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动”制胜 跨越发展大丰市基本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

时间:2024-08-31

韦 勇

大丰市是传统的稻麦轮作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2.967万hm2(含省属农场)。近年来,全市水稻种植机械化推广工作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12年,该市按照“攻坚克难谋跨越,整合资源聚合力,多措并举务实效,全面推进上水平”的思路。新增插秧机200台,其中乘坐式插秧机52台;插秧机总数达1 234台,其中乘坐式插秧机187台;实现机插面积2.14万hm2,机直播面积0.28万hm2,机插率达到72%,机种水平达到81.3%,水稻种植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

1 加强领导,突出行政推动

(1)全力争取领导重视。多渠道、多途径向市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汇报水稻机插秧推广工作的情况和动态,拿出实施方案,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借鉴如东、江都、如皋、灌南等先进县(市)的做法,市政府从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大局出发,将加快水稻机插秧推广作为2012年“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将水稻种植机械化纳入对镇政府的目标考核范围,并作为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的“一把手工程”来抓;同时,市政府专门成立水稻种植机械化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农委和财政等相关部门及各镇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切实加强机插秧推广工作的沟通和协调,定期会办并解决在机插秧推广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2)尽早制定工作计划。水稻机插秧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安排,及早谋划。在市政府出台《大丰市2012年农业工作意见》的基础上,专门制定工作预案,进一步明确2012年水稻机插秧推广工作的任务、目标和工作重点,便于和相关部门衔接出台配套政策。

(3)强化落实工作责任。在2012年2月底召开的全市机插秧推广专项会议上,出台了2012年机插秧推广工作考核办法,市政府分管同志与各镇分管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状;同时,层层签订工作责任状,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切实把机插秧推广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2 加强扶持,突出政策拉动

(1)争取引导资金。针对农民购买力不足的现状,按照市政府出台的农业工作意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引导农民购机,调动农民投资插秧机的积极性。2012年步进式插秧机和乘坐式插秧机市级财政每台分别补贴2 000元、10 000元。

(2)配套奖励政策。市政府继续出台文件,对完成任务的镇及相关责任人给予表彰。

(3)用足政策空间。继续让购买插秧机的农民优先享受大拖补贴政策,以此来推动秸秆还田与机插秧的技术集成。为了实现目标,对各镇主要公路和黑色路面沿线的机插面积进行定点定额补贴。提倡各镇落实的机插面积由各镇组织自育自插;确有困难的镇收齐机插费用后,由市推广站牵头,统一育秧,统一插秧。

(4)整合项目资源。积极争取项目,拟定方案时重点向水稻种植倾斜。将现有的“水稻育秧示范点建设”“农机科技入户工程”“农机三项工程”“土地深松”等项目,由农委农机管理科牵头,科学整合,以此拉动机插秧技术的推广。

3 加强宣传,突出舆论发动

(1)借助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通过开设宣传专栏、播出宣传短片、张贴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横幅等方式宣传机插秧推广的重要意义。

(2)借助农技网络重点宣传。利用目前建立的农机和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将宣传延伸至镇、村、组及农户,让农民知晓机插秧与直播稻的区别,了解机插秧的优势。

(3)借助典型事例引导宣传。主动邀请农机大户、机插大户或机插秧专业服务合作社负责人现身说法,介绍他们的创业经历,算好投入与产出比例,让农民感知身边人、身边事,自觉购买插秧机。

(4)借助进村入户深入宣传。利用实施农机科技入户工程的机遇,组织技术指导员、技术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有的放矢地推介机插秧技术,让西部镇的科技示范户首先成为机插秧示范户。市推广站全体工作人员在2012年2月下旬到分工镇驻点,与镇农业中心的同志一起落实机插面积,目标任务中涉及的机插面积细化到村、到组、到户。

4 加强沟通,突出部门联动

水稻机插技术是农艺和农机的有机结合,做好机插秧推广工作,离不开农艺和农机的相互配合和相互协调。为此,该市采取了三项措施:

(1)搭建班子。以农委名义,联合成立“水稻机插技术推广工作技术指导小组”,以农机管理、农机推广、农机监理、农机培训、作栽、植保、土肥、种子等部门的负责人或技术骨干作为组员,分片包干,责任到人。

(2)明确分工。农业部门主要负责机插秧苗的农艺指导和培训,有针对性地控制直播稻的盲目发展,督查指导水稻机插的育秧和大田管理环节。农机部门做好机具的推广、培训及三包服务工作,确保机具供应到位、调试到位、指导到位。

(3)通力协作。农艺和农机部门虽有分工,但分工不分家,遇到问题不推诿,及时沟通协调,按照“服务到户、指导到机、检查到田”的要求,确保“机插一块、成功一块、带动一片”。同时,为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各个环节的有效运转,市政府从地方农机引导资金中,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落实相关工作经费。

5 加强示范,突出典型带动

在水稻机插推广工作实践中,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广水稻机插秧的真正主体。坚持在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的同时,不包办代替,不喧宾夺主,通过典型带动的方式,提高农民群众接受和运用此项技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机插秧推广走上良性、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1)培育典型。继续在西部镇重点村实施“增点扩面”工程,培植新的示范点,扶持连片种植,积极鼓励村组干部带头购买和使用插秧机,达到“一村一点”,力争“一村多点”。各镇在这方面都拿出了具体实施方案,定人定机定面积,打造一批“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统一栽插、统一植保、统一收割”的新型机插秧专业服务组织。

(2)宣传典型。各个镇都及时做好机插工作的小结,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好典型事例的上报和巡回宣传工作。结合现场观摩,开村民大会集中宣传;结合税费征收和其他工作,逐个宣传。用身边的典型带动更有说服力,更有诱惑力,更有感召力。

(3)壮大典型。着重通过典型的辐射效应,让典型通过市场运作不断扩大规模、提高效益,扶持他们做大做强,以更好地引领农民推广普及机插技术。

6 加强服务,突出技术驱动

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将机插秧技术面对面、手把手地交给农民。

(1)责任意识到位。农机推广站是机插秧技术服务的责任主体,统筹安排好机插秧从育到插再到大田管理一条龙的技术服务,主动与农业部门相关职能科室衔接好全市机插秧的农艺指导工作,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机插秧服务网络,明确技术指导员的相关责任,并纳入年终绩效考核。

(2)技术培训到位。坚持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农艺培训与农机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送教下乡相结合。集中举办插秧机培训班6期,到各镇、村组举办讲座30期,培训农民机手达3 000多人次。采取从育到插一条龙培训模式,让每位学员动手操作插秧机,动手进行软盘、双膜育秧操作,亲自进行故障排除,确保培训效果。

(3)跟踪服务到位。针对近两年插秧机迅猛发展的势头,科学制定技术服务方案,配备插秧机服务专用车。按照与农民签订的服务承诺,结合各镇插秧机的保有量,合理安排技术人员,实行“挂图作战”和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用户随叫随到,确保快速准确地为用户排忧解难。与农业部门一道抓好机插秧的大田管理工作,技术人员分片包干,保证机插秧高产、稳产、丰产、丰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