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刘洪武 纪晨曦 徐军
仪征市地处长江之滨,是宁镇扬的重要节点城市,现有户籍人口56 万人,区域面积859 km2,现有耕地面积4.17 万hm2,粮食种植以稻麦为主。2019 年水稻种植面积2.24 万hm2,小麦种植面积1.08 万hm2,粮食总产量25.1 万t。
2016 年以来,仪征市以创建省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为引领,坚持“政府主导、技术引领、装备支撑、服务保障、协同推进”的指导原则,把水稻、小麦作为主要对象,突出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等关键生产环节,有效促进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经营与管理相协调,全面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1]。
1)工作推动有力有序。2016 年起,仪征市围绕“一年启动实施,二年努力达标,三年巩固提高”的思路,启动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建设三年行动,并同步推进已达标镇、园区巩固提升考核验收。当年有2 个镇完成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达标建设,随后每年至少有2 个镇(园区)完成达标建设。截至2019 年底,全市10 个涉农园区、镇均完成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达标建设,并通过扬州市级考核验收。
2)机具装备快速发展。截至2020 年5 月底,全市拥有粮食生产主要农机装备5 500 余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771 台,水稻插秧机655台(含乘坐式插秧机580 台,占比88.55%),小麦播种机331 台,高性能植保机641 台(含高地隙自走式喷杆喷雾机87 台、无人植保机54 台),联合收割机497 台,粮食批次烘干能力达3 123 t,均比创建前有大幅度增加。
3)整体水平稳步提升。通过两年多的推进,仪征市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各项指标全部达标。其中:耕整地机械化水平、收获机械化水平、植保机械化能力均达到100%,水稻机插率达86.49%,小麦种植机械化水平达98.11%,产地烘干能力达62.21%,秸秆处理机械化水平达92.33%。全市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7.38%,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综合水平为87.21%。
4)农业规模经营主体日益壮大。全市拥有各类农机合作社64 家、农机固定资产50 万元以上的规模服务大户110 户、以种植为主的家庭农场311 个,规 模 经 营 面 积1.31 万hm2,占 比58.4%。全市拥有具备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能力的经营主体127 个,2019 年作业服务总面积18万hm2,实现园区、镇全覆盖。
1)强化组织领导。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实施意见》,成立以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市、镇两级分别出台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建设指标列入对园区、镇综合考评内容。先后召开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建设推进工作会5 次,举办技术培训暨现场观摩会26 次。市农业农村局与各园区、镇签订责任状,将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位,并成立推进工作技术小组,具体指导各园区、镇开展创建工作。
2)加强政策扶持。印发《仪征市粮食绿色提能增效整体推进工程行动计划》,利用项目资源,整体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建设。2016 年以来,各级财政累计投入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工作资金1 689.6 万元,其中,省级资金400 万元、扬州市级资金321.6 万元、仪征市级资金126 万元、镇级资金842 万元。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达标园区、镇进行奖补。
3)全力补齐短板。充分发挥奖补的“指挥棒”作用,全力提升机插、植保、烘干等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对作业时间50 h 以上的乘坐式插秧机每台奖补5 000 元;对水稻集中育供秧每亩奖补300 元;水稻机械化育秧基地面积在20~30亩(1.33~2 hm2)的,每个扶持2 万元,在30 亩(2 hm2)及以上的每个扶持3 万元;作业500 亩(33.33 hm2)以上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每台奖补10 000 元;产地烘干中心当年新增批次烘干能力60~90 t(不含90 t),土地承包面积500 亩(33.33 hm2)以上,每吨奖补500 元;产地烘干中心当年新增批次烘干能力90 t 及以上,土地承包面积1 000 亩(66.67 hm2)以上,每吨奖补1 000 元。
4)夯实技术基础。印发稻麦生产技术路线,聚焦水稻机插秧、小麦机条播、高效植保、粮食烘干等全程机械化关键环节,举办现场观摩会、推进会31 次,培训3 500 余人次,发放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明白纸12 000 余份。开展农机“三个课堂”(田头课堂、库房课堂、大棚课堂)培训,为建设工作提供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撑。累计开展各类培训403 期,培训7 000 余人次。
5)全面创新机制。以提升耕地质量为目标,以满足农民需求为导向,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创新开展秸秆机械化深翻还田工作,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19 年,仪征市秸秆机械化深翻还田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深翻面积达0.81 万hm2,秸秆深翻实现整村、整镇推进。为提升机插秧作业水平,该市连续举办4 届水稻机插秧技能大比武,通过“以赛促学”,增强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助力全市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升。
6)突出示范引领。2018-2019 年,全市建成镇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万亩示范片4 个、5 000 亩示范片7 个,以高标准示范片带动全市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建设的整体推进。2020 年,仪征市创新建立2 个农机、农艺、气象等要素全面融合协调发展的粮食生产示范区,建设示范面积75.53 hm2,坚持推广稻麦周期生产全程机械化新装备、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以点带面,扩面提质,助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仪征市虽然较好地完成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各项建设任务,但对照省、市要求,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仪征市境内多丘陵,田块高低不平,落差较大,田块整体偏小,田间机耕道路狭窄,影响大功率拖拉机、高效植保机械等农机装备作业效率;二是机手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操作能力差,高素质农机操作人才稀缺,难以胜任现代化、智能化、高效化农机装备操作要求;三是部分农机合作社合作松散,运行质态不高,合作社负责人市场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机务管理需进一步强化。
积极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推动农田地块小并大、短并长、陡变平、弯变直和互联互通,扩展大中型农机使用空间,提高农机作业便利性和适应性。
加强农机实用人才培训培养,特别要加强农机操作人员和维修服务人员培训。
加快培育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等新型农机服务主体,重点培育村集体农机合作社,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规范化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