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缪冬平 翟步顺 缪昌根 包金峰 单桂银 顾凤莲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其技术特点是: 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 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 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作业内容主要包括:收获、秸秆处理、深松、表土作业、播种和田间管理等。由于它有利于保水保土,所以称为保护性耕作。近年来,泰州市姜堰区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结合江苏省农机三项工程项目建设,积极进行小麦种植保护性耕作试验,旨在探索如何用现行的机具实施稻秸秆的全量还田或全覆盖,从而增加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毛管孔隙度( 含水孔隙),进而增加土壤的基础地力,满足小麦的农艺种植要求。
试验时间为2012年4月21日-5月21日,地点选择在姜堰市梁徐镇钱港村16组,冬小麦品种为扬辐麦4号。
试验田块面积为0.1 hm2。试验田块处理:稻茬稻草全量覆盖还田,覆盖量6 705 kg/hm2,覆盖率100%;使用改制条耕条播机作业,播量经调节达165 kg/hm2,播后开墒沟。
对照田块面积为0.5 hm2以上。对照田块处理:稻茬稻草全量还田,人工撒种后用手扶旋耕机浅耕灭茬盖籽,播量约150 kg/hm2,播后开墒沟。
取样时间为2012年4月21日。此时试验田块小麦分蘖完成,对照田块小麦正在抽穗。
取样调查方法:在试验田块和对照田块内按随机取样法各挖取五株小麦样本,数清各株分蘖数,取平均值。小麦植株分蘖数量见表 1。
表1 小麦植株分蘖数量对比
试验田块和对照田块麦株分蘖和根系生长状况分别见图 1、图 2
图1 试验田块麦株
图2 对照田块麦株
由于试验田块比对照田块晚播种7天,因而生长阶段略滞后;但分蘖多一倍,根系较旺盛,田间杂草较少,长势喜人,承包户表示满意。
取样时间为2012年5月21日。
取样方法:在试验田块和对照田块内按随机取样法各取5个测点,每测点面积1 m×1 m,数清各测点内麦穗数,取平均数;随机测取10个以上样本株高,取平均值。两个田块内小麦麦穗数和株高见表 2。
经测算,试验田块有效穗数为551.1万穗/hm2,比对照田块有效穗数589.05万穗/hm2略少,但麦株略高。
为了掌握保护性耕作的适应性,市农机推广站以该市沈高镇河横村、桥头镇李堡村、梁徐镇钱港村为试验点,对不同土质、不同作业模式下的小麦产量进行跟踪统计分析。各试验点2012年小麦产量见表 3。
通过试验、对比可以看出,稻秸秆全量还田种植小麦,完全能够保证小麦的产量。但是,三种种植模式在不同的土质地区产量有一些差别,同一区域中采取条耕条播的地块产量相对稍高一些。同时,条耕条播模式在用工、能源消耗以及保护性耕作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但机具需进一步优化。
表2 麦穗数和株高对比
表3 2012年各试验点小麦产量对比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