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10例

时间:2024-08-31

文木华

(重庆市开州区精神卫生中心,重庆 405499)

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1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0例均为2015月1月至2017年5月我院门诊患者,男6例、女4例,年龄21~46岁,病程5个月~1年。均符合1990年第9届世界胃肠病学术大会上提示的胆汁返流性胃炎诊断标准。胃境检查提示胃皱壁红斑、红肿、胃腔内有胆汁,幽门口附近黏膜呈牛肉样红色,部分点状溃疡。中医诊断参照卫生部1993年《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胃脘痛的诊断标准、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中西医结合杂志[1]。临床表现为上腹部胀痛,持续性烧灼痛或胸骨后灼痛,餐后疼痛加重,胃脘痞满,嗳气,口苦,甚至呕吐苦水,食欲不振等,经胃镜确诊并排除占位性病变。

2 治疗方法

西药用莫沙必利10mg,日3次,饭前服;雷尼替丁0.15g,日2次,早晚饭前服。中药用小柴胡汤合左金丸加减。药用柴胡12g,黄芩15g,半夏12g,沙参15g,吴茱萸5g,黄连10g,枳实15g,白芍15g,干姜6g,炙甘草5g。痞满、嗳气甚者加旋覆花15g,胃脘及胁胀甚者加川楝子20g、延胡索15g,食欲不振者加神曲15g、麦芽20g、鸡内金15g。日1剂、水煎,分3次服,30天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

3 疗效标准

参照《实用中医消化病学》中有关疗效评定标准[2]。临床治愈:胃脘疼痛、口苦、胀满、嘈杂、食欲不振等症状消失,胃镜提示胃黏膜红肿消失,胃液清亮、幽门口无胆汁。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胃镜提示胃黏膜轻度红肿,胃液淡黄色,幽门口有少量胆汁。有效:临床症状减轻,胃镜复查稍有好转。无效:胃镜提示无明显变化。

4 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6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0%。

5 讨 论

胆汁返流性胃炎是由于幽门括约机功能失调,十二指肠内容物(包括胆汁、肠液和胰液)大量返流入胃,胃黏膜遭到消化液的损伤,从而产生糜烂炎症和出血等病变。莫沙必利能促进食管和胃肠平滑肌的协调运动。雷尼替丁为选择性H2受体阻断剂,能抑制胃酸分泌。两者合用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常易反复发作。

胆汁返流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范畴。主要病机为肝郁气滞,气机升降失常,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气滞日久,郁而化火,胆汁上逆。治宜疏肝和胃,清肝泻火,降逆止呕。方中柴胡疏肝解郁、疏泄肝胆气机;黄芩清泄胆胃郁火,柴胡、黄芩外透内清,使肝气畅达、胆胃郁火得清;吴茱萸、黄连辛开苦降、清热和胃、肝胃同治;半夏和胃止呕;沙参养阴和胃;白芍养阴柔肝、缓急止痛;干姜温中散寒,以防黄连苦寒伤胃;枳实行气宽中消胀,药理研究证明[3],枳实、柴胡可促进平滑肌收缩,增加胃蠕动,增强胃排空能力,与白芍合用可提高幽门括约肌张力,抑制胆汁返流。全方配方严谨,切中病机。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和胃、理气止痛、降逆止呕之用,故获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5):319.

[2] 李乾构,周学文,单兆伟.实用中医消化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 李仪奎,姜名英.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4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