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综合疗法治疗盗汗疗效观察

时间:2024-08-31

段建学

(广东省乐昌市中医院中医内科,广东 乐昌 512200)

综合疗法治疗盗汗疗效观察

段建学

(广东省乐昌市中医院中医内科,广东 乐昌 512200)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阴虚火旺型盗汗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5例,两组均采用谷维素片、维生素B1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加用大补阴丸加减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0%、对照组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阴虚火旺型盗汗疗效明显,安全可靠。

盗汗;综合疗法;对照治疗观察

近年来,笔者用综合疗法治疗阴虚火旺型盗汗取得显著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45例,均为2010年2月至2014年10月我院门诊就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男10例、女15例,病程1~14年,年龄21~68岁。对照组20例,男8例、女12例,病程10个月~12年,年龄22~67岁。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西医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诊断。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1]、《中医诊断学》[2]、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阴虚火旺型盗汗的诊断标准。阴虚火旺型辨证标准为寐则汗出,虚烦少寐,或有自汗,或兼见低热,五心烦热,口渴,舌质红少津,少苔,脉细数。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②排除风湿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结核病、糖尿病等引起的盗汗;③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口服谷维素20mg,日3次;维生素B1片20mg,日3次。

治疗组加用大补阴丸加减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熟地30g,龟甲30g(先煎1h),黄柏10g,知母10g,生地20g,煅牡蛎30g,浮小麦30g,五味子10g,麻黄根10g,乌梅10g。汗出多者加山茱萸20g;气虚加黄芪30g,白术15g;火旺明显加地骨皮30g,秦艽10g;肾虚者加黄精20g。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饭后30min温服。耳穴压豆。选用垂前、枕、神门、耳背肾、皮质下。局部常规消毒后,在耳部选穴区域找到敏感点,将王不留行籽贴附在0.6cm×0.6cm大小胶布中央,用镊子夹住,对准敏感点敷贴,嘱患者自行轻柔按压,每次按压能感到热、胀、微痛为好,每日3~5次,每次2~3min。两耳轮换,3天1换。

两组均以2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痊愈:汗止,其他症状改善。有效:汗出明显减少,其他症状改善。无效:出汗及其他症状均无明显改善。

用SPSS8.0统计软件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5 讨 论

盗汗是由机体阴阳失调,腠理不固,阴液亏虚,虚火内生,心液被扰,不能自藏而外泄作汗。中医将盗汗分为心血不足、阴虚火旺两种类型,临床上以阴虚火旺为多见,《丹溪心法·盗汗》曰:“盗汗属血虚、阴虚。”《素问·评热病论》曰:“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治疗以滋阴降火敛汗为法,如《医学正传·汗证》云“盗汗者,寐中而通身如涤,觉后方知,属阴虚,营血之所主也。……盗汗宜补阴降火。……阴虚火炎者,法当补肾,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也。”治疗选用大补阴丸,大补阴丸出自《丹溪心法》,著名医家吴鞠通云“是方能骤补真阴,承制相火,较之六味功优捷。故以熟地、龟甲大补其阴,是谓培其本,以黄柏之苦以坚肾,则能制龙家之火,继以知母之清以凉肺。”方中重用熟地滋阴益精,重用龟甲,咸寒入阴分,取其血肉有情之品,滋阴潜阳,壮水制火以培其本;黄柏苦寒泻相火以坚阴,知母苦寒而润,滋清肾水;盗汗宜标本同治,若汗出过多,日久有伤阴之险,故加用乌梅、麻黄根、浮小麦、五味子敛阴止汗,煅牡蛎味咸涩,收敛固涩止汗。药理实验显示,大补阴丸对正常及阴虚小鼠有免疫调节作用[4]。龟甲、熟地均有提高机体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可使正常及免疫抑制状态下小鼠的脾脏、胸腺增重,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五味子不仅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还有加速损伤机体的修复作用,同时作用于大脑皮层的抑制和兴奋过程,使大脑皮层的调节功能趋于平衡。耳穴压豆也是中医的一大特色,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灵枢·口问》曰:“耳为宗脉所聚也。”通过按揉耳部相应穴位来疏通经络、调和脏腑阴阳气血、调节神经平衡,从而使阴平阳秘,达到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综合疗法治疗阴虚火旺型盗汗临床疗效满意,患者依从性好,无不良反应。

[1] 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8.

[2] 田德禄,蔡淦.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141-147.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2-33.

[4] 刘雪莉,陈凯,史红,等.大补阴丸的降血糖与免疫调节作用[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0,17(3):17-19.

R758.74

B

1004-2814(2016)03-0228-02

2015-12-0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