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李铁军 马勇
农机生产是安全生产的重点监管领域。近年来,扬州市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以构建长效安全管理机制为目标,在全省率先探索形成基层农机安全监管“柳堡模式”,得到农业农村部和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的高度认可。2020 年,扬州市农业农村局、宝应县农业农村局进一步拓展“柳堡模式”的内涵,联合市、县政法委,在全省创新开展农机安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逐步构建起“农机监理员、农机协管员、网格员三员共管农业机械,县级、镇级、村级三级共治安全隐患”的农机安全监管新机制,推行农机安全监管网格化管理,取得显著成效。该管理方式被列为全省安全生产10条典型经验之一。
扬州市各类农业机械保有量超10 万台(套),其中在册牌证管理机械有2.1 万台。而市、县农机安全监理执法人员只有40 余人,仅依靠市、县两级农机安全监理人员难以将农机安全监管工作职责落实到位。为从根本上解决镇村农机安全监管能力薄弱这一“老大难”问题,打通农机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2018 年起,扬州市农机主管部门在宝应县柳堡镇试点镇村农机安全监管工作,通过市、县两级精心指导与培育,形成了以镇级“363 工作机制”、村级“128 工作实务”为主要内容的“柳堡模式”,构建了以乡镇为主导,“主体尽责、部门尽职、社会尽力、延伸至村”的镇村农机监管新路径,“柳堡模式”被宝应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评为2018 年度“最具影响法治事件”。
一是强化队伍建设。将全镇18 个村划分成76 个小网格,监管范围覆盖所有片组与农机户。每村配备1 名农机安全协管员,由村安全生产负责人担任。每个小网格设网格员1 名,负责日常农机安全监管。二是强化装备建设。镇农业农村部门3 名农机监理人员全部持证着装上岗,配备执法记录仪、数码相机、应急处置等设备。三是强化阵地建设。通过设立农机安全宣传栏,拍摄农机安全宣传片,举办现场会、“三个课堂”等活动,开展农机安全知识教育,打造示范农机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示范烘干中心、示范农机大户、示范村等5 类示范典型。
一是镇村共管机制。明确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为镇级农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村委会主任为村级农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列入镇对村的综合考核内容。二是镇社共管机制。镇农业农村部门与农机合作社、粮食烘干中心、维修点等农机经营服务组织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是村户共管机制。由村委会与农机从业人员、农机经营户签订安全责任书,实行全员责任制。四是警农共管机制。镇农业农村部门定期与公安交警中队联合开展农机道路交通安全联合专项整治,加大路面执法检查力度。五是安农共管机制。镇农业农村部门联合镇安监站对合作社、维修点、粮食烘干中心等农机经营服务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六是网农共管机制。将农机安全生产融入社会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发挥网格员“来自群众、熟悉群众”的优势,让其协助镇村开展隐患排查和风险上报等工作,推动农机安全监管关口再前移、重心再下沉。
2018 年以来,该镇连续三年实现农机安全生产零事故,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综合“三率”水平分别保持在98%、96%以上,参检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机综合保险投保率达100%。“柳堡模式”成功的核心是落实农机安全监管属地责任、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创新的关键是实行农机安全网格化管理,将农机安全监管触角延伸到基层第一线。
2020 年,扬州市农业农村局、宝应县农业农村局在总结推广“柳堡模式”成功经验基础上,认真落实省委提出的把“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有效做法运用到安全生产上的工作要求,以宝应县为试点,在全省率先将农机安全生产融入社会治理网格化体系。扬州市农业农村局、市政法委(市域社会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行农机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通知》,宝应县政法委、县农业农村局出台了《宝应县农机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利用村(社区)已建立的综合网格,发挥基层网格长(员)队伍优势,将农机安全生产监管中的问题隐患排查、政策法规宣传等工作事项,融入基层网格员工作范畴,实现资源有效整合、工作有效聚力,形成“县牵头、镇主抓、村协管、格排查”,条块结合、共管共治的农机安全监管新格局。
县级农业农村部门统筹安排全县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制订基层农机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工作实施方案、职责清单、工作手册等工作规范和标准。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监理和执法工作,对网格长(员)上报的农机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线索依法依规进行甄别处置;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网格化监管业务培训,协同有关部门解决农机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所需经费、设备等问题。
落实乡镇安全生产属地责任,将农机安全工作列入镇对村综合考核内容,要求每镇持证从事农机安全监管工作的农机监理员不少于2 人。明确镇级农机安全网格化监管职责,科学划分网格责任区,明确网格长(员)职责和监管区域,加强对网格长(员)的日常管理和监督考核,督促网格长(员)履职尽责。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检查,全面掌握农机经营服务单位安全状况,及时督促整改农机安全生产问题和隐患,配合有关部门打击违法使用农业机械行为;协助做好农机安全检验、注册登记、备案管理等工作。
落实本村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配齐配强村级农机安全协管员,提出本村年度农机安全管理工作计划,明确本村网格化管理责任区及工作职责,组织网格员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巡查,对本网格内的农机经营组织、农业机械及驾驶人等做好台账登记、安全宣传、隐患排查和信息上报等工作。
掌握网格内农机经营服务单位经营状况,农机拥有量及所有者、使用者情况。面向农民群众和农机操作人员积极宣传农机安全生产知识。农忙期间加大巡查力度,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农机安全生产检查和执法工作。对发现的网格内农机安全生产隐患,及时提醒、准确上报,全程跟踪反馈,实现安全生产隐患整改的闭环管理。
在试点过程中,宝应县依托874 个网格,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农机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农机安全监管逐步走向系统化、网格化、精准化、高效化。为全力争创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扬州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以“农机安全乡镇”建设为载体,以深化农机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为抓手,以提升镇村农机安全监管治理能力为目标,进一步加强“柳堡模式”推广应用工作,夯实农机安全监管基础,加快推进农机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2019 年9 月,扬州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农机安全监管深化“平安农机”建设的通知》,所辖6 个县(市、区)全部发文进行贯彻落实,全市72 个涉农乡镇均发文开展农机安全专项整治,学习“柳堡模式”经验做法。市农业农村局印发了《扬州市村级农机协管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完善乡镇、村(居)和网格农机安全监管规范,为提升农机安全生产水平提供了组织和机制保障。
2020 年7 月,扬州市农业农村局下发了《关于推广“柳堡模式”开展农机安全乡镇建设的通知》,采取项目化方式推进“柳堡模式”应用,由市级财政扶持,在全市15 个乡镇开展农机安全乡镇建设,编紧织牢镇村农机安全监管网络。明确各参建乡镇人民政府为项目实施主体,着力强化机制建设、队伍建设、装备建设、阵地建设和效能建设,各参建乡镇都出台了实施方案,将农机安全纳入全镇综合安全考核。每镇配备了2 名以上农机安全监理员,每村配备了1 名以上专(兼)职农机安全协管员,划分了村级农机安全监管网格。宝应县统一为所有镇农机监理员配备了巡查车辆和执法服装;高邮市车逻镇等乡镇为协管员、网格员配备了巡查背心;广陵区头桥镇配备了农机安全巡查无人机;邗江、仪征、江都等地配备了微型消防站、灭火器等必要的农机安全监管装备。每个乡镇都有固定的农机安全宣教场所,培育了一批农机安全成效好的示范村、示范农机服务组织和示范农机大户,发挥其典型引领作用。所有参建乡镇均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农机安全专项整治和隐患闭环治理工作,未发生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农机“三率”水平在90%以上。
一是着力提升县级农机执法办案能力。以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为契机,强化农机执法队伍建设,制定了《扬州市农机领域行政执法工作指导意见》。市执法支队带头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执法检查,全市共查处农机安全违法案件294例,其中罚款109 起(一般程序案件60 件)、警告185 起。办案总数比2019 年度增加了161%,所有县(市、区)田间执法办案均实现“零突破”,产生了农机安全执法震慑效应。二是着力提升镇村农机监管人员业务能力。专题举办了全市基层农机安全监管人员培训班,并组织现场教学。2020 年全市累计组织农机安全生产宣讲30 余次,开展田间场院农机安全教育活动173 次,培训各类农机从业人员1.02 万人次,印发宣传单页3 万余份。三是着力提升隐患排查治理能力。市、县、乡三级全面实行隐患排查清单和整改清单“双清单”管理制度,及时跟踪检查,逐项销号。全市共出动各类检查人员4 581 人次,组织各类督查检查1 015 批次,检查农机合作社、报废农机回收企业、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农机维修点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675 个,排查农机安全隐患791 项,全部整改到位。全市农机安全生产取得了多年未有的“零事故、零亡人”好成绩,圆满完成了省、市安委办下达的各项控制指标任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