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王明伟 浙江明杰建设有限公司
由于经济水平的持续提高,我国建筑建设的规模也在随之扩大,在建筑施工期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劣将关联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在施工期间采用的建筑材料务必重视其质量,不但要确保材料质量,还应达到建筑条件,利用对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能够合理防止混凝土裂缝产生。所以应该严格控制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与施工质量,以确保整个工程的品质。
随着混凝土在建筑市场的普及,建筑行业得到了极大的推动。但在混凝土实际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由于技术或养护不到位产生的问题。而混凝土结构也会由于各种辅助材料的影响形成相应的结构特点,在结构中使用钢筋等材料,可以强化结构中的抗震能力与强硬度。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建筑施工单位想要取得更好的建设质量,必须将工程设计方案、施工现场真实环境、施工进度要求、施工基础设施相结合,努力实现施工工艺流程科学化。施工单位应严格审核原材料供应质量,将质量较高的混凝土原材料运用到施工中。技术人员应不断改进与优化混凝土配比,施工人员应保持混凝土浇筑科学合理,并有效落实养护工作,这样才能使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概率得到有效降低。
施工期间,混凝土质量与建筑施工质量成正比。混凝土施工后,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裂缝现象,主要是原材料使用不当,以及外界因素等造成的影响。裂缝问题需格外重视,不及时处理会造成建筑物出现安全问题,严重影响到建筑物的寿命。混凝土裂缝严重时,造成建筑结构大面积坍塌,使得整体结构出现断裂或者坍塌现象,严重影响建筑质量。工程施工后,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质量问题,或是施工技术不到位,这些都与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意识有直接关系。混凝土各种裂缝现象是因为养护工作、基地工作等施工过程不到位,导致工程存在问题。针对混凝土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需要根据不同的裂缝产生原因,开展针对性的处理方案,并建立有效的防控体系。在日后的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标准作业,对于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意识,建筑单位应积极的为其提供培训机会,确保人员能力和意识得到有效的提升。
图1 混凝土浇筑施工现场
浇筑是混凝土施工的必备环节,浇筑工作开始前需要做好前期准备,人员要接受专业培训,了解施工浇筑方案,便于工作顺利开展。浇筑工程开始作业前,应建立完善的作业标准和规定,确保人员对规则有全面的了解,在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规则作业。模板不得沾染杂质,要进行有效的清洁。为了不影响到后期模板呈现效果,需要检验模板质量,并对存在缺陷的地方加以处理,保证模板整体平整。做好准备工作,统计施工应用的钢筋数量,对于材料的安排应在确保符合质量要求的同时,又能节约资源。浇筑作为关键环节,其质量对建筑产生直接影响。浇筑需要采取连续浇筑的方式,时间拖得过长,将会对浇筑的效果造成影响。因此要科学控制浇筑时间。浇筑期间需要有专门的人员为施工人员指导,确保施工的规范性,减少后期的维护工作。
混凝土工程施工,浇筑与养护是两个关键的步骤,缺一不可。在保证浇筑质量的同时,要格外注意养护工作。混凝土裂缝多数原因是养护不当造成,对此,需要采取对应的养护措施。现场施工人员应根据周围环境温度选择科学的养护手段,使用薄膜等覆盖混凝土模板,避免外界因素导致混凝土水分过度流失,造成干裂现象。对于混凝土浇筑的养护,至少需要一周时间,养护期间,要根据混凝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喷水,保持其湿度在稳定范围内,确保混凝土结构质量达到实际要求。
置换技术通常应用在建筑工程存在较为严重的受损部位混凝土结构中,在该技术使用期间,施工人员要清除掉混凝土裂缝部位的杂物或材料,再采用新材料替代所清除后的新材料,从而处理好裂缝问题,增强工程综合质量。在应用置换处理技术时,应该保证所选的替换材料与技术标准相符,根据建筑的结构特征展开分析,科学选用置换材料,满足理想处理目的。目前,施工单位在通过该种方式维护混凝土裂缝时,利用普遍的材料包括聚合物、水泥砂浆、改性聚合物混凝土等,能够产生更好的置换效果。
在进行基础混凝土施工的时候,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工艺选择上的问题,很容易出现裂缝,对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比如,在混凝土拌制的过程中,如果长时间对混凝土进行搅拌,会导致混凝土含水量不足,使用这样的混凝土工程就容易出现不规则收缩裂缝。如果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拌制完成后再施加水分,混凝土会出现强度不足的情况,应用这样的混凝土,必然会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混凝土养护时,一旦养护措施不当,导致温度、湿度发生变化,也会出现收缩裂缝。一般情况下,建筑施工中不允许拉应力的出现,但是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释放较多的热量,导致内部温度升高,在混凝土表面就产生了拉应力,当温度降下来后,又会在内部产生拉应力,从而给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薄弱的地方产生了裂缝。
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重点涵盖了混凝土模板中的不足,在具体的施工操作期间,模板的安装只要未根据相应的施工标准展开,就会在模板中出现裂漏,不能达到施工标准,使得混凝土结构产生泄漏孔,也造成建筑的设计特征与品质不能满足要求。另外,在浇筑混凝土期间,振捣与离析的操作不够彻底,不能为混凝土提供恰当的密度与强度,使得混凝土中出现空隙,降低了建筑结构强度,建筑产生裂缝的重点因素还包括混凝土温度问题。
施工人员的素质会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的各个部分造成影响,妨碍混凝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当前大量工程技术人员并不具备较强的素质能力,因为人员操作专业水平存在差异,还会存在一些工程单位聘用没有获得专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导致无法全面监管各环节的操作细节,破坏了混凝土的性能特征。同时还存在着许多施工单位监管不严的疏忽行为,没有立即察觉并处理施工过程中的不当行为,最终使得混凝土结构质量不达标,从而产生质量问题。
在房建工程项目中应用区域更加广泛的混凝土材料主要涵盖了骨料、水泥、外加剂等,在配比混凝土时,需要增强对原材料质量的管控,更好地确保混凝土具有的性能特征符合施工标准。但是,现阶段的大量工程未重视混凝土原材料品质以及和混凝土的配比,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由于质量因素影响而形成裂缝。例如,集料粒径会影响混凝土强度,粗集料中具有部分硫化物、土和有机质等,会对集料和水泥的黏结程度造成干扰,若未适当管控集料质量,就会减少混凝土的强性,施工裂缝也随之出现。除此之外,混凝土材料当中的活性碳酸盐和活性氧化硅质量较差也会让混凝土发生膨胀、开裂等情况,降低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
注浆处理技术主要应用于处理房屋建筑中的混凝土裂缝中,一般的裂缝宽度为0.2mm~0.3mm,此种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与部分修复材料协调配合,对混凝土裂缝具有较好的修复强化效果。施工人员在应用该技术时主要是修复裂缝,要预先彻底处理好以往的混凝土结构,进一步强化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等级,按照参数比例进行配比,接着把浆液注入混凝土裂缝当中,让其混合原有的混凝土结构,最后处理表面。
配比混凝土材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搅拌之前,需要严格检测配比,检查比例是否位于合适的范围中。若比例不相同,也会使形成的混凝土性质与特征存在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施工的综合质量,并给后期的施工活动带来风险隐患。因此,操作人员在对混凝土原料配比时,一定要严格管控各项材料比例,为进一步增强浇筑施工的结构强度,需要科学设计水泥与添加剂的放置顺序与投入时间,在搅拌期间要充分振捣,同时添加剂的比例误差不超过5%,不然会影响混凝土结构,不能保证施工整体品质。因此搅拌技术非常关键,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施配比之后,充分搅拌混凝土,以保证其不会出现蜂窝状,不影响混凝土的结构水平。
混凝土材料的性能直接关系着施工阶段现浇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问题的现实情况,基于此,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选取更为合适的混凝土材料,并优化设定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实践中,应当重点落实以下工作要点:在选材环节,对供应商、混凝土等级、性能等展开全面考量,结合建筑结构的等级、强度要求完成材料选择;设定混凝土含砂量配比的过程中,必须要选用高质量原材料,并参考有关规定控制比例,消除混凝土材料离析、保水性较差等问题;严禁盲目添加外加剂以及掺合料,提前设定添加剂的量与类型,确保混凝土的性能得到切实提升;参考建筑结构施工的现实需求设定混凝土坍落度,为后续施工中坍落度检验工作的展开提供支持。在具体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还可以将掺合料进行替换,选用矿渣或者粉煤灰,跟普通的水泥相比,这类型的水泥在水化热方面会更低,在使用中可以节省一定的水泥。另外,在可泵性和粘聚性等性能方面,这类混凝土也更具优势,在对石子进行选择时,应考虑石子的粒径,一般石子半径大小都是5mm~31.5mm 左右,砂料的选择一般优先选择中粗砂。
在对混凝土进行制备时,要对材料进行合理的配比。作业人员需要先分析各种材料特性,然后结合这些信息进行试配比例。在这过程中,要尽量选择强度60d 的混凝土作为验收的标准。在实际作业中,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作业人员对混凝土运输和初凝进行合理的安排,做好作业衔接。同时作业人员需要根据道路分布等情况对混凝土浇筑顺序合理的安排,避免出现间歇时间过长的情况发生,影响实际混凝土浇筑。
在进行现浇施工平面的布置过程中,需要着重分析混凝土裂缝隐患,一旦费发现存在相应隐患必须要第一时间进行处理。这就要求着相关工作人员要对现浇平面展开灵活且综合性的控制。例如,在进行后浇带的设计时,必须要保证对应建筑的长度不低于40m,且中部的收缩后浇带长度不超过梁体与楼板跨度的1/3。实践中,若是后浇带长度超过总体长度,则要在设计阶段引入变形缝,并控制间隔距离达到30m。由于裂缝还可能在建筑的基础沉降区域出现,因此应当在设计阶段加设沉降缝,防止在该区域出现裂缝问题,也可以使用布置后浇带的方式完成沉降裂缝预防。另外,若是建筑群的主体建筑与裙房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高度差,则要限制12m范围内的外部构件长度,包括女儿墙、雨棚等,并加设伸缩缝。
在基础混凝土施工后,首先需要等待混凝土的初凝,随着混凝土初凝完成,对其进行有效的养护,通过养护的方式保证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趋于稳定。施工人员要用薄塑料膜覆盖筏板基础,这样可以有效维持混凝土的整体温度与湿度,施工方可以指派专人对施工区域进行维护,使看护人员通过定期测温的方式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度差不大于25℃,并延长覆盖养护时间,这样可以使松弛应力效应能够得到充分发挥,避免裂缝出现。从混凝土的初凝开始一直到混凝土的终凝,都需要使专业的工作人员针对基础混凝土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维护,定时查看覆盖保温、保湿效果,避免由于气候等原因引起混凝土表面温度骤然间发生变化,造成混凝土出现开裂。
总的来说,在建筑施工期间,如果无法合理把控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与混凝土操作技术以及工艺水平,就会影响到建筑施工的综合品质。因此,不但需要强化技术要点,还应该重点关注混凝土养护等其他环节,从而更好地保障建筑施工质量的优化。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