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曾灶昌,黄忠武
(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06)
医生评药
乌灵胶囊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
曾灶昌,黄忠武
(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06)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50例口服乌灵胶囊,对照组50例口服安定片,治疗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0%,对照组64.0%,治疗组各项睡眠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乌灵胶囊治疗失眠症临床效果显著。
失眠症;乌灵胶囊;对照治疗观察
我们用乌灵胶囊进行治疗失眠症,效果显著,总结如下。
共100例,均为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32~74岁,平均(41.7±4.2)岁;病程4个月~8年,平均(3.1±0.7)年;每天睡眠时间不足4h 23例,睡眠过程容易惊醒17例,睡眠程度非常浅并且多梦9例,整夜不能入睡1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30~73岁,平均(41.2±3.8)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2.7±0.5)年;每天睡眠时间不足4h 22例,睡眠过程容易惊醒18例,睡眠程度非常浅并且多梦8例,整夜不能入睡2例。两组年龄方面、性别、病史及病情等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依据《中国精神病分类及诊断标准》[1]。主要症状有不能入睡,睡眠深度不足,容易惊醒,容易做梦,过早的醒来,醒后不能再次入睡,睡醒后感觉不舒服,容易感到疲倦。1周出现3次睡眠障碍,持续1个月。失眠影响情绪,社会功能也会遭受损害。失眠不属于身体疾病以及精神性疾病。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诊断为不寐症。
治疗组用乌灵胶囊(浙江佐力药业有限公司,主要成分为乌灵菌粉)3粒(0.99g),每日3次口服,4周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
对照组用安定5mg,晚上睡觉之前30min服。4周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
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3]对临床效果予以评价。评价依据SDRS减分率,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显效:减分率大于50%。好转:减分率25%~49%。无效:减分率小于25%。
参照PSQI(匹斯堡关于睡眠质量量表)[4]对睡眠质量评分情况统计比较。评分主要指标主要包括睡眠潜伏期、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持续性、睡眠紊乱、习惯性睡眠的效率、白天睡眠功能紊乱以及是否使用睡眠药物等7项指标,每项指标均采用0~3分制,0分效果最佳,3分效果最差。
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数据资料用平方差表示,两组比较用t进行检验,数据资料使用χ2进行检验。
治疗组显效32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0%。对照组显效25例,好转7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6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PSQI评分变化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PSQI评分变化 (分,)
表1 治疗前后两组PSQI评分变化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组别n治疗前治疗2个星期治疗4个星期治疗组5014.25±0.4113.41±0.62*9.56±0.36*△对照组5014.18±0.5213.22±0.70*11.35±0.67*
SDRS评分变化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SDRS评分变化 (分,)
表2 治疗前后两组SDRS评分变化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组别n治疗前治疗2个星期治疗3个星期治疗组5026.67±5.7022.56±4.21*14.83±3.21*△对照组5026.47±5.2822.38±4.13*19.12±3.59*
失眠症症状主要包括不易入睡、过早醒来、睡眠过程容易惊醒、睡眠中醒来不能再次入睡、睡眠质量差、睡眠不足等,严重的失眠症会引起并发症。中老年人群是失眠的多发人群,有33%患者长期服用安定药物入睡,对安定药物产生依赖的人群占到53%[5]。失眠患者长期使用安定药物,容易产生药物的依赖以及成瘾,对正常的睡眠结构造成影响,睡眠质量降低,极大损害记忆能力。
失眠症属中医“不寐”范畴,主因心胆气虚、肾脾虚亏、阴虚火旺而致,治疗应补肾益气、滋阴利阳,健脾补心。乌灵胶囊主要成分为乌灵菌。乌灵菌是一种子囊菌,含有的主要成分包括植物的活性物质、氨基酸物质、多糖类物质、无机元素物质、维生素物质以及核苷类物质等。乌灵菌作用为治疗失眠,减少入睡时间,延长睡眠过程,平衡人脑中兴奋性的神经传递同时抑制神经传导物质,对神经中枢进行调节,使达到自然的睡眠。乌灵胶囊能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神经衰弱以及精神的抑郁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6]。乌灵菌可补养心神,实验证明,乌灵胶囊治疗失眠症临床效果显著,且没有不良反应。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DM-3)[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2-118.
[2]赵忠新.临床睡眠障碍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239-241.
[3]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DM-3)[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4-127.
[4]何清湖,周慎,旷惠桃,等.中西医临床用药手册:内科分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816.
[5]Wu Xiaoyu,Lou Tao Li,red.Antipsychotic drugs on daytime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sleep in patients with insomnia [J].Chinese Medicine,2008,3(22):26-28.
[6]刘艳骄,汪卫东.《基于失眠症的传统医学临床实践指南》编写体会[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6):479-481.
R256.33
B
1004-2814(2013)07-577-02
2013-04-1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