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舒少军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西溪坪社区医院,湖南 张家界427000)
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共60例,均为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张家界市永定区西溪坪社区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平均(47.17±9.73)岁,病程1~14年、平均(7.43±3.19)年,血肌酐186~442μmol/L23例、443~707μmol/L7例、平均(396.37±94.21)μmol/L。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平均(46.47±9.31)岁,病程2~15年、平均(7.73±3.27)年,血肌酐186~442μmol/L24例、443~707μmol/L6例、平均(402.73±88.86)μmol/L。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血肌酐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慢性肾衰竭诊断及分期标准,生命体征较平稳,神志清楚,为肾功能失代偿期及肾功能衰竭期,血肌酐186~707μmol/L。
排除标准: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75岁,合并有心、脑、肺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功能损害,感染、高血压、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难以纠正,已行透析治疗,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认知障碍等无法合作。
两组均用优质低蛋白、低磷、低盐低脂饮食,治疗原发病,消除诱因如控制血压、血糖、感染,纠正贫血及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
治疗组加用通腑泄浊法。药用大黄10g,丹参10g,白术10g,山药15g,虎杖10g,枳壳10g,茯苓10g,桃仁10g,积雪草15g,党参25g,陈皮10g,法半夏10g。随证加减。日1剂,加水800mL,取汁400mL,水煎,分2次口服。
两组均7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观察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头晕、胸闷、气短、纳差、恶心呕吐、全身浮肿、少尿、便秘),血肌酐变化情况。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显效: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下降大于等于60%,血肌酐降低大于等于3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改善30%~50%,血肌酐降低15~29%。稳定:临床症状积分改善小于30%,血肌酐降低0~15%。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血肌酐增加。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指标比较 (μmol/L,±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指标比较 (μmol/L,±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前后差值治疗组 30 396.37±94.21 303.80±94.71* 92.57±64.73△对照组 30 402.73±88.86 353.43±96.27 49.30±66.37
慢性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反复不愈、迁延日久而致,其主要病因有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原发性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病变等。中医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以标实为主。病机为脾肾虚衰,气化不利,湿浊毒邪壅塞脏腑,弥漫三焦,湿浊毒邪闭塞于内。若侵犯上焦,则见心悸、胸闷、气短等;阻滞中焦,则见恶心呕吐等;壅塞下焦,则全身浮肿,尿少等。研究显示,大黄等中药治疗能促进机体加快排泄有害物质,有效降低血肌酐含量,改善肾脏供血,从而抑制或延缓慢性肾衰发展[2,3]。中药方中党参、白术、茯苓、山药、陈皮、法半夏补中焦脾胃之虚,兼祛痰湿,使脾胃健运,以后天滋养先天,从而延缓肾脏的衰退。枳壳理气除满,使补而不滞。大黄、积雪草、虎杖清热祛湿,通腑泄浊,使痰饮水湿浊毒邪从大便而解。丹参、桃仁活血化瘀通络。观察表明,通腑泄浊法可改善临床症状及血肌酐指标,有良好疗效。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02:167-168.
[2]李淑菊,张佩青,黄彦彬,等.肾衰胶囊延缓失代偿期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39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05,46(5):348-350.
[3]王彤,马威,金海燕.大黄炭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3,5(2):238-23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