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南京市农业委员会副主任 戎新祥
2012年农机化发展情况:
(1)全市基本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2012年全市新推广步进式水稻插秧机107台,乘座式水稻插秧机475台,合1 532标准台,保有量达到5 802标准台。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达85.5%,其中机插率达79.2%。
(2)农机推广取得重大突破。全市共推广补贴机具5 158台套,1 886户农民及各类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享受到了农机购置补贴。
(3)秸秆综合利用扎实推进。全市共处理农作物秸秆136.8万t,综合利用率达88.3%,其中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8万hm2,机械化还田率为52.2%。
(4)农机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全市新增合作社29家,总数发展到184家,服务农户22.5万户。新增省级“四星”农机专业合作示范社7家,“三星” 农机专业合作示范社11家。
(5)农机安全生产态势平稳。辖区内未发生一起重特大农机事故及监管责任事故,实现了农机重大事故和农机监管责任事故零增长的总体目标。
2013年农机化发展的目标、任务:
到2013年底,争取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3%,其中江宁区、浦口区争取达到85%,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秸秆机械化还田率超过50%。
(1)促进粮油作物装备结构优化升级。全市计划新增大中型拖拉机400台以上,新增带切碎装置和匀抛装置的联合收割机350台以上,新增高速插秧机200台以上, 新增谷物烘干设备50台套以上。加快示范推广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及相关的油菜条播机和收割机,逐步提高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
(2)加大设施农业机械的补贴推广力度。突出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加快推广适用性较强的耕作、播种、育苗、栽植、植保、节水灌溉、保鲜、初级加工、包装等机具和装备,提高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加快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和装备在园区中的集成应用与示范,提升农业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3)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水平全面提升。争取推广秸秆还田机1 400台以上,夏季麦秸秆还田率达70%,秋季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率达40%。
(4)促进农机化服务组织发展壮大。以区县为单位对本区域内的农机场库进行规划布局并做统一设计,街镇建设区域性农机化公共服务中心,引导村集体投资建设“四库三间”等基础设施;引导农机合作社开展规范化建设和星级创建,开展耕作、育秧、机插、机植保、机收、还田、烘干等一体化作业。争取新增农机合作社40个以上,建成2~3个全省亮点。
(5)推动农机化服务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完善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考核体系,积极发挥各区(县)公安驻农机交通警务室的作用,促进源头管理,全面推进农机免费实地检验,提高“三率”水平,深化“平安农机”创建;提高“平安农机通”、“双优加油卡”、“农机政策性保险”等覆盖面,加强农机监理基础设施、装备、队伍等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机化保障水平。
2013年农机化工作的主要措施:
(1)争取重视,取得政府支持。要充分利用难得的机遇,围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加强监测,对标找差,争取各级政府重视,争取各级财政对农业装备的投入,争取把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秸秆机械化还田等主要指标纳入各级政府社会事业的一级目标进行考核。
(2)开展创建,提升示范效果。在区县中开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示范街镇创建活动,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积累经验、探索路子,并打好基础。围绕评价指标体系、考核验收办法,层层细化分解目标任务,确保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3)及早部署,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借助政府的行政推动,建立村集体负责组织、农机合作社开展作业的工作机制,确保还田技术到位、作业质量到位、还田面积到位。
(4)整合资源,培育服务主体。与农业、开发等部门衔接和配合,依托高标准良田建设项目、农业生态补偿项目、农业资源开发项目等建设农机库房,并与项目实施做到“三同时”,即同时规划、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引导农机合作社开展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提高民主管理水平。
(5)强化监管,提升安监水平。一是着力提高农机“三率”水平。积极开展调查摸底,创新监管方式,强化安全检查、安全教育,提高联合收割机和非上道路拖拉机“三率”。二是开展“三大创建”活动,推进农机安全监管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三是充分发挥公安驻农机警务室的作用,建立起农机道路交通管理长效机制。四是以合作社安全监管为重点,落实合作社的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完善安全监管台账资料,推进监理重心下沉,关口前移。
无锡市农业机械局局长 陈正康
2013年无锡市农机部门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总体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快农机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步伐,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农机化发展质量与水平,努力实现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协调发展。重点落实“六个更大力度推进”:
(1)突出率先领先,更大力度推进基本实现农机化创建工作。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创建活动是全市农机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全市农机部门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推进创建工作。一是进一步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将率先创建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目标考核内容;二是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三是进一步明确、完善创建工作责任制,细化目标,强化考核;四是进一步加强创建工作指导服务与动态跟踪管理,确保创建目标如期实现。
(2)突出新型适用,更大力度推进新机具新技术推广普及工作。以提高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为最终目标,积极加强成熟技术装备的示范推广与应用,不断提高各个产业的农机作业水平。一是围绕巩固提升稻麦生产机械化水平,加快机具更新换代步伐;二是紧扣《无锡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加快128个高效设施园区农机化发展步伐;三是试点推进重点产业的全面全程机械化;四是推广应用物联网智能控制管理系统,提升全市农业信息化、精准化水平。
(3)突出整合提升,更大力度推进农机服务组织建设。根据省局“农机合作社推进年”部署,按照“三个一批”(新建一批、整合一批、提升一批)原则,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划,优化扶持政策,强化能力建设,推动农机合作社良性发展。一是加强基础建设,引导农机合作社加强“三库二间一室”建设;二是注重行政推动,加大资金、项目支持力度,农机化项目、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示范应用等优先安排农机合作社;三是引导强强联合,着力推进“联社组建”“企社共建”,进一步提高合作社作业、信息、维修等综合能力,提高作业覆盖率与服务水平。
(4)突出源头管控,更大力度推进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扎扎实实抓好基础性工作,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一是着力提高农机“三率”水平;二是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推进“平安农机”、农机安全监理规范化示范所和“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示范窗口创建活动,努力构建农机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三是扎实开展行政执法工作,全面落实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活动,提高农机源头管理和路面动态管理水平。
(5)突出规范高效,更大力度推进农机化质量提升工程。坚持“质量优先”理念,进一步扎实抓好农机质量管理工作。一是加强行业标准规范。完善农机操作规程,强化农机化质量工作基础。二是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充分发挥农机质量投诉监督站的职能,开展“3·15”、放心消费创建等活动,保护消费者权益。三是加强作业质量监管,宣传作业标准,提高农民质量意识。开展作业质量检查,提升农机作业服务质量,提高技术到位率。四是加强维修质量监管。推进农机维修示范点建设,不断提升农机合作社维修保障能力,提高农机整体维修水平。
(6)突出能力提升,更大力度推进农机系统自身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全力抓好农机系统自身建设,不断提升为农服务水平。一是改进工作作风。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十项规定,深入开展“三解三促”活动,提升农机部门为民办实事的能力。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实施“352农机教育培训计划”,结合获证奖补政策,开展农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实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机队伍整体素质。三是规范系统管理。依托现代信息化管理技术,推进农机化传统管理模式与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有机融合,逐步建立农机化规范管理信息系统。四是凝聚发展合力。进一步加强与财政、规划、国土、统计、农委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合作,形成发展共识,汇聚强大的推进合力,确保2013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徐州市农业机械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威
2013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徐州市将认真贯彻全省农机化会议精神,抢抓机遇,狠抓落实,重点实施十项工程,切实抓好八项工作,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重点实施好十项农机化工程:
(1)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工程。一是重点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争取到2014年全市基本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二是巩固提高三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保持小麦种植和收获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三是加快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力争2013年在全省率先实现玉米生产机械化。
(2)现代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围绕农业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发展,积极拓展农机化服务领域,促进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发展。
(3)秸秆还田机械化发展工程。积极推进粮食作物秸秆还田机械化,2013年计划完成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26.67万hm2,秸秆机械化还田率达到50%以上。
(4)农机合作组织建设工程。大力鼓励扶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农机合作社开展农田托管农机化服务,实现农业机械规模化作业。
(5)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工程。加快先进适用农机具推广应用,推进农机装备更新换代,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6)农用航空技术应用工程。完善农用航空基地设施,不断拓展应用领域,加快农用航空技术应用。
(8)农机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农机技术推广、安全监理、农用航空、教育培训、信息化服务等纯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与能力建设。
(9)农机科技人才培训工程。强化农机管理、科技和技能人才“三支队伍”建设。
(10)“平安农机”创建工程。依法行政,依法管机,提高执法水平。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推进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提升。
切实抓好八项农机化工作:
(1)落实法规政策促发展。积极贯彻落实农机法规及中央1号文件精神,依法兴机,促进农机化发展。
(2)认真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严格操作规范,强化监督检查,力争让全市农民享受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7亿元以上。
(3)积极组织开展农机跨区作业。组织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1万台次以上,促进机手增收5亿元以上。
(4)积极做好农机化优质服务工作。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加快收种进度。
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显示,HS_01和HS_02的16S rDNA基因序列长度均为1 462 bp。将HS_01和HS_02测定序列提交到Genbank,获得登录号分别为HS_01(Genbank:HQ877765)和HS_02(Genbank:HQ877766)。
(5)加强农机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机信息服务水平,努力营造良好的农机化发展舆论氛围。
(6)积极开展政策性农机保险工作。创新工作思路,大力推进政策性保险工作。
(7)强化农机产品质量监督和农机维修管理。加强对农机生产、销售、维修网点的检查与整顿力度,维护农机消费者的权益。
(8)加强农机流通体系建设。协助做好徐州农机汽车大市场运营,积极构建现代农机流通服务平台,促进农机化事业发展。
常州市农委主任 潘云芳
2012年是常州市农机事业活力彰显之年,各级农机部门紧密围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奋力冲刺水稻单产“十连冠”的核心目标,大力实施“农机化推进年”活动,全市农机化工作亮点纷呈。一是农机化综合水平稳步提高。2012年全市共投入农机化资金近亿元,新增各种机具5 342台套,全市小麦机播机收、水稻机收率超过95%,水稻机插率为83.9%,水稻单产实现全省“十连冠”。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4%。二是农机合作社发展量质并举。全市新增农机专业合作社64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数达278家,新增数量和建设水平位居全省前列。三是农机化示范园区建设加快。全市共建立县级以上农机化示范园区33个,其中省级6个。在全市4个农机化示范园区开展了蔬菜育苗、移栽机械的引进试验示范,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有序推进。四是平安农机创建再创佳绩。新创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县区1个,市级以上示范镇4个、示范合作社25个。“平安农机”创建被市综治委列为社会管理创新项目。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全市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攻坚之年,常州市农机部门将以“全市农机化先行年”活动为统领,进一步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力争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再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争取以市为单位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为此,将着力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1)认真落实农机化扶持政策。贯彻落实省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科学制订市级农机购置补贴配套政策,对插秧机、烘干机等粮食生产机械进行导向性补贴,促进主要作物农业生产装备结构优化升级,巩固、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
(2)推进农机特色化发展。以农机化示范园区为平台,试验示范大棚作物耕翻、育苗、移栽环节,林果茶喷滴、化除、耕翻环节机械化。鼓励高效设施农业农机化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探索出适合常州特色的高效设施农业农机化服务模式。
(3)激发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活力。进一步优化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布局,引导合作社完善运行机制,拓宽服务领域,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方式。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组织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增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生命力和活力。
(4)推进农机与农艺、信息化的深度融合。逐步建立农机农艺相适应的技术体系,推动作物品种选育、栽培制度和畜禽养殖方式的改进,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和组织化水平,为农机化作业创造条件。加快农机化、信息化融合,开展智能农业装备、物联网装备应用试点。
(5)提升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努力培养梯队合理、层次分明的农机化人才队伍,探索构建多元化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加快完善农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农机安全监管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农机化信息服务水平。
苏州市农委纪委书记 温金祥
2013年,苏州市的农机化工作将以全面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为统领,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四个百万亩”为重要抓手,以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生态化、现代化为重点,着力提升现代设施装备水平,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1)突出“一个中心”。2013年,苏州市农机工作将以全面迎接省级考核组对全市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考核验收为中心,对照考核要求,寻找差距,剖析问题,补缺促长,挖潜增力,力争年底前苏州市本级及常熟市、昆山市、太仓市、吴江区全面通过江苏省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考核验收,争当全省的先行者。
(2)强化“两个实施”。一是深入开展实施市级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示范镇创建工作。加强宣传力度,强化组织保障,加大资金投入,健全工作机制,力争全市成功创建示范乡镇率超过80%。通过示范引导、典型引路,有效探索和总结农机化率先发展的经验和途径,努力实现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二是深入开展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组织宣传好、贯彻、落实好各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积极争取中央、省、市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重点巩固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着力推进高效设施农业发展进程,为服务生产发展、服务农业现代化发挥农机资金的引导作用。
(3)着力“四个加强”。一是着力加强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辖市、区要争创省级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示范县,争取省级农机化项目资金;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大力推进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确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二是着力加强农机机务管理工作。年内要出台主要农业机械机务管理指导性意见,提出加强机务管理的具体措施和要求,以进一步提高全市农机管理水平,促进全市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三是着力加强农机安全监管。以全面实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为主线,重点提高上牌率、检验率、持证率,加快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市,完善规章制度,严格依法监理;加强体系建设,提高监管能力;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努力促进农业机械化安全发展。四是着力加强农机人才队伍建设。在加大农机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要继续强化现有农机队伍人员建设,多形式、分层次对现有农机人员进行培训,促进知识更新和结构改善,增强农机化管理服务人员综合素养,打造一支业务精通、爱岗敬业、服务高效的农机化公共服务队伍,全面提高全市农机维修能力、农机服务水平、农机机务管理水平。
南通市农机局副局长 严新民
2012年,南通市以加快推进农业基本现代化为中心,大力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努力调优农机装备结构,加快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农机化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1)全市各地梯次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格局初步形成。对照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建设要求,因地制宜编制了《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实施方案》,其中海安县的实施方案通过了省级专家论证。同时,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海安、如皋、海门等县(市)地方财政安排的资金总量达4 500万元,比2011年增加了一倍多。经监测,全市农机化综合水平超过80%。
(2)农机装备水平快速提升。大力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全市共使用中央、省级补贴资金4 601.87万元,地方配套补贴资金1 900万元,拉动农户及组织投入13 358万元,推广各类农机具2万多台套,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344.6万kW,比2011年增加了9.69万kW。
(3)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步伐不断加快。以省级示范县、推进县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利用技术。全市实现秸秆机械化还田17.76万hm2,机械化还田率达48.49%。同时,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新途径,建设了30个秸秆能源化利用示范点。
(4)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明显增强。重点加强了农机合作组织能力建设,引导51个合作社承担了“稻麦生产全程专业化服务”和“粮食生产全托管服务”项目。全市新增农机合作社58个,总数达到246个,其中省星级合作社达到59个。
(5)农机安全生产态势保持平稳。层层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认真抓好农业机械及驾驶操作人员年度检审工作,全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三率”分列全省第二、第五位。全年未发生重大农田作业事故。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之年,南通市农机化工作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2015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总体目标,针对薄弱环节,狠抓措施落实,力争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82%,有1个县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重点实施“四大工程”:
(1)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工程。把握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新要求,争取政府加大投入,加快新机具推广应用步伐,推动农机装备优化升级。重点推广大中型动力机械、多功能耕作机械、油菜玉米生产机械和设施农业机械,新增各类农业机械15 000台(套)以上,新增农机总动力9万kW。
(2)农机合作组织能力提升工程。重点提升农机合作社稻麦生产全程专业化服务能力,培育一批服务领域涵盖到种、管、收、农产品加工,从品牌打造到市场销售全过程的明星合作社。加大服务高效设施农业的农机合作社培育力度,促进全市农机合作组织作业与服务水平快速提升。
(3)设施农业机械配套工程。以建设农机科技示范基地为抓手,加大设施农业机械推广力度,围绕各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规模化水产、畜禽养殖基地建设,新建20个市级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高效设施农业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水平达60%。
(4)农机安全生产保障工程。积极构建以源头管理、执法监控、安全教育、风险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升监管水平,保障农机化健康发展。进一步深化“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力求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三率”上有新的提升。
连云港市农业机械管理局局长 赵健康
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安排,连云港市2013年将以提升粮油生产机械化水平为重点,不断加快农机化发展步伐,重点提升“五个水平”。
(1)着力提升农机化综合水平。要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引导,不断提升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争取省农机局加大粮食烘干机补贴力度,在东海县开展稻米生产不落地试点,推动农机化技术创新与应用。重点推广三大技术:一是强势推进水稻机插秧技术。全市力争新增插秧机4 400标准台,完成机插面积14.6万hm2,机插率要达到73%。新浦区要基本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其余各县区水稻机插率要达到70%。二是强力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着力提高玉米播种和玉米收获机械装备水平,东海县、灌南县及海州区要基本实现玉米生产机械化。三是全面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按照秸秆全面禁烧的要求,不断拓展还田技术的示范应用和技术培训面,提高秸秆机械化还田率,力争市辖区秸秆机械化还田率达到50%以上,四县还田率达到40%以上,全市稻麦还田面积17.33万hm2以上。
(2)着力提升农机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以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获证奖补”政策为依托,积极实施基层农机人员培训项目,年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0 000人以上,实施职业技能鉴定3 000人。
(3)着力提升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水平。继续加快农机服务组织建设步伐,着力推进量、质双提升,努力实现农机服务组织壮大与农机手收入的双赢。全市要新增星级合作组织10个,新建农机合作组织30个。要推广赣榆县大盘村和东海县金龙农机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引导农机合作组织适量流转土地,开展规模化服务。要组织8 000台以上联合收割机参加跨区机收,实现作业收入7亿元以上。
(4)着力提升农机安全生产水平。提高农机安全监理“三率”,规范农机报废更新和政策性保险工作,持续加大“平安农机”和“规范化示范所”创建力度,深入开展农机安全隐患排查及“农机安全监理示范窗口”创建等活动,抓好市、县二级应急队伍建设和预案演练工作,杜绝重特大农机责任事故的发生。年内新建省级规范化示范所1个,海州区要力争通过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验收。
(5)着力提升农机信息化服务水平。不断拓展“连云港农机化信息网”和“平安农机通”手机服务网服务功能,努力提升农机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大农机信息宣传力度,不断拓展农机工作影响面。
淮安市农业机械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 印亚琴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淮安市农机化工作将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有关“三农”工作部署,紧紧抓住省市战略合作、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项目投入不断增加的大好机遇,转变发展方式,调优装备结构,注重规模推进,创建区域特色,推进农机、农艺、农业经营方式的协调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努力在“全省争进位,苏北争第一”,奋力推动淮安农机化再上新台阶。重点是实施两大工程,突出三项任务,落实四项举措。
实施两大工程:一是实施农机合作社提质增效工程。争取市政府出台加快农机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意见,切实把提供多元化、综合性服务的农机合作社作为培植重点。深入推进企社共建、银社对接和合作联社建设,落实完善农机部门和农机合作社挂钩帮扶制度。加快以农机合作社为主体的土地流转经营模式推广,流转经营土地面积5 333.33 hm2。全市新增农机合作社30家、星级合作社10家。二是实施市级农机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在综合调研、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启动市级农机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争取把基地建设成为淮安市农机新机具展示窗口、新技术应用载体和新农民培训平台,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提升农机化的整体水平。
突出三项任务:一是加快以机插秧为重点的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全市推广插秧机3 000台以上,金湖、洪泽和清浦3县区巩固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县区创建成果,盱眙、淮安、淮阴3县区确保创成省级基本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县区,涟水努力冲刺省级基本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县,力争创建成为省级基本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市。二是扎实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工作。实施好省级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县、推进县项目,重点推广高性能联合收割机、秸秆机械化切碎还田机等新机具、新技术,把大中拖及配套秸秆还田的机具推广与示范县、推进县项目建设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发展秸秆打捆、编织等产业,多种举措解决秸秆的出路问题。全市实施秸秆全量还田面积25.33 hm2。三是积极突破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重点围绕设施蔬菜种植、高效水产养殖和规模畜禽养殖三大主导产业,推广特色农机3 000台套。依托现有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机特色示范园区,实现特色农机服务覆盖市级所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重点打造设施蔬菜、水产养殖和规模畜禽养殖三个高效设施农业特色示范园区,每个县区力争建成1~2个具有示范效应的“盆景园区”,全市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达45%。
落实四项措施:一是全力夯实发展基础。坚持把项目争取摆在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的位置,争取市县财政加大对农机化工作的投入,做到大发展、大投入。同时,规范农机购置补贴等资金的管理,切实将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二是开展示范创建,增强服务能力。选择3个县区、11个乡镇,开展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区、乡镇创建活动。积极推进省市农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争创省级示范基地2个、市级示范基地10个。积极开展“平安农机”创建,争创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区1个、全国农机监理示范窗口1个、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区1~2个。三是实施管理创新,提升监管水平。进一步创新服务模式,大力推广“双优”加油卡、平安农机通、农机政策性保险,着力做好免费实地检验、农机报废更新工作,争取走在全省前列。四是建立互动机制,促进融合发展。推动政产研有机结合,建立相关活动的互动机制;加强系统集成整合,学会借资借智发展;实行上下联合,建立市、县资源共享机制。
盐城市农业委员会副主任 郭 荣
2013盐城市农机化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农业现代化主题,树立大农机新理念,抢抓历史机遇,转变发展方式,主攻农机合作共用,加快突破薄弱环节机械化,着力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和装备,全力开启农业机械化新征程。总体目标是:全市农机投入3亿元以上,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其中粮油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85%,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50%。着力突破“五大重点”:
(1)以规范、高效、廉洁实施为重点,努力确保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到位。严格执行国务院“三个严禁”和农业部“四个禁止”、“八个不得”的要求,阳光实施,规范操作。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协调,结合实际需求科学制定并及时公布普惠制和非普惠制机具补贴计划。强化工作责任,明确农机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落实内部监督机制,实行农机综合考核“一票否决”制。突出补贴重点,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关键机具的推广上,突破农机化发展薄弱环节。积极探索信贷支持农民购机的新机制,充分调动农民发展农机、使用农机的积极性。按照办事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标准,确保工作标准不降、要求不松、程序不减,加快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实施进度,提高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成效。
(2)以推广水稻机插秧为重点,大力提高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按照“十二五”末基本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总体要求,坚持能快则快、率先争先,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水稻机插秧。以“三改一创建”为抓手,努力控减直播稻,大力推广机插秧。全市新增水稻插秧机3 000标准台,机插面积突破20万hm2,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达70%。强化整体推进,力争有2~3个县(市、区)和55个乡镇基本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稳步发展三麦生产全程机械化,三麦机条播水平提高到65%以上。切实加快玉米生产机械化,纯作连片玉米机播和机收水平力争达到45%和65%。力争有1~2个县(市、区)基本实现玉米生产机械化。以加强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加快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新考核认定10个市级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力争再新增5个省级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扎实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新增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秸秆还田机1 000台(套),全市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力争突破30万hm2,还田率达到45%以上。
(3)以培大育强为重点,切实加强农机合作社建设。把农机合作社作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坚持多元创建、多样化扶持、规范化运行、市场化经营、品牌化服务,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工作指导,努力提升发展水平和质量。全市新增农机合作社80个,实现乡镇全覆盖;新创建星级示范合作社20个,农机合作社机械作业面积占比达50%以上,农机户加入合作社的比例达30%以上,农机合作社参与或承接土地流转的总面积达0.67万hm2(10万亩)。继续扩大农机跨区作业范围,全市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插秧机达到13 000台次,农机跨区作业收入达7亿元,入社成员比未入社成员的收益提高30%以上。
(4)以提高“三率”为重点,全面强化农机安全监管。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坚持一手抓农机化快速发展,一手抓安全生产。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农机从业人员严格考核、严格登记、严格管理,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强化农机质量监管,规范农机市场秩序。在认真抓好农机安全监理规范化建设,平安农机创建,农机事故上报、处理及安全生产形势分析评估等工作的同时,将提高农机“三率”作为突破口,建立健全“三率”工作责任制,全面提升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其驾驶操作人员牌证管理水平,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三率”水平提高10个百分点。
(5)以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提升农机公共服务能力。认真实施乡镇农业服务中心3年内退休人员“先进后退”计划,选拔一批大学生到乡镇担任特岗人员,充实并加强农机基层队伍。深入开展农机科技、管理、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工作,提升农机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打造一支技能娴熟的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一支业务精通的农机科技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素质全面的农机管理人才队伍,适应农机化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以规范化农机推广站、农机监理所、农机培训学校创建为重点,切实增强基层农机管理公共服务能力、单位自身发展能力和个人业务能力,为促进农机化事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扬州市农业机械管理局局长 肖鸣祥
2012年扬州市农机化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35.82万kW,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7 566台,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达到7 089台,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达82%,机械化收获水平达95%以上,三麦机械化收获水平达98%以上,各类农机作业总收入23.56亿元。
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倍感压力。苏南地区已吹响了全面进军农业机械化的号角;南通、镇江等兄弟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机械化;泰州成立了市级农机化工作领导小组,设立2 000万元农机化专项发展基金。为此,我们将2013年定位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启动年,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到2015年农机总动力突破250万kW,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主要农作物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设施农业、水产、畜禽养殖业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基本建成现代农机服务体系,农机工业形成百亿级生产能力。江都区、高邮市、邗江区、广陵区2014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宝应县、仪征市2015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1)巩固提高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完善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努力提高插秧机利用率和机插质量。着重发展高速插秧机,2013年新增插秧机800台以上,到2015年全市85%以上的乡镇水稻机插率必须达到80%。推进农机化向水稻产前、产后延伸。
(2)提高麦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水平。主推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集成水稻机插秧技术和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集成小麦机条播技术。2013年新增75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400台以上,所有大型拖拉机全部配备秸秆还田机,确保高水平实现秸秆机械化还田,倾力打造“蓝天”工程。
(3)加大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力度。及时把农机化工作的战略重心由粮食生产转移到现代高效农业机械化上,围绕主导产业,加速提高蔬菜园艺、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三大环节的机械化水平。2013年力推多功能田园管理机、饲料加工机械、粪便处理机械、投饵机、微孔曝气增氧机等先进渔业机械,并适时引进在线监测等物联网技术装备等。
(4)倾力打造现代农机服务业。农机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力争2015年全市农机服务业收入达50亿元。大力推广“五统一”(统一育秧、机插、机收、植保、还田)农机作业模式,着力推进适度规模经营。2013年全市“五统一”服务面积力保占粮食种植面积的50%以上。加快农机服务主体人才培养,年培训各类农机人才1.1万人次以上,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合格人数超2 500人。
(5)着力培育农机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农机技术推广、质量监督、教育培训、修配管理、安全监理和信息宣传等六大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机服务产业,全市创建2~3个现代农机服务业示范区。依托“平安农机通”建立农机推广、监理、售后服务视讯支持平台,实现网络互联和信息共享,提升信息服务水平。
镇江市农业机械管理局局长 滕玉林
2013年,镇江市农机化工作面临难得的机遇与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农业现代化提升年为抓手,乘势而上,奋力作为,全面提升农机化水平,加快全市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进程。
工作目标:2013年全市农机总动力力争达到137万kW,新增水稻插秧机500台,大中型拖拉机400台,联合收割机60台,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机械800台套,高效植保机械400台,渔业机械1 500台;秸秆综合利用率超95%,全市农机服务总收入达到14亿元。确保2015年、力争2014年实现农业机械化。
工作思路:加快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以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为目标,在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上有新进展,在全面协调农机化发展上有新成就,在增强农机科技创新能力上有新作为,在农机服务组织建设上有新提升,在农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上有新突破。确保2013年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2%,争取达到83%。
(1)全面提升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巩固水稻种植机械化成果,加快农机、农艺结合,大力推广机插秧与机械化还田集成技术,提升单机作业量,提升机插秧质量和管理水平。
(2)全面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围绕优势农业主导产业和关键生产环节,从农业急需、农业急用角度出发,力争在设施园艺、设施渔业、设施畜牧业和产后加工业装备技术发展上有较大突破,使设施农业机械适应现代农业需要。加快各种先进适用型新机具、新技术引进开发,加快高效、节能型装备的试验示范推广,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的比重力争达到60%。
(3)全面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把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作为建设生态市、构建生态镇江的重要任务,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奖补力度,大力推进秸秆收集服务体系建设,探索行之有效的秸秆综合利用之路,确保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秸秆还田率达65%以上。全市七个示范市(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在全省继续领先,为全面实现秸秆资源有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作出积极贡献。
(4)全面提升农机合作组织服务水平。一是在数量上抓扩大。要求村村建农机合作社,扩大专业合作组织的数量。二是在质量上抓提高。积极培育一批服务面积在333.33 hm2(5 000亩)以上的规模化农机服务组织。广泛开展星级合作社创建,争创国家星级品牌合作社。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13年全市继续扶持20个机库建设。
(5)全面提升农机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一是加大平安农机创建力度。2013年争取成功创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3个、合作社2个。农机“三率”要进入全省前五位。二是努力提升服务能力。以申报部级争先创优示范窗口为契机,加大农信通、双优卡服务力度,力争手机入网机手比例达60%以上。三是抓好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农机科技、管理、技能人员教育培训,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通、技能娴熟、素质全面的农机实用人才队伍。
宿迁市农业机械管理局局长 刘万江
2012年宿迁市农机化工作成果喜人:一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带动装备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效应显现;二是农机作业服务规范化带动经济效益取得双赢;三是农机化公共管理服务能力、社会影响力实现新高。
2013年是“十二五”农机化发展规划的中盘决战之年,随着全省农机化发展态势加快,宿迁所面临的任务更加繁重,压力前所未有。为此,我们将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比对“左右”,打破以往“盯住农机抓农机”的工作思路和观念,跳出圈子,开阔眼界,借助外力,拓展空间,“抱团取暖”,合作共赢。
全市农机化工作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紧紧围绕全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这一目标,务实创新,优化服务,提升农机公共服务能力,实现农机化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为发展现代农业做出积极贡献。
(1)严格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以市为单位率先基本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通过放大政策效应,努力构建以各级财政补贴资金为引导、以民间投资为主体、以金融信贷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资体系,扩大社会化投入总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效应。确保泗洪县和宿迁市本级水稻机械化种植率超过80%,以市级为单位在苏北率先基本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
(2)切实加快农机合作社发展,确保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再上新台阶。继续把农机合作社作为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的重点来抓,全力提高稻麦、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率,2013年力争全市秸秆还田面积23.33万hm2以上。进一步鼓励和引导农机专业户加入农机合作社,积极帮助农机合作社解决其在发展、壮大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短缺、机库建设用地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农机合作社上规范、拓领域、增效益、树典型、出品牌。
(3)丰富农机安全监管内涵,着力推进农机“三率”提升。继续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及“平安农机通”和“双优加油卡”推广工作,不断提高创建工作的覆盖面和创建质量。发展“平安农机通”1万户,推广“双优加油卡”1 500张,创建“平安农机”示范监理所不少于1个。推进乡镇农机管理人员分片集中、联合执法试点,加强农机系统内部资源整合,运用购机补贴、组建专业合作社、发放跨区作业证,以及阳光培训、项目实施等综合手段,引导专业合作组织、机手参加登记、年检。2013年全市农机“三率”要提高到55%。
(4)扎实做好玉米机械化收获工作,推进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结合本地玉米种植规划,深入开展机具推广和技术指导工作,确保全市玉米机械收获水平每年都有较快提升,计划在三年时间内全市实现玉米收获机械化。抓住财政扩大农机具购置资金补贴力度的机遇,着力加快块茎类作物机械化收获技术和蔬菜播种育苗、移栽机械以及水产、果蔬、畜禽生产机械的示范推广。
(5)积极推进农机化实用技术培训,加大农机化信息宣传力度。利用农机学校、拖拉机驾校、农民培训院校等阵地,加强对机手、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农机维修人员、乡镇农机管理人员等进行技术培训,继续加强职业技能获证奖补工作。全年通过职业技能鉴定的各类农机操作服务人员不少于1 600人。围绕中心工作,把握重点,抓住热点,突出亮点,进一步创新思路,改进工作,健全机制,形成支持农机、关爱农机、重视农机、发展农机的良好氛围,为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舆论保证和决策服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