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邹林林
(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东禅镇中心卫生院,四川 遂宁 629007)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邹林林
(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东禅镇中心卫生院,四川 遂宁 62900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1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62例,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法,治疗组加用半夏泻心汤为基础方辨证施治。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6.0%,对照组显效率62.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好。
婴幼儿秋季腹泻;中西医结合;对照治疗观察
2007年5月至2012年5月,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86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共148例,均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样,多由轮状病毒所致。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男46例,女40例;年龄0.6~3岁,平均1.3岁;病程0.5~8天,平均4.5天;便次每日5~14次,平均9次。对照组62例,男30例,女32例;年龄0.6~3岁,平均1.5岁;病程0.5~6天,平均4.3天;便次每日6~12次,平均8次。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西医治疗:①常规补液:根据脱水程度不同,分别给予口服口服补液盐ORS或高渗性脱水静脉补给1/3、等渗性脱水静脉补给1/2张含钠液。②药物:思密达,1岁以下每日1袋、1~2岁每次1/2袋,1日3次口服。潘生丁片1mg/kg,1日3次口服。治疗组另用半夏泻心汤。药用半夏4~8g,黄芩4~8g,黄连1~3g,干姜3~6g,甘草1~3g,大枣3~5g,党参4~6g。伤食加谷芽5~10g,麦芽5~10g,山楂6~10g;食瓜果导致腹泻者加丁香1 ~ 3g,肉桂1 ~ 3g;兼表症者加葛根8 ~ 12g,紫苏8~12g;热重者加金银花3~6g,连翘4~8g;胃纳呆者加枳实3~6g、荷叶3~6g、白术6~10g;湿重合胃苓汤(苍术3~6g,陈皮4~8g,厚朴3~6g,甘草1~3g,泽泻3~6g,猪苓3~5g,赤茯苓6~10g,白术6~10g,肉桂1~3g)。用药剂量根据儿童年龄进行确定。加水300mL浸泡20min后煎取150mL,每日分3次服。
参照第2届全国小儿腹泻会议制定的标准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88年制定的小儿泄泻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治疗后24~48h腹泻次数1日小于等于2次,且大便性状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治疗后48~72h腹泻次数1日小于等于4次,且大便含水量明显减少,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效:治疗后72h腹泻无缓解,甚至加重。
治疗组显效74例(86.0%),有效8例(9.3%),无效4例(4.7%)总有效率95.3%。对照组显效39例(62.9%),有效16例(25.8%),无效7例(11.3%),总有效率88.7%。两组显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婴幼儿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引起,属中医“泄泻”范畴。病机多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胃虚弱,加之湿热等因素侵袭,致脾胃斡旋无力,枢纽驰废,升降失常,不能升清降浊。《医宗必读》谓:“土德无惭,水邪不滥,故泻皆成湿土……”,治当以调理脾胃,清利湿热为主。半夏泻心汤加减方中黄芩、黄连清热燥湿,半夏、干姜辛温通阳燥湿、降逆和胃止呕,人参、炙甘草、大枣益气补中。助脾而正升降,元代戴元礼有:“诸泻心方取治湿热最当”,而当代中医专家任应秋也认为本方病证是“湿热兼虚”。因此,半夏泻心汤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效果较好。
R574.5
B
1004-2814(2013)08-666-01
2013-04-0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