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议推进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

时间:2024-08-31

顾建忠 邱开荣

推进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标志。近年来,无锡市积极探索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模式,重点探索农机与农艺、农机化与物联网技术的协同发展模式,逐步建设农业基地生产与加工销售监控管理系统,即将建成水产、茶叶、蔬菜三大子系统,引导农业向精准化、集约化发展,有力地提升了农机化水平,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了农民收益,提升了农民幸福指数。实践证明,在现代农业飞速发展和农机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今天,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对于进一步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加快实现农机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推进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

1 正确处理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农业机械化,是运用先进适用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农业信息化,概括地讲,就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包括计算机、微电子、通信、光电、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业管理、农村社会化服务以及农业社会、经济、技术等各个具体环节,从而极大地提高农业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全过程。

正确处理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就是要做到两者融合、协同发展。农机化为农业信息化提供机械支撑,农业信息化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两者融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近年来,无锡市依托江苏省现代物理农业技术与装备创新中心和江南大学的学科优势,结合本地现代农业发展,启动建设了无锡农业与装备物联网,作为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的重要载体。无锡农业与装备物联网建设,将无锡现有的水产、茶叶、蔬菜设施大棚、花卉苗木、林果、畜禽养殖、食用菌等业态种养中的主要环节推广使用的农机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通过信息技术管理,实现基地生产、加工销售、流通服务等环节的最佳要素组合,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目前即将建成的水产、茶叶、蔬菜三大子系统,设立基地生产、加工销售、流通服务、设备能效监管等数据采集的多个子目录,分别进行三维电子地图、气象、水质、设备能耗、农机装备控制、专家咨询、安全保卫等十大管理系统的探索试验,实现有线(Internet)、无线(GPRS或3G)、局域有线、局域无线(ZigBee)等多重网络有机结合,推进农业精准化、集约化。无锡对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尝试虽然处在起步阶段,但随着农业与装备物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必将推进现代农业技术的重大变革,对现代农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 正确处理农机与农艺的关系

农机与农艺的融合,是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的重要环节。农机与农艺各具特点,农机技术和农艺技术都以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为目的,农机技术是实现农艺技术的手段,农艺技术只有在农机技术的作用下才能完善和提高,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业态不同,农艺必然不同,各业态的地域差异性、季节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也必然导致农艺的差异性、季节性、复杂性和多样性。而农机则存在着研究开发的周期性、生产工艺的流水性、批量生产的固定性和推广使用的广泛性。因此,农业机械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只有与农艺技术紧密结合,与农艺的各个环节相配套,才能发挥更大效能,取得更佳效果。实践证明,农机与农艺是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的。正确处理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和农艺三者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应认真分析研究目前农机化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农机农艺信息化融合的关键环节,制订推进方案,明确推进目标和具体工作任务,落实措施。应打破系统、行业、部门业务分割,促进管理部门相互协调、科研单位联合攻关、推广机构相互协作,建立产学研推、农机农艺信息化相结合的农机科技创新、协作攻关的机制。应加强农艺技术研究,以提高机械作业适应性为重点,推动栽培和养殖方式的改进和作物品种的选育,有针对性地示范推广农机农艺结合紧密的机型、作物品种和种植养殖方式,形成农艺农机信息化相适应的技术体系。应强化农机与水、肥、种、药等因素协调作用的机理研究,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技术集成创新为重点,加强对高效农业关键环节机械化重大技术的攻关与研制开发力度,加快开发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设施,加强农机农艺信息化技术集成,制定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机械作业规范和农机农艺信息化标准,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为加快农机化信息化创造条件。

3 正确处理政府投入与民间投入的关系

农机化发展的投入是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社会民间资本投入作补充的多元化模式。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的投入,由于涉及的主体不同,应加强政府投入引导,充分发挥以高效农业园区为主的民间投入主体作用。应不断加大政府对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的投入,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创新农机支农资金引导机制,进一步整合优化财政支农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根据农机化发展项目的规模、进度和水平,以直接补贴、定额补助和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给予扶持和补助。应构建以工投农机制,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引进、培育和发展多元化的农机化、信息化投资主体,积极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投入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事业,加快高效设施农业农机装备与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政府引导、多元投入”机制。

4 正确处理主角与配角的关系

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发展,是一项技术性强、涉及面宽、难度大的工作,必须正确处理主角和配角的关系。

从无锡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情况看,当前,主要是正确处理好农机部门、科研单位与农业生产单位(农业重点园区)的关系,三者在不同的环境和工作中,既是主角,又是配角。农机部门不能只片面强调主导作用、主角支配力,将所有融合发展工作由政府部门统统包揽下来,跳“独角舞”,而应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改变“单打独斗”工作模式,正确处理主角与配角关系,做到既勇当主角,又甘当配角。农机部门当好主角,就是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对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统筹协调,制定全面发展规划,确立项目技术实施路线,突出工作重点,狠抓组织落实。当好配角就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既到位,又不越位;既加强督导,又不越俎代庖;既搞好协调配合,又主动帮助技术开发部门、科技攻关单位和企业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落实其主体责任,调动其主体积极性,并将其推到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前台。科研单位要在政府部门的统一规划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主体作用,积极组织科技人员进行科技攻关,大力开展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的载体建设,适应现代农业生产需求。同时,当好政府部门和农业园区融合发展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的配角。农业园区也要在政府部门总体发展规划的指导下,既当好直接参与实施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的主角,又要摆正位置,积极筹措资金,配合政府部门和科研单位解决融合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的顺利对接。

5 正确处理点与面的关系

实践证明,以点带面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在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运用这种方法,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打造亮点,通过以点带面,推动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协调发展。一是要先易后难,重点推进。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是一项创新之举,牵涉面广,科技含量高,工作任务重,只有分清工作主次,抓住工作重点,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成效。由于农业生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推进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尽快开展农业与装备物联网整体平台建设;另一方面,必须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抓住现有农业业态相对稳定、农机技术开发应用相对成熟的环节,如水产、茶叶、蔬菜大棚设施,制订落实措施,合理分布力量,有重点地实现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的对接。二是要打造亮点,示范推进。在加强调研的基础上,选择经济实力强、农机化基础好、发展积极性高的重点农业园区,进行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典型示范引导,打造真正叫得响,有特色、亮点的推广样板。在探索的基础上,对条件成熟的,全面加以推进伸展;对已经取得成效的,进一步巩固深化。通过发挥先进典型的正面影响和带动作用,切切实实地把典型的号召力、榜样的吸引力转化为促进面上工作的动力。三是要破解难点,深入推进。在建设好农业与装备物联网、实现易推技术融合的同时,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对其他业态的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融合的难点与“瓶颈”,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积极组织攻坚破难,按领域、分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突破,以重点领域的成效、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整体建设的推进,达到解决一个难点问题改变一方局面的目的,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