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青蒿鳖甲汤加减方联合消炎痛栓治疗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疗效观察

时间:2024-08-31

夏志宏,蔡晓辉,朱 泽

(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骨伤科,上海 201800)

术后发热是骨伤科患者临床极为常见的病证之一,术后发热的原因分为感染性发热及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随着现在手术室灭菌消毒的规范以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感染性发热并不多见,骨科手术由于机体创伤较大并且由于骨科内固定物的存在,术后机体对手术带来影响的一系列适应过程和调整过程,称为吸收热,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排异反应,故骨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较为常见。我院用青蒿鳖甲汤加减联合消炎痛栓纳肛治疗骨折术后非感染性发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20例,均为2013年12月至2019年3月我院骨伤科收治的住院手术术后非感染发热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1~68岁,平均(45.3±6.7)岁;上肢骨折11例,下肢骨折13例,脊柱手术9例,关节置换手术7例;于术后1~5天,平均(2.6±1.4)天开始发热;发热病程2~5天,平均(4.0±1.2)天;体温37.5℃~40℃,平均(38.3±0.8)℃。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3~66岁,平均(44.8±5.9)岁;上肢骨折12例,下肢骨折13例,脊柱手术10例,关节置换手术5例;于术后1~5天,平均(2.6±1.4)天开始发热;发热病程2~5(4.1±1.1)天;体温37.5℃~40℃,平均(38.3±0.8)℃。治疗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1~66岁,平均(44.9±5.7)岁;上肢骨折13例,下肢骨折12例,脊柱手术9例,关节置换手术6例;于术后1~5天,平均(2.8±1.3)天开始发热;发热病程2~5天,平均(4.2±1.1)天;体温37.5℃~40℃,平均(38.1±0.6)℃。3组年龄、性别、骨折部位、病程、体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术后1周体温37.5℃~40℃,持续发热现象或暮热早凉;②白细胞计数正常,血红蛋白稍偏低(>90g/L)或正常,C反应蛋白正常或稍偏高(≤20mg/L),夜间会出现失眠、胸闷烦躁、口干欲饮等临床症状;③临床资料完整,方便追踪随访;④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手术禁忌症;②严重心脏、肝肾疾病功能障碍;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结核病及造血疾病等,术前即存在长期发热病史;③近期采用其它药物治疗,过敏体质或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④伤口红肿化脓,大量分泌物等细菌感染导致发热。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消炎痛栓(湖北东信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1462)纳肛,每天下午4时,连续治疗5天。

观察组给予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药用炙鳖甲30g,生地20g,知母15g,丹皮18g,青蒿12g,甘草6g。小便不利加木通、车前子,大便干结加酒大黄,口干渴加天花粉、麦冬、石斛,失血较多、面色苍白、唇甲淡白加当归、白芍、阿胶、党参,失眠多梦加酸枣仁,远志,伤口稍红肿或有分泌物加金银花、连翘、蒲公英、败酱草。水煎取汁300mL分早晚2次服用,连续治疗5天。

治疗组在消炎痛栓纳肛的基础上(仅需连续纳肛治疗3天)服用青蒿鳖甲汤加减5天。

3组体温超过38.5℃时均辅以物理降温治疗。

3 观察指标

治疗后临床疗效。于治疗后观察并记录退热起效时间、60min体温下降度数及退热持续时间。治疗前及治疗5天后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1]对主症(发热)、次症(五心烦热、心烦盗汗、失眠多梦)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价,评分标准见表1。

表1 各项主症、次症中医症状评分标准

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参照文献标准评定疗效[2]。显效:治疗48h内体温降至37℃以下,5天内无复发。有效:治疗72h内体温降至37℃以下,5天内无复发。无效:治疗72h内体温尚未降至37℃以下或虽降至37℃以下但5天内体温复升。

5 治疗结果

3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3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组退热作用比较见表3。

表3 3组退热起效时间、60min体温下降度数、退热持续时间 (±s)

表3 3组退热起效时间、60min体温下降度数、退热持续时间 (±s)

退热持续时间(h)对照组 40 33.4±3.1 0.6±0.02 6.4±1.2观察组 40 64.1±4.8 0.3±0.1 11.5±2.4治疗组 40 30.4±3.5 0.7±0.2 12.5±2.3组别 例 退热起效时间(min)60min体温下降度数(℃)

3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见表4。

表4 3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分,±s)

表4 3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发热 五心烦热 心烦盗汗 失眠多梦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0 2.16±0.38 1.76±0.18 1.77±0.13 1.18±0.09 1.99±0.48 1.12±0.35 1.99±0.21 1.90±0.15观察组 40 2.12±0.41 0.84±0.23 1.76±0.15 0.53±0.12 1.98±0.43 0.96±0.07 2.00±0.19 0.89±0.10治疗组 40 2.13±0.42 0.78±0.21 1.77±0.14 0.54±0.12 2.00±0.40 0.90±0.07 2.00±0.20 0.87±0.11

6 讨 论

中医认为,手术后发热的病因较复杂,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术前体质较差或年老体弱,正气虚衰,手术对机体造成一定损伤,使正气更加亏虚,术后外邪易于侵入;②手术操作不规范,损伤筋骨血脉,或对出血灶处理不当,形成瘀血,或术中残留组织及血肿,导致术后血瘀气滞、瘀血内滞,组织吸收化生内热。③素体虚弱,术中失血,造成津液血液不足,阴液大伤,阴虚不能制约阳故发热。综合上述情况,术后发热多为相互夹杂的病机,正虚包括阴虚、气虚等,邪实则包括血瘀和余邪不尽。临床以阴虚或血虚发热者最为多见,特点为发热多在午后至前半夜,多为低热(低于38℃),伤口清洁干燥,无红肿,无脓性分泌物流出伴面白无华或萎黄。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多正常,血红蛋白降低或正常,CRP正常或增高,放置内置物后短期内CRP往往较高[3]。对于这种非感染性发热,单纯给予西医对症降温治疗往往效果不佳,即便体温暂时下降也会在停药后病情反复。青蒿鳖甲汤出自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为治疗温病后期,邪热未尽,深伏阴分,阴液已伤所设。方中鳖甲、青蒿养阴清热,生地滋阴清热,知母滋阴降火,丹皮凉血透热。诸药合用,共奏养阴透热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青蒿可调节机体免疫,并有一定降温、消炎、抑菌作用。知母具有显著解热,抗炎作用。丹皮有一定抗过敏,解热作用。生地则可增强免疫。鳖甲则有抑制结缔组织增生,增加血浆蛋白,提高机体免疫力[4-5]等作用。青蒿鳖甲汤复方具有明显解热作用,同时可有效抑制生物体自体免疫和变态反应性炎症。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退热起效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组60min体温下降度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治疗组,表明西药解热镇痛类药物起效速度快于中药,这与药物作用靶点单一、起效快捷有关[4]。退热持续时间对照组均明显短于观察组与治疗组,表明消炎痛栓对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作用时间较短,但持续退热效果较差。治疗5天后治疗组和观察组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中药治疗虽起效较缓慢,但后续效果明显优于解热镇痛类西药,这与中医治疗强调整体性、统一性等有关,其对体温的调控往往通过多系统进行综合调节,而不仅仅单纯作用于体温调控中枢。治疗组和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后5天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中药对非感染性发热的治疗较西药更加彻底,效果更持久。治疗组和观察组除了体温得到有效控制外,其他伴随症状如五心烦热、心烦盗汗及失眠多梦等均不同程度改善,而对照组症状改善不明显,表明中药在减轻主症的同时,也可改善伴随症状。

综上所述,青蒿鳖甲汤联合西药治疗骨伤科术后无菌性发热有较好疗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