑月经前后及性交后加重,可伴有低热﹑白带增多,易疲乏;③妇科检查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制或粘连固定,输卵管炎时触及子宫一侧或两侧有条索状物,有轻度压痛,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或包块,有压痛;④B超检查输卵管增厚﹑积液,或盆腔炎积液及包块等。

纳入标准:①符合盆腔炎诊断标准;②研究前2周内未服用其他药物,未接受其他治疗;③年龄18~55岁;④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依从性好。

排除标准:①哺乳期及妊娠期;②对本研究药物组成成分过敏;③合并其他严重心﹑脑﹑肝﹑肾等其他疾病;④存在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其他妇科肿瘤。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妇科千金片(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Z43020027),每日3次,每次6粒。

观察组:用中药灌肠治疗。蒲公英20g,熟地15g,当归15g,赤芍15g,没药15g,乳香15g,莪术15g,金银花20g,陈皮15g,甘草12g 川芎15g。气虚加黄芪15g﹑党参15g,寒凝气滞加桂枝10g,疼痛重加延胡索10g。加水500mL煎至100mL,水温控制在38℃左右,取患者侧卧位,将5号导尿管插入直肠14cm以上,将药液用灌肠袋缓缓注入,30min内注完,每日1次。

两组均治疗两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证候积分。

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痊愈:症状﹑体征恢复正常,妇科检查子宫无压痛,两侧无增厚无包块无压痛,B超检查盆腔正常,积分为0分。显效: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改善,妇科检查有明显改善,积分降低至少2/3。有效:症状﹑体征有所改善,妇科检查有所改善,B超检查盆腔包块有缩小,积液有减少,治疗后积分比治疗前降低至少1/3。无效:症状﹑体征﹑妇科检查﹑B超检查均没有变化甚至加重。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 (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5 12.34±2.57 6.47±2.73*观察组 45 12.68±2.61 3.09±2.26*△

6 讨 论

盆腔炎性疾病属中医“腹痛”﹑“带下”﹑“癥瘕”等范畴。主要病因为湿热蕴结由于易反复发作,导致湿聚成痰,血滞成瘀,痰瘀互结。治以清热利湿,软坚散结,扶正祛邪,补气化瘀[4]。中药灌肠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活血化瘀,局部给药﹑直通病灶,从而改善病症与疼痛,消除增厚组织或包块。药物直接从直肠进入,易于吸收,可长时间保留,充分达到治疗作用[5]。

中药灌肠方中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熟地补血滋阴,当归活血化瘀,赤芍﹑川芎散结止痛﹑活血祛瘀,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散血祛瘀,乳香消肿生肌,莪术消积止痛﹑行气破血,金银花清热解毒,陈皮燥湿化痰,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黄芪﹑党参补中益气,桂枝温经散寒,延胡索理气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软坚散结﹑扶正祛邪﹑补气化瘀之效。

综上所述,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性效果良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